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3486发布日期:2024-03-05 12:0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尤其涉及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


背景技术:

1、由于污水处理厂每日净化处理污水量有限,而每日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不可控制的。如果遇到污水进水量大于污水厂处理能力,则会导致污水积压无处排放境地。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污水处理厂只能耗资新建污水蓄水池,新建的污水蓄水池不仅造价高而且占用很多土地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污水处理厂净化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在现有或者新建项目里传统一体化泵站里集成了具有蓄水功能的玻璃钢一体化泵站即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包括玻璃钢筒体,所述玻璃钢筒体内部设置蓄水仓、进水仓,所述蓄水仓上设置蓄水仓出水隔板、蓄水仓进水隔板、蓄水仓底部隔板且实现将蓄水仓和进水仓密封分割;所述蓄水仓和进水仓之间通过联通管相通,所述联通管上设置闸门,通过闸门的开启/关闭实现蓄水仓和进水仓之间的流通。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蓄水仓底部隔板下方设置支撑立柱。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蓄水仓底部隔板上方设置人孔组件和集水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闸门包括闸门一、闸门二;所述闸门一设置下联通管下部分位置,闸门二设置在联通管上部分位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联通管两端分为溢流口、进出水口;所述溢流口置于蓄水仓内部,进出水口置于进水仓内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玻璃钢筒体上设置进水口、回水口以及出水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闸门一和闸门二同一时间只开启其中一个。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填补了传统一体化泵站不具备蓄水功能空白。

11、2、解决了污水处理新建污水蓄水池问题,为污水处理厂节约了土建成本。

12、3、解决了污水处理厂对于一次没有处理达标的污水,可以再次回流到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的蓄水仓里,通过水泵二次抽送到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再净化。

13、4、通过控制蓄水仓蓄水量,从而实现各级污水处理设备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14、5、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简单培训即可上手。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包括玻璃钢筒体(1),所述玻璃钢筒体(1)内部设置蓄水仓(2)、进水仓(3),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仓(2)上设置蓄水仓出水隔板(4)、蓄水仓进水隔板(5)、蓄水仓底部隔板(6)且实现将蓄水仓(2)和进水仓(3)密封分割;所述蓄水仓(2)和进水仓(3)之间通过联通管(7)相通,所述联通管(7)上设置闸门(8),所述闸门(8)的开启/关闭实现蓄水仓和进水仓之间的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仓底部隔板(6)下方设置支撑立柱(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仓底部隔板(6)上方设置人孔组件(10)和集水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8)包括闸门一(801)、闸门二(802);所述闸门一(801)设置下联通管(7)下部分位置,闸门二(802)设置在联通管(7)上部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通管(7)两端分为溢流口(701)、进出水口(702);所述溢流口(701)置于蓄水仓(2)内部,进出水口(702)置于进水仓(3)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筒体(1)上设置进水口(101)、回水口(102)以及出水口(1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大口径玻璃钢蓄水式一体化泵站,包括玻璃钢筒体,所述玻璃钢筒体内部设置蓄水仓、进水仓,所述蓄水仓上设置蓄水仓出水隔板、蓄水仓进水隔板、蓄水仓底部隔板且实现将蓄水仓和进水仓密封分割;所述蓄水仓和进水仓之间通过联通管相通,所述联通管上设置闸门,通过闸门的开启/关闭实现蓄水仓和进水仓之间的流通;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有效解决遇到污水进水量大于污水厂处理能力,则会导致污水积压无处排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邦恒,李娜,陈敬杉,王迎涵,刘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连鑫玻璃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