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地窖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7611发布日期:2024-02-20 21:4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软体地窖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雨水窖,特别涉及一种软体地窖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农村,水资源异常宝贵,利用及收集雨水资源,将会更好的给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现有的集雨水窖在使用时,安装费时费工,建设时间长,易发生开裂,使用成本较高。

2、专利号为“cn201922160199.5”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软体集雨水窖,其包括:土壤层、软体水窖和防护栏,所述土壤层顶部具有斜面基层,所述土壤层右侧开设有接水坑,所述土壤层内部埋设软体水窖,所述软体水窖顶部具有集水膜,所述集水膜圆周开设有多个固定扣眼,所述软体水窖右侧壁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伸入接水坑内腔,所述出水管末端连接有出水阀,所述软体水窖顶部设置防护栏,通过集水膜集中接收雨水,出水管排出接收的雨水,出水阀控制出水管的开启与关闭,接水坑用于接取软体水窖内流出的水,防护栏对软体水窖进行保护,能够快速安装使用,便于移动,降低使用成本,抗震性强,废弃时可回收并立即恢复原貌。但其软体水窖一体成型,在生产时难度大,在安装时,无法直观的看到软体水窖的膜体是否铺贴平整,容易出现膜体之间的叠压或折皱,导致储水时,造成膜体的疲劳强度降低,发生泄漏,或强力拖拽四周的固定物,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晴朗天气时,水分的蒸发强度大,容易造成水分的流失。

3、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体地窖集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将上下两层膜体分体设置,方便了软体地窖集水装置的生产、加工及安装,同时增设防磨件使得下层膜体在安装时能够进行调节,避免了膜体的折皱及叠压,同时利用鸭嘴阀,降低了水分的蒸发量,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体地窖集水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两层膜体,下层膜体设有储水空间,上层膜体罩接在下层膜体上,所述上层膜体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上层膜体及下层膜体的四周环设插接口。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所述储水空间的四周设有防磨件,所述防磨件粘接所述下层膜体。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所述防磨件为柱状物。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所述柱状物的内部中空。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所述防磨件为条状物,所述条状物均匀的补贴在储水空间的底部交界线处。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所述上层膜体中部的通孔内设有鸭嘴阀。

8、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布置的两层膜体,下层膜体设有储水空间,上层膜体罩接在下层膜体上,所述上层膜体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上层膜体及下层膜体的四周环设插接口。本实用新型将上下两层膜体分体设置,方便了软体地窖集水装置的生产、加工及安装,同时增设防磨件使得下层膜体在安装时能够进行调节,避免了膜体的折皱及叠压,同时利用鸭嘴阀,降低了水分的蒸发量,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软体地窖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两层膜体,下层膜体设有储水空间,上层膜体罩接在下层膜体上,所述上层膜体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上层膜体及下层膜体的四周环设插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空间的四周设有防磨件,所述防磨件粘接所述下层膜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件为柱状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物的内部中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件为条状物,所述条状物均匀的补贴在储水空间的底部交界线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软体地窖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膜体中部的通孔内设有鸭嘴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雨水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软体地窖集水装置,包括:上下布置的两层膜体,下层膜体设有储水空间,上层膜体罩接在下层膜体上,所述上层膜体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上层膜体及下层膜体的四周环设插接口。借此,本技术将上下两层膜体分体设置,方便了软体地窖集水装置的生产、加工及安装,同时增设防磨件使得下层膜体在安装时能够进行调节,避免了膜体的折皱及叠压,同时利用鸭嘴阀,降低了水分的蒸发量,提高水分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堂,孙红志,孙可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金浩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