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8792发布日期:2024-03-22 10:2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基坑降水举升射流设备,具体是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降水在深基坑工程中是保证基坑安全和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深基坑降水一般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确定水利工程初期的排水量;将深基坑内的降雨和地下水集中抽取至集水洼中,在排水后的基坑内部设置降水管井;确定基坑降水井的水位高度,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降水质量的控制以及后续的日常管理。

2、现有深基坑降水井排水措施最普遍的为利用抽水泵抽水,以确保基坑基底保持干燥,利于机械化施工,但此方法需要抽水泵长期不间歇工作,传统抽水泵结构复杂,无法在高强度工作中保持自身泵体质量,更无法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长期有效工作,导致降水成本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深基坑降水井排水措施最普遍的为利用抽水泵抽水,以确保基坑基底保持干燥,利于机械化施工,但此方法需要抽水泵长期不间歇工作,传统抽水泵结构复杂,无法在高强度工作中保持自身泵体质量,更无法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长期有效工作,导致降水成本巨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包括:加压气体连接管;所述加压气体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射流喷嘴,所述射流喷嘴外侧固定连接有动力流体混合室,所述动力流体混合室内部开设有混合内腔,所述动力流体混合室底部开设有吸入口,所述吸入口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入连接管,所述动力流体混合室一侧开设有进水导流口,所述进水导流口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导流管,所述进水导流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动能交换喉管,所述动能交换喉管内部开设有喉管内腔,所述所述动能交换喉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流体扩散管,所述混合流体扩散管内部开设有扩散内腔。

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射流喷嘴位于混合内腔内部设置,且与喉管内腔处于同一中心水平线,所述射流喷嘴的长度为二十五厘米,直径三十厘米,末端角度七点三九度。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入口贯穿动力流体混合室,所述吸入连接管贯通连接混合内腔内部,所述吸入连接管直径二十厘米。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导流口贯穿动力流体混合室,所述进水导流管贯通连接混合内腔内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能交换喉管和喉管内腔与进水导流管固定连接,且互相贯通,所述动能交换喉管长一百三十厘米,直径二十七厘米。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流体扩散管和扩散内腔与动能交换喉管固定连接,其互相贯通,所述混合流体扩散管长度一百三十厘米,扩散角度二点五三度。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流体扩散管设置为锥形管形,由入口到出口其截面积逐渐增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射流喷嘴、动力流体混合室、吸入连接管、进水导流管、动能交换喉管和混合流体扩散管均为固定连接,构造简易,无运动部件,可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在运行中安全性较高,运行周期长,安装也比较方便,这使其即便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下也能保持正常工作,本装置以压力为基础,地面设备向动力流体施加压力,经过射流喷嘴的作用进行动压转换,进入装置与排出流体在混合内腔和动能交换喉管中完成动能交换,从而举升出井,本装置可利用随处可见的气体或者基坑浸水本身作为动力流体,降水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包括:加压气体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气体连接管(1)一端固定连接有射流喷嘴(2),所述射流喷嘴(2)外侧固定连接有动力流体混合室(3),所述动力流体混合室(3)内部开设有混合内腔(4),所述动力流体混合室(3)底部开设有吸入口(5),所述吸入口(5)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入连接管(6),所述动力流体混合室(3)一侧开设有进水导流口(7),所述进水导流口(7)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导流管(8),所述进水导流管(8)一端固定连接有动能交换喉管(9),所述动能交换喉管(9)内部开设有喉管内腔(10),所述动能交换喉管(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流体扩散管(11),所述混合流体扩散管(11)内部开设有扩散内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喷嘴(2)位于混合内腔(4)内部设置,且与喉管内腔(10)处于同一中心水平线,所述射流喷嘴(2)的长度为二十五厘米,直径三十厘米,末端角度七点三九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5)贯穿动力流体混合室(3),所述吸入连接管(6)贯通连接混合内腔(4)内部,所述吸入连接管(6)直径二十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导流口(7)贯穿动力流体混合室(3),所述进水导流管(8)贯通连接混合内腔(4)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交换喉管(9)和喉管内腔(10)与进水导流管(8)固定连接,且互相贯通,所述动能交换喉管(9)长一百三十厘米,直径二十七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流体扩散管(11)和扩散内腔(12)与动能交换喉管(9)固定连接,其互相贯通,所述混合流体扩散管(11)长度一百三十厘米,扩散角度二点五三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流体扩散管(11)设置为锥形管形,由入口到出口其截面积逐渐增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降水井举升射流装置,包括:加压气体连接管;所述加压气体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射流喷嘴,所述射流喷嘴外侧固定连接有动力流体混合室,所述动力流体混合室内部开设有混合内腔。本实用中装置结构射流喷嘴、动力流体混合室、吸入连接管、进水导流管、动能交换喉管和混合流体扩散管均为固定连接,构造简易,无运动部件,可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在运行中安全性较高,运行周期长,安装也比较方便,这使其即便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下也能保持正常工作,本装置以压力为基础,地面设备向动力流体施加压力,经过射流喷嘴的作用进行动压转换,进入装置与排出流体在混合内腔和动能交换喉管中完成动能交换,从而举升出井。

技术研发人员:姚忠泰,靳昊,魏鑫辉,陈海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