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1687发布日期:2024-03-25 18:4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地下室筏板基础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地下室筏板基础,来增加地下室筏板基础的抗浮预应力。

2、但是,抗浮预应力锚索在设置过程中,通过一端螺纹连接的螺母,对其一端进行紧固,在受到拉扯时,容易导致螺母与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滑丝,降低了抗浮预应力锚索的连接安全性,同时使得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面积较小,降低了抗浮预应力锚索对地下室阀板基础的抗浮预应力稳定性。

3、例如,公告号cn205024710u公开的一种采用抗浮预应力锚索的筏板基础结构,包括抗浮预应力锚索、筏板基础、封口注浆小导管、垫层、凹槽、加密钢筋网片、钻孔、预留孔。

4、由上述公开方案可知,抗浮预应力锚索的一端通过螺母紧固定位,并且与阀板基础连接,容易在较大的拉扯力作用下导致滑丝松脱,不仅降低了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安全性,而且由于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与阀板基础的连接面积有限,可能会导致抗浮预应力锚索的一端脱离阀板基础,降低了阀板基础的抗浮预应力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该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通过设置的销孔、通孔和销杆,可以在紧固旋钮和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连接后进行定位,大大的提高了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的定位槽和支撑板,可以增加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面积,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抗浮预应力锚索对地下室筏板基础的抗浮预应力稳定性。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包括阀板基础,所述阀板基础的底部设有底层,所述底层和阀板基础的内部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有预留槽和钻孔,所述预留槽、预留孔和钻孔内部设置有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所述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所述紧固旋钮的侧面插接有销杆,所述紧固旋钮的底部接触连接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底部接触连接有加强板,所述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的一端侧面分别卡接有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表面固定粘结有浇筑块,该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通过设置的销孔、通孔和销杆,可以在紧固旋钮和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连接后进行定位,大大的提高了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的定位槽和支撑板,可以增加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面积,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抗浮预应力锚索对地下室筏板基础的抗浮预应力稳定性。

4、进一步的,所述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壁与左支撑板的端面接触挤压,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壁与右支撑板的端面接触挤压,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具有防滑脱的功能。

5、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均为倾斜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一端均设有折边,且折边的表面与加强板的表面接触连接,折边可以增加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与加强板表面的接触面积。

6、进一步的,所述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的表面设有径向贯穿的销孔,所述紧固旋钮设有通孔和连接孔,所述通孔和销孔同心同轴,便于销杆进行插接定位。

7、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预设在阀板基础的内部,所述加强板的表面设有与预留孔同心同轴的孔洞,便于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的设置施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均为倾斜槽,便于对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进行预定位。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1)本方案通过设置的销孔、通孔和销杆,可以在紧固旋钮和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连接后进行定位,大大的提高了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安全性。

11、(2)本方案通过设置的定位槽和支撑板,可以增加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面积,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抗浮预应力锚索对地下室筏板基础的抗浮预应力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包括阀板基础(1),所述阀板基础(1)的底部设有底层(14),所述底层(14)和阀板基础(1)的内部设有预留孔(12),所述预留孔(12)的两端分别连通有预留槽(11)和钻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11)、预留孔(12)和钻孔(13)内部设置有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3),所述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3)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4),所述紧固旋钮(4)的侧面插接有销杆(43),所述紧固旋钮(4)的底部接触连接有垫圈(41),所述垫圈(41)的底部接触连接有加强板(2),所述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3)的一端侧面分别卡接有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所述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表面固定粘结有浇筑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3)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所述第一定位槽(31)的内壁与左支撑板(5)的端面接触挤压,所述第二定位槽(32)的内壁与右支撑板(6)的端面接触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均为倾斜板,所述左支撑板(5)和右支撑板(6)的一端均设有折边,且折边的表面与加强板(2)的表面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3)的表面设有径向贯穿的销孔(33),所述紧固旋钮(4)设有通孔(42)和连接孔(44),所述通孔(42)和销孔(33)同心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预设在阀板基础(1)的内部,所述加强板(2)的表面设有与预留孔(12)同心同轴的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1)和第二定位槽(32)均为倾斜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阀板基础的底部设有底层,底层和阀板基础的内部设有预留孔,预留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有预留槽和钻孔,预留槽、预留孔和钻孔内部设置有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紧固旋钮,该地下室筏板基础抗浮预应力锚索,通过设置的销孔、通孔和销杆,可以在紧固旋钮和抗浮预应力锚索本体连接后进行定位,大大的提高了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安全性,并且通过设置的定位槽和支撑板,可以增加抗浮预应力锚索一端的连接面积,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抗浮预应力锚索对地下室筏板基础的抗浮预应力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成栋,俞珂莹,瞿旭峰,高利军,高丽莎,徐红梅,高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下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