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3355发布日期:2024-03-22 10:4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螺旋锚基础,具体涉及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在电力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钻机带动锚杆在地面上钻出基础孔,以便于后续的施工。

2、现有技术(公开号:cn218667498u)公开了一种大盘装配式螺旋锚基础,所述锚基础本体包括螺旋锚锚杆(4),所述螺旋锚锚杆(4)的外环面上一体成型的安装有若干螺旋锚锚盘(5),所述螺旋锚锚杆(4)的外侧且位于所述挖方(1)内插装有外套筒(6),所述外套筒(6)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套筒螺旋刀盘(7),所述螺旋锚锚杆(4)的顶端安装有圆形法兰板(8),所述外套筒(6)和所述螺旋锚锚杆(4)之间且位于所述挖方(1)内安装有固定部。

3、在该现有技术中,由于螺旋锚锚杆与圆形法兰板固定连接,因此无法调节螺旋锚锚杆与圆形法兰板的相对位置,从而降低了产品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螺旋锚锚杆与圆形法兰板固定连接,因此无法调节螺旋锚锚杆与圆形法兰板的相对位置,从而降低了产品适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采用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能够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框组件内移动,以调节调节块伸出调节框组件的长度,从而实现调节块能够推动锚杆在移动槽内移动,进而调节锚杆与底板的相对位置,以提升产品适用性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2、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包括:底板、移动槽、移动部、锚杆、调节套、调节框组件、螺纹孔、螺纹杆和调节块;移动槽呈梯形,移动槽设置在底板上;移动部呈梯形,至少部分移动部嵌入移动槽内;锚杆的一端呈尖状,且锚杆的另一端与移动部相连接;调节套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调节套绕设在锚杆的外侧,且调节套与底板相连接;两个调节框组件嵌入调节套内,且两个调节框组件相对设置;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螺纹孔设置在调节框组件的端部;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螺纹杆穿过螺纹孔;至少部分调节块嵌入调节框组件内,调节块与螺纹杆转动连接,调节块穿过调节框组件,且调节块与锚杆相贴合;其中,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适配。

3、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调节框组件还包括:安装孔、调节框本体和盖板;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两个安装孔设置在调节套的两侧;调节框本体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调节框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且调节框本体嵌入安装孔内;盖板扣设在调节框本体的开口处,且螺纹孔设置在盖板上;其中,第二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适配。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滑槽和滑块;滑槽设置在调节框本体的内壁上;滑块设置在调节块的外壁上,且滑块嵌入滑槽内。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滚珠和连接盖;滚珠与螺纹杆相连接,且滚珠嵌入调节块内;连接盖绕设在滚珠的外侧,连接盖与调节块相连接,且至少部分滚珠嵌入连接盖内。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卡接孔和手轮;卡接孔设置在锚杆的外壁上,且至少部分调节块嵌入卡接孔内。手轮套装在螺纹杆的外侧,且手轮位于调节框组件的外侧。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加强筋和螺旋叶片;加强筋呈三角形,两个加强筋同时与底板和调节套相连接;至少两个螺旋叶片套装在锚杆的外侧,且至少两个螺旋叶片位于调节套的外侧。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孔;两个连接板与底板相连接;两个连接孔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上。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1、1.通过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能够带动调节块在调节框组件内移动,以调节调节块伸出调节框组件的长度,从而实现调节块能够推动锚杆在移动槽内移动,进而调节锚杆与底板的相对位置,以提升产品的适用性。

12、2.通过将两个安装孔设置在调节套的两侧,将调节框本体嵌入安装孔内,并使安装孔内的第二内螺纹与调节框本体外壁上第二外螺纹相适配,以实现调节框本体与安装孔螺纹连接,从而降低调节框本体与调节套的连接难度。

13、3.通过将滑槽设置在调节框本体的内壁上,将滑块设置在调节块的外壁上,并将滑块嵌入滑槽内,以实现调节块通过滑块沿着滑槽移动,从而避免调节块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以提升调节块移动的稳定性。

14、4.通过使螺纹杆带动滚珠转动并移动,以实现螺纹杆与调节块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在确保螺纹杆能够带动调节块移动的前提下,还能使螺纹杆与调节块能够相对转动,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15、5.通过将卡接孔设置在锚杆的外壁上,并将至少部分调节块嵌入卡接孔内,以实现调节块能嵌入卡接孔内,并推动锚杆移动,同时,还能实现当底板与调节套同步转动时,调节套通过调节块带动锚杆转动。通过将手轮套装在螺纹杆的外侧,并使手轮位于调节框组件的外侧,以实现操作者通过转动手轮带动螺纹杆转动,以降低转动螺纹杆的难度,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16、6.通过将两个呈三角形的加强筋同时与底板和调节套相连接,以提升底板与调节套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强度。通过将至少两个螺旋叶片套装在锚杆的外侧,并使至少两个螺旋叶片位于调节套的外侧,以实现锚杆带动多个螺旋叶片转动,从而提升锚杆的掘进效率。

17、7.通过将两个连接板与底板相连接,并将两个连接孔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板上,以便于钻机与底板相连接,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组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管式螺旋锚基础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属于螺旋锚基础技术领域;旋管式螺旋锚基础包括:底板、移动槽、移动部、锚杆、调节套、调节框组件、螺纹孔、螺纹杆和调节块;移动槽设置在底板上;至少部分移动部嵌入移动槽内;锚杆的一端呈尖状,且锚杆的另一端与移动部相连接;调节套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调节套绕设在锚杆的外侧,且调节套与底板相连接;两个调节框组件嵌入调节套内,且两个调节框组件相对设置;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螺纹孔设置在调节框组件的端部;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螺纹杆穿过螺纹孔;至少部分调节块嵌入调节框组件内,调节块与螺纹杆转动连接,调节块穿过调节框组件,且调节块与锚杆相贴合。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德,郭婷,黄海鸣,刘明伟,王略,李通博,程钰,任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沈通电力桩基础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