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8802发布日期:2024-02-20 21:2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对施工工艺的质量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施工企业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寻求简单有效且实用的施工方法从而满足施工现场需求。在放坡开挖的基坑内进行墙体施工时,墙体模板与基坑侧壁之间无可靠支撑点,浇筑混凝土时高厚墙体很容易涨模,增加施工成本和延长工期。

2、授权公告号为cn208907304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模板系统,该实用新型的外侧斜撑与基坑侧壁之间设置木方,木方的定位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提高墙体模板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模板的外侧与基坑侧壁之间设有斜撑,斜撑为圆管,所述斜撑与基坑侧壁之间设有支撑固定装置,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两根平行的钢管、连接杆、外套筒、内螺纹套筒和支撑杆,两根钢管与两根连接杆固接且呈井字形,钢管与连接杆的交点处分别固接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内安装管节轴承,内螺纹套筒安装在管节轴承的内圈,支撑杆设有外螺纹,支撑杆旋装在内螺纹套筒内,支撑杆的固定端和支撑端均伸出钢管,支撑端插装在斜撑内。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5、每组斜撑底部支撑组件支撑四根斜撑,提高了斜撑下部支撑的可靠性,提高了墙体支撑的强度及整个模板体系的稳定性,防止高厚墙体涨模,缩减了工期,节约了成本,满足后续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需求。

6、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7、所述支撑杆与钢管之间的角度等于斜撑钢管与基坑侧壁之间的角度。

8、所述支撑杆的支撑端的长度大于固定端的长度。

9、所述支撑杆的固定端的端部设有圆锥结构。

10、所述钢管与基坑侧壁的接触面设有凸点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板的外侧与基坑侧壁之间设有斜撑,斜撑为圆管,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钢管之间的角度等于斜撑钢管与基坑侧壁之间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支撑端的长度大于固定端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固定端的端部设有圆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与基坑侧壁的接触面设有凸点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一种基坑内混凝土结构下部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模板的外侧与基坑侧壁之间设有斜撑,斜撑为圆管,斜撑与基坑侧壁之间设有支撑固定装置,所述支撑固定装置包括两根平行的钢管、连接杆、外套筒、内螺纹套筒和支撑杆,两根钢管与两根连接杆固接且呈井字形,钢管与连接杆的交点处分别固接外套筒;外套筒内安装管节轴承,内螺纹套筒安装在管节轴承的内圈,支撑杆设有外螺纹,支撑杆旋装在内螺纹套筒内,支撑杆的固定端和支撑端均伸出钢管,支撑端插装在斜撑内。本技术提高了墙体支撑的强度及整个模板体系的稳定性,防止高厚墙体涨模,缩减了工期,节约了成本,满足后续墙体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刘治伯,闫鹏鹏,范常胜,刘赞博,李诗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