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墙壁混凝土浇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挡墙模板。
背景技术:
1、模板工程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用于对建筑外形的控制和混凝土结构、造型的空间限制,确保混凝土材料在模板范围内进行固化和凝结,达到预定的设计尺寸和形状造型,为了支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等受力情况,确保混凝土在模板内部正常的固化时间,需要对模板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模板的受力分析、模板材料的厚度和形状造型、以及模板的支撑和拉固等,为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做好安全性和质量保障。目前,一些坡道挡墙内侧形状呈三段式的异形面,坡道挡墙长度长,且内侧面为起伏面,采用传统的模板现场拼接,操作难度很大,且浇筑后成型效果差,难以满足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坡道挡墙的模板铺设布置操作难度大、成型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形挡墙模板。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包括:
3、异形面模板,其包括多个沿着横向依次连接的子模板,每一所述子模板包括多个沿着横向依次连接的模板单元,每一所述模板单元包括上模板、中模板、下模板和两水平木方,所述上模板、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宽度相同且由上至下依次拼接,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竖直设置,所述中模板倾斜设置,一所述水平木方设置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中模板的拼接缝并将二者连接,另一所述水平木方设置于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拼接缝并将二者连接。
4、进一步地,两所述拼接缝涂刷有密封胶水。
5、进一步地,一所述水平木方通过钉子连接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中模板,另一所述水平木方通过钉子连接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
6、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单元的背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两侧木方,相邻两所述模板单元的两所述侧木方对齐并通过紧固件锁紧。
7、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中模板的高度,且大于所述上模板的高度。
8、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单元的宽度为40-50cm,每一所述子模板包括的模板单元的数量不多于五个。
9、进一步地,还包括平面模板,且竖直设置于所述异形面模板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异形面模板位于所述异形面模板的内侧。
11、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上均设有钉眼,以供对拉螺栓穿过。
12、进一步地,所述平面模板至所述异形面模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200mm。
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平,通过模板单元构造出所需的异形面,通过多个模板单元形成子模板,子模板可以提前预制,在施工现场只需对多个子模板进行拼装可以完成模板布置,减轻现场模板拼装工作量,施工速度快;模板单元的转角、以及相邻模板单元之间通过木方连接,连接牢固,模板保持设计形状不易变形,并且通过标准的子模板进行拼装,形状造型规整,保证成型效果,避免后续修补打磨等问题。
1.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拼接缝涂刷有密封胶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一所述水平木方通过钉子连接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中模板,另一所述水平木方通过钉子连接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的背部两侧边分别设有两侧木方,相邻两所述模板单元的两所述侧木方对齐并通过紧固件锁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中模板的高度,且大于所述上模板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的宽度为40-50cm,每一所述子模板包括的模板单元的数量不多于五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面模板,且竖直设置于所述异形面模板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面模板位于所述异形面模板的内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所述中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上均设有钉眼,以供对拉螺栓穿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异形挡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模板至所述异形面模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