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0391发布日期:2024-04-08 11:22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雨水循环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雨水是蒸馏水,不含石灰质,是完全的软水,非常纯净,落地以后才发生污染,简单的过滤就可以用于市政绿化、浇灌,可以节省大量水资源。

2、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222455439.6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雨水储存箱,所述雨水储存箱顶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雨水储存箱顶部开设有储水槽,所述过滤板设置在储水槽内,所述过滤板两端底部均触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活动插设在雨水储存箱上,所述过滤板和支撑板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储水槽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地面进水组件,通过设置有地面进水组件,地面进水组件中的进水口为贯穿开设在雨水储存箱表面的槽口,因此当雨水收集箱预埋在地面时,将地面进水口的底部与地面保持平齐,此时,在下雨或者有积水时,雨水可以从地面流入地面进水口内部,从而落入雨水储存箱内,在经过地下储水箱中地下过滤板的过滤,即可对收集来的雨水进行过滤。

3、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该技术方案提供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在收集地面雨水的过程中,雨水将会与地面上的泥土、枯枝树叶等杂质一同落入雨水储存箱内,虽然通过设置过滤板能够滤除枯枝树叶等杂质,但是过滤板水平设置,该部分滤出的杂质将堆积在过滤板,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容易造成过滤板的堵塞,影响雨水收集效果,此外,仅依靠过滤板难以滤除地面雨水中的泥土,导致泥土透过过滤板在储水箱底部不断沉积,不利于后期清理,且降低了雨水存储量,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为了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蓄水箱体,所述蓄水箱体内具有并排分布且相互分隔的储水腔和落水腔,所述储水腔和落水腔的分隔处竖向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蓄水箱体顶部开设有与落水腔连通的落水槽口;

3、所述落水腔内底部靠近储水腔的一侧设置有导水台,所述导水台顶部具有朝向远离储水腔一侧逐渐下倾的斜面,所述导水台远离储水腔的一面与落水腔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沉积杂质的沉积凹槽。

4、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体顶部与储水腔对应一端设置有排水泵和盖板,且所述蓄水箱体顶部与储水腔对应一端高于蓄水箱体顶部与落水腔对应的一端。

5、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体上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竖直固定在蓄水箱体顶部与落水腔对应位置处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旋转安装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底部螺纹穿设有丝柱,丝柱底端伸入落水腔内并且连接有刮板,刮板与过滤板表面抵触,所述壳体顶端安装有用于驱动螺纹套管旋转的第一电机。

6、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管上活动套装有套块,所述套块底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刮板连接,所述壳体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套块与壳体内壁滑动贴合。

7、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体上设置有排淤机构,所述排淤机构包括竖直穿设在蓄水箱体顶部与落水腔对应位置处的排淤管,所述排淤管底端伸入沉积凹槽内。

8、进一步地,所述排淤管内安装有绞龙,所述绞龙顶端伸出蓄水箱体外并且安装有用于驱动绞龙旋转的第二电机,所述排淤管伸出蓄水箱体外部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淤管。

9、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体底端侧壁上开设有导淤槽口。

10、进一步地,所述沉积凹槽底壁由排淤管处朝向两端逐渐上倾。

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堵易清理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通过并排分隔设置的储水腔和落水腔以及导水台顶部的倾斜面,在雨水过滤进入储水腔内存储利用前,便能够在落水腔内将泥土等杂质预先集中沉积,尽可能的避免泥土透过过滤板进入储水腔内造成难以清理等问题,此外,过滤板的竖向设置,相较于水平设置,可有效缓解雨水中夹带的杂质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实用性更强。

12、本申请通过清理机构的设置,利用螺纹套管旋转驱使丝柱带动刮板上下移动,便能够将过滤板表面粘附的杂质刮除,避免过滤板堵塞的问题,确保过滤板的雨水过滤效果,此外,利用绞龙旋转,沉积在沉积凹槽内的淤泥杂质将被提升从出淤管处排出,达到集中排淤清理的作用,为该装置的清理维护作业提供便利,增强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体(1)顶部与储水腔(7)对应一端设置有排水泵(5)和盖板(6),且所述蓄水箱体(1)顶部与储水腔(7)对应一端高于蓄水箱体(1)顶部与落水腔(8)对应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体(1)上设置有清理机构(3),所述清理机构(3)包括竖直固定在蓄水箱体(1)顶部与落水腔(8)对应位置处的壳体(12),所述壳体(12)内旋转安装有螺纹套管(13),所述螺纹套管(13)底部螺纹穿设有丝柱(14),丝柱(14)底端伸入落水腔(8)内并且连接有刮板(15),刮板(15)与过滤板(9)表面抵触,所述壳体(12)顶端安装有用于驱动螺纹套管(13)旋转的第一电机(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管(13)上活动套装有套块(17),所述套块(17)底部连接有导向杆(18),导向杆(18)与刮板(15)连接,所述壳体(12)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套块(17)与壳体(12)内壁滑动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体(1)上设置有排淤机构(4),所述排淤机构(4)包括竖直穿设在蓄水箱体(1)顶部与落水腔(8)对应位置处的排淤管(19),所述排淤管(19)底端伸入沉积凹槽(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淤管(19)内安装有绞龙(20),所述绞龙(20)顶端伸出蓄水箱体(1)外并且安装有用于驱动绞龙(20)旋转的第二电机(22),所述排淤管(19)伸出蓄水箱体(1)外部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淤管(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体(1)底端侧壁上开设有导淤槽口(2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凹槽(11)底壁由排淤管(19)处朝向两端逐渐上倾。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雨水循环利用装置,其属于雨水循环利用领域,包括:蓄水箱体,所述蓄水箱体内具有并排分布且相互分隔的储水腔和落水腔,所述储水腔和落水腔的分隔处竖向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蓄水箱体顶部开设有与落水腔连通的落水槽口;所述落水腔内底部靠近储水腔的一侧设置有导水台,所述导水台顶部具有朝向远离储水腔一侧逐渐下倾的斜面,所述导水台远离储水腔的一面与落水腔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沉积杂质的沉积凹槽。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防堵易清理的雨水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朱福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五联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