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6819发布日期:2023-12-30 08:1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市政桥梁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


背景技术:

1、现阶段桥梁建设中,大多采用膺架法进行桥梁安装,地基处理是保持支架体系稳定的关键。在目前的钢箱梁桥梁搭设中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作为支撑架的基础。具体地说,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需要就地浇筑一定厚的混凝土基础进行满铺,混凝土用量极大,耗时耗材,用料量大且无法二次使用,在环境复杂且狭小的施工现场施工效率较低,受限于场地,在后期的破碎、垃圾清运中也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能节约工期和节能降本,对工期的影响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目的在于提高钢箱梁桥梁的施工效率,降低混凝土材料用量,节约工期,节能降本,实现混凝土基础的重复周转使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用于对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进行临时支撑,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和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均为方形状,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面积,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中的钢筋结构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中的钢筋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顶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吊耳。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厚度为300mm~500m。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边长为1500mm~2500mm。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厚度为200mm~400mm。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边长为900mm~1500mm。

9、进一步地,所述吊耳为钢筋,且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中的钢筋结构相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和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均采用c30砼浇筑。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用于对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进行临时支撑,在使用时,将该预制混凝土基础吊装移动至支撑架底部位置,然后将支撑架底部放置在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上,无需对支撑架底部的区域进行混凝土现浇硬化,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受到的压力传递分散至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上,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再将受力传递分散至地面。若对支撑架的支撑完毕后,只需利用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上设置的吊耳与起吊装置配合后进行吊装移动,移动至下一个待支撑位置进行循环使用即可。也就是说,相较于目前普遍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作为支撑架基础,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基础可随施工进度进行支撑架的安装拆卸并灵活倒运,不存在破碎现浇混凝土的工序,避免了对混凝土基础的重复浇筑和破碎,节省了材料,需要的施工场地较小,方便协调,施工速度快,该预制混凝土基础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施工环境,轻便且制作完成后随取随用,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1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进行临时支撑,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和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均为方形状,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的面积,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中的钢筋结构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中的钢筋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的顶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吊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的厚度为300mm~50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的边长为1500mm~2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的厚度为200mm~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的边长为900mm~1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3)为钢筋,且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中的钢筋结构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1)和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2)均采用c30砼浇筑。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预制混凝土基础,用于对大吨位钢箱梁的支撑架进行临时支撑,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和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均为方形状,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面积,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上端面,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支撑块中的钢筋结构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中的钢筋结构连接,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的顶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吊耳。本技术的其目的在于提高钢箱梁桥梁的施工效率,降低混凝土材料用量,节约工期,节能降本,实现混凝土基础的重复周转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李虎,高谋,李泽宇,刘宗仁,马秀超,邵彦恺,张笑宇,景兴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