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2314发布日期:2024-01-16 11:1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边坡防护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1、主动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危岩崩塌,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

2、但是现有的边坡防护网,多是平铺在边坡上布置,对于陡坡特殊防护场景,陡坡上的滚石加速效果明显,而铺在坡面的防护网与落石行进方向的夹角很小,对落石的降速效果很差,导致落石以较快的速度落到路边,会有二次冲击回弹的风险,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网片,所述网片上安装有水平布置的尼龙片,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述尼龙片左右两端紧密抵接,所述尼龙片分多层上下等距排列在网片上,所述尼龙片左右两端设置有挂片,上下相邻的所述挂片之间的间距小于上下相邻的所述挂片之间网片的上下长度,所述网片在挂片前侧位置形成开口向上的缓冲兜;

5、在陡坡的防护上,因为落石下降速度快,到达坡底的速度高,会导致二次弹跳和冲击飞溅,所以对网片和坡面的连接上进行改进,将网片分多层通过挂片和坡面连接,并且网片在挂片位置冗余下挂一段长度形成开口向上的缓冲兜,可以对上方的落石进行缓速和承载,并且承载落石过多时,缓冲兜因为鼓胀导致后端中部高度降低,落石再次落下直到接触坡底,分段式的拦住,可以有效降低陡坡落石的下落速度。

6、优选地,上下对应的所述挂片之间安装有加强绳,左右并排的所述加强绳之间连接有水平的副缆,所述副缆和网片固定连接;

7、加强绳可以和副缆配合,在网片上形成区域性的网格,对网片进行结构强化,遭受到较大速度较大体积的落石冲击时,可以保证网片的结构稳定不会破裂。

8、优选地,所述尼龙片呈矩形薄片状,所述尼龙片与缓冲兜位置重叠设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所述挂片顶端之间安装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和缓冲兜后沿固定连接;

9、尼龙片呈矩形薄片状,重叠设置在缓冲兜底端位置,对缓冲兜进行强化加固,并可以承载小颗粒的落石,连接绳则可以提高缓冲兜后端上沿的强度,保证落石重复冲击缓冲兜后沿,仍可以保证缓冲兜不会破裂。

10、优选地,所述尼龙片中部贯穿固定有拉绳,所述拉绳后部越过连接绳上端向下延伸,所述拉绳前部位于尼龙片下方处设置成直接向下延伸拉绳前部;

11、拉绳安装在尼龙片中部,拉动拉绳后部,可以将缓冲兜底端翻到缓冲兜后侧上沿位置,将缓冲兜内部的落石手动清理,并且可以在清理后,拉动拉绳前部将缓冲兜复位,可以保证缓冲兜使用正常。

12、优选地,所述挂片中部安装有销杆,所述销杆向后垂直延伸,所述销杆前端设置有挂头,所述挂片中部开设有贯穿口;

13、销杆嵌入坡面,挂片通过中部的贯穿口,和挂头连接,进行挂片和坡面之间的固定。

14、优选地,所述挂头包括一个轴向为前后延伸的圆柱,所述圆柱前后两端设置有盘形凸沿,所述贯穿口采用上细下粗的结构,所述盘形凸沿可以从贯穿口下部穿过,所述圆柱可以滑动的贯穿口上部位置;

15、为提高挂片的拆装便捷性,将贯穿口设置成上细下粗的结构,挂头则可以从贯穿口下部穿过,并且卡在贯穿口上部,进行快速的组合,拆卸时,直接上抬挂片使挂头从贯穿口下部拔出,便可以实现快速拆分,后续更换维护拆装快速,维护便捷。

16、优选地,所述挂头后端安装有螺杆,所述销杆左右侧壁安装有凸片,所述凸片内壁通过螺纹槽和螺杆外侧壁啮合连接;

17、挂头和销杆分体连接,通过螺杆和凸片旋接,可以完成组装,反转进行单独的更换,并且螺杆旋入凸片之间后,会将凸片向左右两侧推出,与坡面上的开孔内壁挤压,完成稳定的固定。

18、3.有益效果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结构设置,在网片上安装多个上下层叠的尼龙片,并在尼龙片位置设置固定架,将尼龙片左右两端紧贴坡面固定,网片在尼龙片位置下吊形成开口向上的缓冲兜,尼龙片中部被连接绳连接拉平,可以将上方掉落的落石兜住,进行落石的缓冲,落石在尼龙片位置堆积会牵拉连接绳使其中部向下弯曲,此时落石会从尼龙片后侧向下滚落,对落石进行分段缓冲降速。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结构设置,固定架分为销杆和挂片,挂片一体成型在加强绳上,销杆前端有挂头,挂片中部有下粗上窄的贯穿口,挂头经由贯穿口下部挂片,并且在重力作用下滑到贯穿口上部狭窄位置被锁定,更换时只需要上抬挂片便可以完成拆卸,在尼龙片上贯穿固定一个拉绳,向下拉动拉绳的后部分,可以手动卸下落石,拉动拉绳前部可以快速的进行复位。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网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2)上安装有水平布置的尼龙片(3),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述尼龙片(3)左右两端紧密抵接,所述尼龙片(3)分多层上下等距排列在网片(2)上,所述尼龙片(3)左右两端设置有挂片(1),上下相邻的所述挂片(1)之间的间距小于上下相邻的所述挂片(1)之间网片(2)的上下长度,所述网片(2)在挂片(1)前侧位置形成开口向上的缓冲兜(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对应的所述挂片(1)之间安装有加强绳(11),左右并排的所述加强绳(11)之间连接有水平的副缆(21),所述副缆(21)和网片(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片(3)呈矩形薄片状,所述尼龙片(3)与缓冲兜(22)位置重叠设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所述挂片(1)顶端之间安装有连接绳(13),所述连接绳(13)和缓冲兜(22)后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片(3)中部贯穿固定有拉绳(4),所述拉绳(4)后部越过连接绳(13)上端向下延伸,所述拉绳(4)前部位于尼龙片(3)下方处设置成直接向下延伸拉绳前部(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片(1)中部安装有销杆(12),所述销杆(12)向后垂直延伸,所述销杆(12)前端设置有挂头(15),所述挂片(1)中部开设有贯穿口(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头(15)包括一个轴向为前后延伸的圆柱,所述圆柱前后两端设置有盘形凸沿,所述贯穿口(14)采用上细下粗的结构,所述盘形凸沿可以从贯穿口(14)下部穿过,所述圆柱可以滑动的贯穿口(14)上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头(15)后端安装有螺杆(151),所述销杆(12)左右侧壁安装有凸片(121),所述凸片(121)内壁通过螺纹槽和螺杆(151)外侧壁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属于边坡防护结构技术领域。一种高陡路基边坡的防护结构,包括网片,所述网片上安装有水平布置的尼龙片,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所述尼龙片左右两端紧密抵接,所述尼龙片分多层上下等距排列在网片上,所述尼龙片左右两端设置有挂片。本技术结构合理,在网片上安装多个上下层叠的尼龙片,并在尼龙片位置设置固定架,将尼龙片左右两端紧贴坡面固定,网片在尼龙片位置下吊形成开口向上的缓冲兜,尼龙片中部被连接绳连接拉平,可以将上方掉落的落石兜住,进行落石的缓冲,落石在尼龙片位置堆积会牵拉连接绳使其中部向下弯曲,此时落石会从尼龙片后侧向下滚落,对落石进行分段缓冲降速。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坡,艾纯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宏坡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