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8556发布日期:2024-03-22 10:1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群坑施工已是现有的常规施工方法,群坑的中隔墙往往按围护桩进行施工。因地质的不同,现场围护桩施工时桩间缝无法保证满足方案、设计要求,个别桩间缝会较大。而围护桩越深入地下的粉沙层打入效果就更差,往往支护桩位于基坑底部的区段的间隙较大,更容易发生涌水涌沙,进而影响基坑内的结构施工,正常封堵措施为使用砂浆进行封堵,但地质含水率较大时砂浆封堵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利用u型板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封堵,提高了渗漏区段的封堵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包括:

3、用于设置在基坑底部并拦挡在相邻支护桩间渗漏区段的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两个翼缘板的端部分别抵顶至相邻两个支护桩的桩身,所述u型板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围设形成有浇筑空间;

4、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连接。

5、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基坑内设置有斜撑,所述斜撑顶撑至所述u型板。

6、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斜撑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u型板的两个翼缘板以及腹板外均抵顶有至少一个所述斜撑。

7、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之间通过植筋连接。

8、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u型板插入基坑底面至少1000mm,所述u型板高于所述渗漏区段至少250mm。

9、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u型板与所述渗漏区段的外周之间形成有间隙。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1、1.设置u型板作为模板,并在所述u型板内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大提高了渗漏区段的封堵效果。

12、2.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支护桩之间通过植筋连接,将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支护排桩连为一体,提高了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设置有斜撑,所述斜撑顶撑至所述u型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u型板的两个翼缘板以及腹板外均抵顶有至少一个所述斜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之间通过植筋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插入基坑底面至少1000mm,所述u型板高于所述渗漏区段至少25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与所述渗漏区段的外周之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排桩的桩间封堵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基坑底部并拦挡在相邻支护桩间渗漏区段的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两个翼缘板的端部分别抵顶至相邻两个支护桩的桩身,所述U型板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围设形成有浇筑空间;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连接,通过所述封堵结构,提高了桩间的封堵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奇,王晓林,宋震,滕腾,林勇,陈祎飞,纪宝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