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4064发布日期:2023-12-30 10:2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特别是涉及了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


背景技术:

1、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起到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以及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在城市市政道路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下凹绿化带属于绿化带的构建方式之一,下凹绿化带具有透水性能良好、建设成本与常规绿化带相近且可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城市环境的优点,通过设置下凹绿化带,在下雨天时,雨水会流进绿化带内,对绿化带进行灌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雨水的流失。

2、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7000096u)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其中记载了:“通过蓄水井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水从横向窨井盖和纵向窨井盖流水绿化带本体的内部,因为两个辅助块的一面为斜面,所以可以让雨水通过斜面集中流到过滤网上,过滤网会把雨水中的杂质给过滤掉,被过滤干净的雨水通过过滤网流入蓄水井的内部,本新型通过各个部件的进行配合对雨水进行过滤和收集,解决了大多数绿化带没有收集雨水的装置,导致雨水过多把绿化植物淹死的问题,提高了实用性,也完善了不足”,并提出了:“大多数的绿化带没有办法对雨水进行收集,雨水过多会把绿化带中的植被淹死”的技术不足。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通过设置下凹绿化带在下雨天时虽能够对雨水进行接收用于灌溉,但大多数绿化带没有办法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进而导致雨水易接收过多把绿化带中的植被淹死,为此,本申请提出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在下雨天时能够将雨水通过集水管收集至集水箱内侧,且在收集过程中通过滤盖能够有效对石头等杂物进行过滤,避免杂物进入造成集水管堵塞,同时通过滤泥组件方便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并且方便对过滤后残留的淤泥进行清理收集,有效避免了雨水堆积,并解决了植被易被淹死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其应用于雨水收集;

4、包括道路本体和绿化带本体,所述道路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绿化带本体,每个所述绿化带本体的内侧均固定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内侧的顶端固定有箱板,所述箱板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多个集水管,每个所述集水管远离箱板的一端均贯穿绿化带本体并位于绿化带本体内侧,所述集水箱内侧且位于箱板的下端还设置有滤泥组件,所述集水箱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水位监测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水位监测器靠近集水箱的一端还固定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贯穿集水箱并延伸至集水箱内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集水管远离箱板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滤盖,所述集水管与滤盖之间内部相通,所述滤盖位于绿化带本体内侧。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滤泥组件包括滤板,每个所述集水箱的内侧且位于箱板的下端均固定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上端设置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的底端与滤板上端贴合,所述集水箱内部且位于滤板的上端固定有往复电机,所述往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往复电机的一端贯穿刮泥板并与集水箱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刮泥板螺纹连接,所述集水箱内侧且位于远离螺杆的一侧还固定有滑杆,所述刮泥板与滑杆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集水箱的两端均设置有集泥箱,所述集泥箱与绿化带本体固定,每个所述集泥箱靠近集水箱的一端且位于滤板的上端均开设有排泥口,所述集泥箱通过排泥口与集水箱内部相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道路本体上端的内部且位于道路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置泵槽,每个所述置泵槽内均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抽水口固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分别贯穿道路本体、绿化带本体和集水箱并延伸至集水箱内侧的下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抽水泵的排水口均固定有螺纹座,两个所述置泵槽内侧且位于抽水泵上端均设置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与道路本体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封闭板通过转轴与道路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封闭板的外侧与置泵槽贴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在下雨天时能够将雨水通过集水管收集至集水箱内侧,且在收集过程中通过滤盖能够有效对石头等杂物进行过滤,避免杂物进入造成集水管堵塞,同时通过滤泥组件方便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并且方便对过滤后残留的淤泥进行清理收集,有效避免了雨水堆积,并解决了植被易被淹死的问题,且在雨天结束后,方便将收集在集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取出并对植被进行灌溉,有效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技术特征:

1.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包括道路本体(1)和绿化带本体(2),所述道路本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绿化带本体(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绿化带本体(2)的内侧均固定有集水箱(3),所述集水箱(3)内侧的顶端固定有箱板(4),所述箱板(4)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多个集水管(5),每个所述集水管(5)远离箱板(4)的一端均贯穿绿化带本体(2)并位于绿化带本体(2)内侧,所述集水箱(3)内侧且位于箱板(4)的下端还设置有滤泥组件,所述集水箱(3)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水位监测器(13)和无线信号收发器(15),所述水位监测器(13)靠近集水箱(3)的一端还固定有液位传感器(14),所述液位传感器(14)贯穿集水箱(3)并延伸至集水箱(3)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集水管(5)远离箱板(4)的一端均螺纹连接有滤盖(6),所述集水管(5)与滤盖(6)之间内部相通,所述滤盖(6)位于绿化带本体(2)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泥组件包括滤板(8),每个所述集水箱(3)的内侧且位于箱板(4)的下端均固定有滤板(8),所述滤板(8)的上端设置有刮泥板(12),所述刮泥板(12)的底端与滤板(8)上端贴合,所述集水箱(3)内部且位于滤板(8)的上端固定有往复电机(9),所述往复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远离往复电机(9)的一端贯穿刮泥板(12)并与集水箱(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0)与刮泥板(12)螺纹连接,所述集水箱(3)内侧且位于远离螺杆(10)的一侧还固定有滑杆(11),所述刮泥板(12)与滑杆(1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集水箱(3)的两端均设置有集泥箱(7),所述集泥箱(7)与绿化带本体(2)固定,每个所述集泥箱(7)靠近集水箱(3)的一端且位于滤板(8)的上端均开设有排泥口,所述集泥箱(7)通过排泥口与集水箱(3)内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上端的内部且位于道路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置泵槽,每个所述置泵槽内均设置有抽水泵(16),所述抽水泵(16)的抽水口固定有抽水管(17),所述抽水管(17)远离抽水泵(16)的一端分别贯穿道路本体(1)、绿化带本体(2)和集水箱(3)并延伸至集水箱(3)内侧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抽水泵(16)的排水口均固定有螺纹座(18),两个所述置泵槽内侧且位于抽水泵(16)上端均设置有封闭板(19),所述封闭板(19)与道路本体(1)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封闭板(19)通过转轴与道路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封闭板(19)的外侧与置泵槽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包括道路本体和绿化带本体,道路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绿化带本体,每个绿化带本体的内侧均固定有集水箱,集水箱内侧的顶端固定有箱板,箱板的内部均匀固定有多个集水管,集水箱内侧且位于箱板的下端还设置有滤泥组件。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市政道路下凹的绿化带集水器,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在下雨天时能够将雨水通过集水管收集至集水箱内侧,有效避免了雨水堆积,并解决了植被易被淹死的问题,且在雨天结束后,方便将收集在集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取出并对植被进行灌溉,有效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王海鹏,赵崇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行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