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2122发布日期:2024-03-13 20:40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1、渡槽移动模架施工是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种模架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目前国内在水利调水工程建设中,往往要修建跨江、跨公路、跨铁路、跨河的渡槽工程。

2、基于现有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机构存在以下弊端:现有主梁模架底部两侧提供纵向移动的支撑托架在装配期间,通过对拉螺杆相互拉紧时,需要工人对螺杆上的螺母重复繁琐的进行螺旋扭紧,在耗费大量劳力的同时,施工时间也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主梁模架底部两侧提供纵向移动的支撑托架在装配期间,通过对拉螺杆相互拉紧时,需要工人对螺杆上的螺母重复繁琐的进行螺旋扭紧,在耗费大量劳力的同时,施工时间也较长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包括模架支撑托架、纵向电动滑轨、推进小车和墩柱插接块,还包括上卡臂、下卡臂、端板卡槽和纵向液压拉紧机构,所述模架支撑托架顶部安装有纵向电动滑轨,所述推进小车设置于纵向电动滑轨上,且推进小车的底部与纵向电动滑轨的滑动块固定安装,所述模架支撑托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连接有上卡臂和下卡臂,所述上卡臂和下卡臂的端部均设置有纵向液压拉紧机构。

5、优选的,所述上卡臂和下卡臂的内侧均开设有与纵向液压拉紧机构对应的端板卡槽;通过端板卡槽对纵向液压拉紧机构的端部进行卡紧,使纵向液压拉紧机构可对相向设置的模架支撑托架之间进行相向拉紧固定,保证模架支撑托架在墩柱上支撑的稳定性。

6、优选的,所述纵向液压拉紧机构包括不锈钢套筒、液压杆、限位端板和螺纹内杆,所述液压杆分别背向设置于不锈钢套筒的两端,所述液压杆的套缸插设于不锈钢套筒内,且液压杆的套缸与不锈钢套筒焊接连接;通过将限位端板向对应的上卡臂和下卡臂上的端板卡槽内卡设,由液压杆对限位端板回拉,使限位端板对相向布设的模架支撑托架的上卡臂和下卡臂进行对拉。

7、优选的,所述限位端板设置于液压杆的输出端处,且限位端板一侧的圆心处焊接连接有螺纹内杆,所述螺纹内杆对液压杆的活塞杆内螺纹插设,且限位端板与液压杆的活塞杆端部焊接连接;通过螺纹内杆对液压杆的活塞杆内的螺纹插设以及限位端板与液压杆的活塞杆端部焊接连接,可有效保证限位端板与液压杆之间的连接强度。

8、优选的,所述推进小车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油缸,所述推进小车远离主油缸的外围等距离安装有副油缸;通过主油缸和副油缸对下承式移动模架的主梁进行顶升或回降。

9、优选的,所述推进小车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z型吊臂,所述z型吊臂的内侧安装有吊轮;通过吊轮使推进小车与移动模架主梁底部滚动吊挂,使得推进小车可载动整体纵向移动装置在主梁下横向移动。

10、优选的,所述模架支撑托架一侧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与之一体的墩柱插接块;通过柱插接块可将模架支撑托架对施工墩柱的预留槽内插设,使模架支撑托架在墩柱外侧得到支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通过模架支撑托架、纵向电动滑轨、推进小车、墩柱插接块、上卡臂、下卡臂、端板卡槽和纵向液压拉紧机构组成的组件,实现为高墩柱大跨度渡槽的使用提供一套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机构,使主梁上两侧的模架可灵活的实现合开运动,并对主梁下方两侧支撑用的支撑托架的对拉机构进行优化,通过液压对拉机构替代现有的螺杆对应结构,在保证支撑托架之间对拉紧固度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扭紧对拉螺杆所耗费的时间,使施工稳定性以及施工效率均有效提高,解决现有主梁模架底部两侧的支撑托架通过对拉螺杆相互拉紧时,需要工人对螺杆上的螺母重复繁琐的进行螺旋扭紧,在耗费大量劳力的同时,施工时间也较长的问题;

13、2、该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通过不锈钢套筒、液压杆、限位端板和螺纹内杆组成纵向液压拉紧机构,通过将限位端板向对应的上卡臂和下卡臂上的端板卡槽内卡设,由液压杆对限位端板回拉,使限位端板对相向布设的模架支撑托架的上卡臂和下卡臂进行对拉,通过端板卡槽对纵向液压拉紧机构的端部进行卡紧,使纵向液压拉紧机构可对相向设置的模架支撑托架之间进行相向拉紧固定,保证模架支撑托架在墩柱上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包括模架支撑托架(1)、纵向电动滑轨(2)、推进小车(3)和墩柱插接块(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卡臂(5)、下卡臂(6)、端板卡槽(7)和纵向液压拉紧机构(8),所述模架支撑托架(1)顶部安装有纵向电动滑轨(2),所述推进小车(3)设置于纵向电动滑轨(2)上,且推进小车(3)的底部与纵向电动滑轨(2)的滑动块固定安装,所述模架支撑托架(1)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连接有上卡臂(5)和下卡臂(6),所述上卡臂(5)和下卡臂(6)的端部均设置有纵向液压拉紧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臂(5)和下卡臂(6)的内侧均开设有与纵向液压拉紧机构(8)对应的端板卡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液压拉紧机构(8)包括不锈钢套筒(801)、液压杆(802)、限位端板(803)和螺纹内杆(804),所述液压杆(802)分别背向设置于不锈钢套筒(801)的两端,所述液压杆(802)的套缸插设于不锈钢套筒(801)内,且液压杆(802)的套缸与不锈钢套筒(801)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板(803)设置于液压杆(802)的输出端处,且限位端板(803)一侧的圆心处焊接连接有螺纹内杆(804),所述螺纹内杆(804)对液压杆(802)的活塞杆内螺纹插设,且限位端板(803)与液压杆(802)的活塞杆端部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小车(3)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油缸(9),所述推进小车(3)远离主油缸(9)的外围等距离安装有副油缸(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小车(3)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z型吊臂(11),所述z型吊臂(11)的内侧安装有吊轮(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支撑托架(1)一侧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与之一体的墩柱插接块(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装置,包括模架支撑托架、纵向电动滑轨、推进小车和墩柱插接块。实现为高墩柱大跨度渡槽的使用提供一套下承式移动模架主梁纵向移动机构,使主梁上两侧的模架可灵活的实现合开运动,并对主梁下方两侧支撑用的支撑托架的对拉机构进行优化,通过液压对拉机构替代现有的螺杆对应结构,在保证支撑托架之间对拉紧固度的同时,降低了人工扭紧对拉螺杆所耗费的时间,使施工稳定性以及施工效率均有效提高,解决现有主梁模架底部两侧的支撑托架通过对拉螺杆相互拉紧时,需要工人对螺杆上的螺母重复繁琐的进行螺旋扭紧,在耗费大量劳力的同时,施工时间也较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廖茂居,陈鹏,张雪娇,邵荣成,胡曰金,王省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