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分流下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0990发布日期:2024-03-13 20:49阅读:8来源:国知局
雨污分流下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雨污排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雨污分流下水管道。


背景技术:

1、排水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中都离不开水,水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形成污水,污水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与排除。而城市降水径流流量较大,需要及时排放。市政排水就是对雨污水分流的重要部分。

2、雨污分流通过实施雨水、污水各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方式来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但是会通过一定的中转方式来缓解庞大的排水量,以此延长管道寿命。

3、目前,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水之前,人们会设置用于固液分离的装置,避免液体在进入排水管前将部分固态物带入排水管道中,进而避免固态物对后续液体处理造成影响。

4、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排水用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固液分离后,固态物仍然会停留在过滤网上,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影响到后续排水的效率。

5、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雨污分流下水管道,通过弹力网的设置,能将固态物向中转箱的两侧弹开,避免排水过程中固态物堵塞弹力网孔洞。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雨污分流下水管道,包括排雨管、排污管以及排雨管、排污管上端固定连接的中转箱,所述中转箱顶端连通有两入水管,所述中转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两架体,两所述架体朝向相反,相邻两所述架体间固定连接,两所述架体相互远离的一侧与中转箱侧壁贴合,所述架体上套设有弹力网,所述弹力网上开设有若干供液体流入的孔洞。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箱根据两架体的连接处分隔为雨水腔以及污水腔,所述排雨管处于雨水腔下侧,所述排污管处于污水腔下侧,所述污水腔宽度大于雨水腔宽度。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水管水平高度不高于架体顶端高度。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弹力网处于常态时孔洞处于封闭状态,当所述弹力网上受液体冲击时孔洞敞开供液体流动。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入水管上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输出方向呈竖直设置。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箱两侧设有凹槽,所述中转箱处于凹槽靠近架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栏板且所述栏板与架体底端抵接。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架。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通过弹力网的设置,能将固态物向中转箱的两侧弹开,避免排水过程中固态物堵塞弹力网孔洞,并在长时间的浸泡下造成水体污染;同时通过雨水腔、污水腔的调配以及架体位置调整,能在雨水腔排水量大的情况下,将部分液体漫入污水腔内,缓解排水压力。



技术特征:

1.雨污分流下水管道,包括排雨管(1)、排污管(2)以及排雨管(1)、排污管(2)上端固定连接的中转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箱(3)顶端连通有两入水管(4),所述中转箱(3)内壁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两架体(5),两所述架体(5)朝向相反,相邻两所述架体(5)间固定连接,两所述架体(5)相互远离的一侧与中转箱(3)侧壁贴合,所述架体(5)上套设有弹力网(6),所述弹力网(6)上开设有若干供液体流入的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箱(3)根据两架体(5)的连接处分隔为雨水腔(7)以及污水腔(8),所述排雨管(1)处于雨水腔(7)下侧,所述排污管(2)处于污水腔(8)下侧,所述污水腔(8)宽度大于雨水腔(7)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污分流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4)水平高度不高于架体(5)顶端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力网(6)处于常态时孔洞处于封闭状态,当所述弹力网(6)上受液体冲击时孔洞敞开供液体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4)上固定连接有导流管(9),所述导流管(9)的输出方向呈竖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污分流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箱(3)两侧设有凹槽(10),所述中转箱(3)处于凹槽(10)靠近架体(5)一端固定连接有栏板(11)且所述栏板(11)与架体(5)底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污分流下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5)底端固定连接有引流架(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雨污分流下水管道,涉及雨污排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排水管道排水时,固态物仍然会停留在过滤网上,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影响到后续排水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排雨管、排污管以及排雨管、排污管上端固定连接的中转箱,中转箱顶端连通有两入水管,中转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两架体,两架体朝向相反,相邻两架体间固定连接,两架体相互远离的一侧与中转箱侧壁贴合,架体上套设有弹力网。本技术的雨污分流下水管道,通过弹力网的设置,能将固态物向中转箱的两侧弹开,避免排水过程中固态物堵塞弹力网孔洞,并在长时间的浸泡下造成水体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明,叶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乌市江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