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3401发布日期:2024-03-28 18:3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属于机械。


背景技术:

1、现有装载机驾驶室结构骨架,多采用四根立柱将底座骨架及顶部骨架焊合一起形成,如图1所示,立柱总成包括第一立柱①、第二立柱②、第三立柱③、第四立柱④,上部焊接顶部骨架⑤,顶部骨架⑤主要用槽钢焊合组成;立柱总成下部焊接底座骨架⑥,底座骨架⑥采用6mm钢板及相应方型钢管结构焊合组成。然后驾驶室结构骨架四周采用薄钢板拼合焊接而成,如图2所示,前围板⑦、后围板⑧、顶板⑨采用的厚度为2mm薄钢板。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装载机快速的走入国内外市场。

2、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可拆卸驾驶室结构,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由于装载机整机超高,无法满足标准柜装运输,且装柜难的问题。

2、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包括底座骨架总成、驾驶室框架总成,底座骨架总成包括底座面板,底座加强梁组合、左前支座、左后支座、右后支座和右前支座,驾驶室框架总成包括环形骨架总成、立柱总成、顶部骨架总成、围板总成;在底座骨架总成中,底座加强梁组合设于底座面板的下板面上,左前支座、左后支座、右后支座和右前支座分别设于底座面板下板面的左右两侧;在驾驶室框架总成中,立柱总成底部设于环形骨架总成上,顶部设于顶部骨架总成下方,环形骨架总成设于底座面板上,围板总成设于环形骨架总成、立柱总成与顶部骨架总成构成的框架外侧,底座骨架总成和驾驶室框架总成连接构成可拆卸驾驶室结构。

3、优选地,所述的底座骨架总成和驾驶室框架总成通过环形骨架总成上的高强度连接螺栓铰接。

4、优选地,所述的立柱总成底部焊接在环形骨架总成上。

5、优选地,所述的环形骨架总成包括底座前板、底座后板、底座侧板,底座左后侧板,底座右后侧板,底座折弯板,所述的各板围成一个圈,任意相邻两块板之间不相连。

6、优选地,所述的底座加强梁组合由多根无缝方钢管对接焊合而成。

7、优选地,所述的立柱总成包括左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前立柱、右后立柱。

8、优选地,所述的顶部骨架总成为多根纵横交错的槽钢焊接形成的加强梁组合。

9、优选地,所述的顶部围板包括前上围板、后上围板,左上围板、右上围板、顶板,所述的前上围板、后上围板,左上围板、右上围板依次相连围成一个圈,顶板设于圈上,侧围板包括设于底座骨架总成前方的前下围板、设于底座骨架总成后方的后下围板。

10、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形骨架总成呈环形结构分布在驾驶室框架总成底部,主要形成四个重要受力点。在受力点附近设有高强度螺栓连接位,以利于稳定驾驶室框架结构,同时利于驾驶室框架总成与底座骨架总成的拆装,以适应长途柜装运输的需求。

12、2、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形骨架总成与采底座骨架总成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固定,结构简单、强度足够,其主要目的是在保障驾驶室框架总成受力强度的同时,在生产工艺上能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功能。

13、3、通过制作本实用新型的高抗压的驾驶室结构,在完成柜装运输作业中,解决了装载机整机限高空间,同时通过电器结构的分离,确保驾驶室框架总成部分拆卸后,装载机还有基本的行驶功能,便于装卸柜运输,节省时间与装卸成本。

14、4、本实用新型根据产品形状及工艺特性制定主要基准,通过环形骨架总成、立柱总成焊接固定,立柱总成顶部通过顶部骨架总成焊接固定,然后通过焊接围板总成、形成驾驶室框架总成。驾驶室框架总成与底座骨架总成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固定,形成驾驶室空间。实现了装柜时的可拆卸结构,节省运输空间及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可靠、易实现,解决了装载机因整机过高,不便于运输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骨架总成(1)、驾驶室框架总成(2),底座骨架总成(1)包括底座面板(8),底座加强梁组合(9)、左前支座(10)、左后支座(11)、右后支座(12)和右前支座(13),驾驶室框架总成(2)包括环形骨架总成(3)、立柱总成(4)、顶部骨架总成(5)、围板总成(6);在底座骨架总成(1)中,底座加强梁组合(9)设于底座面板(8)的下板面上,左前支座(10)、左后支座(11)、右后支座(12)和右前支座(13)分别设于底座面板(8)下板面的左右两侧;在驾驶室框架总成(2)中,立柱总成(4)底部设于环形骨架总成(3)上,顶部设于顶部骨架总成(5)下方,环形骨架总成(3)设于底座面板(8)上,围板总成(6)设于环形骨架总成(3)、立柱总成(4)与顶部骨架总成(5)构成的框架外侧,底座骨架总成(1)和驾驶室框架总成(2)连接构成可拆卸驾驶室结构(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骨架总成(1)和驾驶室框架总成(2)通过环形骨架总成(3)上的高强度连接螺栓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总成(4)底部固定在环形骨架总成(3)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骨架总成(3)包括底座前板(14)、底座后板(15)、底座侧板(16),底座左后侧板(17),底座右后侧板(18),底座折弯板(19),各板围成一个圈,任意相邻两块板之间不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加强梁组合(9)由多根无缝方钢管对接焊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总成(4)包括左前立柱(20)、左后立柱(21)、右前立柱(22)、右后立柱(2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骨架总成(5)为多根纵横交错的槽钢焊接形成的加强梁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板总成(6)包括顶部围板(61)、侧围板(62);顶部围板(61)包括前上围板(26)、后上围板(27),左上围板(28)、右上围板(29)、顶板(30),所述的前上围板(26)、后上围板(27),左上围板(28)、右上围板(29)依次相连围成一个圈,顶板(30)设于圈上,侧围板(62)包括设于底座骨架总成(1)前方的前下围板(24)、设于底座骨架总成(1)后方的后下围板(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载机可拆卸驾驶室结构,包括底座骨架总成、驾驶室框架总成,底座骨架总成包括底座面板,底座加强梁组合、左前支座、左后支座、右后支座和右前支座,驾驶室框架总成包括环形骨架总成、立柱总成、顶部骨架总成、顶部围板、侧围板,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技术实现了装载机装柜时的可拆卸结构,节省运输空间及成本。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靠、易实现,解决了装载机因整机过高,不便于运输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东,葛建厂,沈佳祺,张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