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9826发布日期:2024-02-07 12:1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桩基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码头施工中,由于码头修建在水上,因此需要搭建水上钢平台或钢栈桥作为临时施工平台。水上钢平台和钢栈桥均采用钢管桩作为支撑,钢管桩则是通过打桩锤打入河底基层进行固定。

2、在相关技术中,钢管桩之间需要等距分布,因此需要对钢管桩进行精准定位。但在吊装钢管桩时,钢管桩易产生晃动和倾斜,钢管桩位于河底的一端与伸出河面的一端不在同一竖线上,从而会导致钢管桩的安装位置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钢管桩安装位置的精准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吊装连接组件和辅助定位桩;

4、钢管桩可拆卸设置于第一连接组件上,所述辅助定位桩设置于第二连接组件上;

5、所述吊装连接组件包括四个第一吊钩、中段相互连接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

6、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相互垂直,两个所述第一吊钩分别设置于第一吊杆的两端侧壁,两个所述第一吊钩分别设置于第二吊杆的两端侧壁;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吊杆的两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钢管桩时,首先将钢管桩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进行固定,然后将辅助定位桩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进行固定。之后将起重设备的挂钩挂接于四个第一吊钩上并进行吊装。当钢管桩吊至预定位置以后,打桩锤对钢管桩进行打桩,从而使钢管桩初步立于河底的基层上。最后将钢管桩由第一连接组件取下,起重设备将定位装置吊回。

8、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上的四个第一吊钩能够将力进行均匀分散,辅助定位桩能够对钢管桩进行平衡,从而能够减小钢管桩产生晃动和倾斜的可能性,进而提升钢管桩安装位置的精准度。

9、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吊杆一端的第一圆弧板和一侧转动连接于第一圆弧板一侧的第二圆弧板;

10、所述第二圆弧板的另一侧和第一圆弧板的另一侧螺栓连接,钢管桩穿设固定于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内壁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管桩进行固定时,只需将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进行螺栓连接,此时钢管桩即可抵压于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内壁。将钢管桩取下时,只需取下螺栓即可。

12、可选的,所述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防滑内衬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内衬层在受到圆弧板的抵压时会产生弹性形变,并增大抵压时的摩擦力,从而减小钢管桩打滑的可能性。

14、可选的,所述防滑内衬层选用为橡胶材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效果且耐腐蚀,在与水接触以后难以被氧化,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6、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圆弧板、限位螺杆和第四圆弧板;

17、所述第三圆弧板设置于第一吊杆的另一端;

18、所述限位螺杆的一端设置于第三圆弧板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设固定于第四圆弧板;

19、所述限位螺杆还穿设于辅助定位桩,且所述辅助定位桩抵压于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之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杆能够对辅助定位桩进行限位,第三圆弧板和第四圆弧板能够对辅助定位桩进行抵压,从而实现对辅助定位桩的固定。

21、可选的,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能够增强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装置的受力能力。

23、可选的,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一圆弧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三圆弧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筋能够增强圆弧板和第一吊杆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装置的受力能力。

25、可选的,所述吊装连接组件还包括同时连接于四个第一吊钩的第二吊钩。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吊钩,起重设备只需使用一个吊钩即可实现对钢管桩和定位装置的吊装,从而提升吊装时的便捷性。

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在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上设置四个第一吊钩,能够将力进行均匀分散;通过设置辅助定位桩能够对钢管桩进行平衡,从而能够减小钢管桩产生晃动和倾斜的可能性,进而能够提升钢管桩安装位置的精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第二连接组件(2)、吊装连接组件(3)和辅助定位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包括设置于第一吊杆(31)一端的第一圆弧板(11)和一侧转动连接于第一圆弧板(11)一侧的第二圆弧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板(11)和第二圆弧板(1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防滑内衬层(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内衬层(14)选用为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包括第三圆弧板(21)、限位螺杆(23)和第四圆弧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杆(31)和第二吊杆(3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杆(31)和第一圆弧板(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12),且所述第一吊杆(31)和第三圆弧板(2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1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连接组件(3)还包括同时连接于四个第一吊钩(33)的第二吊钩(3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桩基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上钢管桩定位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吊装连接组件和辅助定位桩;钢管桩可拆卸设置于第一连接组件上,辅助定位桩设置于第二连接组件上;吊装连接组件包括四个第一吊钩、中段相互连接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相互垂直,两个第一吊钩分别设置于第一吊杆的两端侧壁,两个第一吊钩分别设置于第二吊杆的两端侧壁;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吊杆的两端。本申请具有提升钢管桩安装位置的精准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范文,和承良,曹荣昌,侯红强,强生荣,邓奠方,朱浪,刘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