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90431发布日期:2024-02-20 21:4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边坡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挡土墙。


背景技术:

1、生态挡土墙是满足相应的挡土要求,同时能够实现与植物包容性生长的挡土墙。在公路边坡,河道工程中,挡土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一般挡土墙的工程量和占地面积较大,相应的会影响原有绿植的生长。生态挡土墙则能较好的弥补工程对原有绿植的破坏,并大幅度减少挡土墙工程所带来的碳排放问题。

2、目前生态挡土墙大多采用放坡施工,就是将原有的垂直边坡进行填土,将其坡面回填成斜坡。又或是对原有土体进行开挖,将其挖为斜坡状态。当在不具备对原有坡体进行放坡处理和开挖处理的施工情况下,如果进行放坡处理,则会增加占地面积,开挖处理又会对原有土体进行扰动,降低土体的稳定性。且此技术施工周期长,人员物力投入较大,对原有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破坏。

3、垂直生态挡土墙多采用现浇施工或是预制混凝土块拼接施工,浇筑设置垂直挡土墙,一方面不能很好解决绿植生长与养护问题,另一方面采用现浇施工,施工周期较长,人工成本较大。采用预制混凝土块只进行拼接的话,虽然快捷美观,但是在垂直工况下,又难以提供横向刚度,拼接的部分后续在土体作用下可能会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挡土墙,在保证挡土安全的同时培养绿植。

2、一种生态挡土墙,包括: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底层块与中层块的顶部均设有凸块,中层块与顶层块的底部均设有凹槽,凸块与凹槽相适配,底层块固定在基础底座上;

3、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上均设有预留通孔,预留通孔插接纵向连接筋,通过纵向连接筋加固连接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

4、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的侧边均设有绿植槽。

5、进一步地,上述绿植槽呈漏斗状,其侧壁设有滴灌带侧孔,其底壁设有排水缝。

6、进一步地,上述绿植槽的侧壁开设有增强排水孔,增强排水孔高于排水缝所在水平高度。

7、进一步地,上述滴灌带侧孔的尺寸与滴灌带尺寸相匹配。

8、进一步地,上述绿植槽的底部铺设有土工布层。

9、进一步地,上述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均由混凝土预先浇筑制成。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挡土墙采用混凝土预制底层块、中层块和顶层块,并通过其上的凸块和凹槽对接,使层块可以精确、快速地被堆叠,配合纵向连接筋形成垂直挡土墙,减少了工程占地面积,整个施工过程高效快速且满足垂直挡土墙的强度要求;此外,在层块的侧面均设置了绿植槽,用于种植绿植,绿植槽上设置了排水缝与滴灌带侧孔,在后续绿植养护过程中能较为简单的进行灌溉和排水,符合绿色生态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块(2)、中层块(3)与顶层块(4),所述底层块(2)与中层块(3)的顶部均设有凸块(8),所述中层块(3)与顶层块(4)的底部均设有凹槽(9),所述凸块(8)与所述凹槽(9)相适配,所述底层块(2)固定在基础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槽(6)呈漏斗状,其侧壁设有滴灌带侧孔(601),其底壁设有排水缝(6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槽(6)的侧壁开设有增强排水孔,所述增强排水孔高于所述排水缝(602)所在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带侧孔(601)的尺寸与滴灌带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槽(6)的底部铺设有土工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块(2)、中层块(3)与顶层块(4)均由混凝土预先浇筑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边坡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挡土墙,包括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底层块与中层块的顶部均设有凸块,中层块与顶层块的底部均设有凹槽,凸块与凹槽相适配;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上均设有预留通孔,预留通孔插接纵向连接筋,通过纵向连接筋加固连接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底层块、中层块与顶层块的侧边均设有绿植槽。本技术的挡土墙采用混凝土预制底层块、中层块和顶层块,并通过其上的凸块和凹槽对接,使层块可以精确、快速地被堆叠,配合纵向连接筋形成垂直挡土墙,减少了工程占地面积,整个施工过程高效快速且满足垂直挡土墙的强度要求;此外,在层块的侧面均设置了绿植槽,用于种植绿植,符合绿色生态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徐冠虎,赵轲,韩延伟,夏银勇,杨国成,韩培锋,邱洪志,王青,田述军,陈代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