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9483发布日期:2024-03-25 18: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质量监测,尤其属于建筑施工中灌注桩桩基承载力测试,具体涉及一种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工程生产及建设过程中,简易和常规的实验方式往往受制于场地条件或成本要求,以一般钻孔灌注桩测试桩基承载力为例,目前现有最常用的承载力实验方法为静载实验法,其又分为“堆载法”和“锚桩法”,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

2、堆载法是由支墩、压重平台、堆重物、承力梁和测量系统组成。在安装好荷载施加设备后,均匀对称逐步增加堆重物,同时进行实时观测和记录,继续测试直到测试桩达到极限状态。这种方法简便经济适,但适用范围有限,适用于浅基础、小型桩等,且需要额外设备。

3、锚桩法是由反力装置和测量系统组成。其反力系统一般包括主梁、次梁、锚筋、反力架组成。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桩基础,特别是较大、较深的桩基础,但是对于设备要求高,测试时间长。

4、以上两种现有静载实验法对设备要求高,增加成本和时间。为了便于施工,排除缺点,提高效率,需要对现有施工方法进行改良和调整,使得新的施工方法更加适用于现场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较现有施工方法更加便携、高效、低成本的群桩基础单桩承载力实验工具。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所述群桩包括至少三根基础单桩形成的桩基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测试系统包括构建的反力系统和测量系统;

4、反力系统,在群桩中选取三根相邻、且等距的桩,中间为测试桩,两侧为工程桩;两侧工程桩之间通过浇筑固结形成与工程桩一体、底面高于测试桩顶面的连接梁;

5、测量系统,在测试桩两侧、测试桩与工程桩之间分别各固定安装一基准桩,两侧基准桩上均固定设置一横向布置的基准梁,基准梁一端固定放置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固定在百分表顶端,百分表固定于测试桩顶面;

6、测试桩顶面中部固定千斤顶并与连接梁底面中部接触构成反力施加机构。

7、进一步所述连接梁为混凝土浇筑固结成型横梁,横梁中通过工程桩上预留高于桩头的工程桩预留钢筋与连接梁水平钢筋和连接梁箍筋绑扎或浇筑混凝土固结。

8、进一步所述测试桩桩头中心距离连接梁底部中心距离为60厘米,测试桩桩头表面混凝土打磨或者填充一层颗粒4mm快凝水泥沙浆,厚度3-4cm。

9、进一步所述基准桩和基准梁均为工字钢或槽钢制成的钢性结构梁。

10、本实用新型测试系统安装、测试过程如下:首先完成反力系统,选取三根相邻桩基等距的桩,中间一个为测试桩,通过工程桩预留高于桩头的钢筋与连接梁的钢筋绑扎在一起,之后安装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后完成反力系统制作。之后安装测量系统,先安装测量所需的基准桩,基准梁放置在基准桩上,安置百分表和千斤顶,之后分级加载与读数直至试验完成。

11、本实用新型有益性:本实用新型结合堆载法和锚桩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群桩结构的梁桩一体反力装置,本实用新型测试系统便于安装制作,实验成本较低;可靠性强,数据准确;测试系统适应性强,可以使用于不同群桩基础之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所述群桩包括至少三根基础单桩形成的桩基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测试系统包括构建的反力系统和测量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为混凝土浇筑固结成型横梁,横梁中通过工程桩上预留高于桩头的工程桩预留钢筋与连接梁水平钢筋和连接梁箍筋绑扎或浇筑混凝土固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桩桩头中心距离连接梁底部中心距离为60厘米,测试桩桩头表面混凝土打磨或者填充一层颗粒4mm快凝水泥沙浆,厚度3-4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桩和基准梁均为工字钢或槽钢制成的钢性结构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群桩基础单桩承载试验测试系统。群桩包括至少三根单桩形成的桩基承载结构,测试系统包括反力系统和测量系统;反力系统,在群桩中选取三根相邻、且等距的桩,两侧工程桩之间通过浇筑固结形成与工程桩一体、底面高于测试桩顶面的连接梁;测量系统,在测试桩两侧、测试桩与工程桩之间分别各固定安装一基准桩,两侧基准桩上均固定设置一横向布置的基准梁,基准梁一端固定放置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固定在百分表顶端,百分表固定于测试桩顶面;测试桩顶面中部固定千斤顶并与连接梁底面中部接触构成反力施加机构。本技术测试系统便于安装制作,实验成本较低;可靠性强,数据准确;测试系统适应性强,可以使用于不同群桩基础之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林,王海洋,庞子义,余鹏,熊飞,文双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0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