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0849发布日期:2024-02-26 17: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申请涉及地铁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地铁出入口的施工工程中,会遇到新建筑(新建地铁出入口而形成的建筑)和原建筑(在新建地铁口处原有的建筑)进行连接的情况。最初的新建筑连接原建筑的方式为在原建筑(混凝土竖梁或混凝土水平梁)上钻出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盲孔,制作形成新建筑的模板,将新建筑的横向钢筋的钢筋头一一对应地穿设到盲孔内,然后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形成新建筑,新建筑通过横向钢筋和渗入孔内的胡混凝土固化而同原建筑连接在一起,也即采用独立直筋连接的方式。该连接方式现建筑同原建筑的连接处为非连续连接,用于地上建筑是可以的,但是用于地下建筑的地铁出入口上则在新建筑和原建筑连接处位于相邻的横向钢筋之间的部分容易产生渗水现象;另外新建筑负重产生下沉趋势式,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处的受力为横向钢筋对混凝土进行点压受力,容易产生局部溃败而导致整体溃败,固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渗水连接强度高的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解决了地铁出入口采用现有的新原建筑连接方式所导致的立即出容易产生漏水现象且连接强度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包括原建筑和水平设置的新建筑,原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建筑包括混凝土主体和位于混凝土主体内的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包括若干沿新建筑和原建筑分布方向延伸的若干横向钢筋,横向钢筋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原建筑朝向新建筑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横向钢筋分布方向延伸的沟槽,所有的所述横向钢筋都伸出所述混凝土主体且穿设在所述沟槽内,所述沟槽内设有同时搁置在所有的所述横向钢筋上的上钢条,所述上钢条距离原建筑朝向新建筑一侧表面的距离为12厘米以上,所述沟槽内设有现浇的混凝土连接头,混凝土连接头浇筑满所述沟槽,所述混凝土连接头同所述混凝土主体一体浇筑成型在一起,所述混凝土连接头包裹住横向钢筋裸露在混凝土主体外的部分,横向钢筋裸露在混凝土主体外的部分构成混凝土连接头的骨架而使得混凝土连接头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技术方案,使得新建筑同原建筑的连接处为连续无间断连接,故不容易产生渗水现象;设置上钢条,能够起到分散横向钢筋产生上翘趋势时作用与混凝土的力,从而避免局部溃败,起到提高连接驱动的作用,使得连接更为可靠。

3、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下侧壁面为水平,所述沟槽的开口面积从开口端向底端逐渐变小。能够收到浇筑新建筑而形成混凝土连接头的过程中、混凝土能够更为通畅地进入沟槽,避免混凝土不能够填充满沟槽而导致混凝土连接头同原建筑之间的连接强度差。

4、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连接头的外端面和混凝土主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台阶。能够提高防水效果。

5、作为优选,所述沟槽的下侧壁上设有沿沟槽延伸方向延伸的钢垫板,所述混凝土连接头支撑在所述钢垫板上,所述钢垫板设有贴合在原建筑朝向新建筑一侧表面的下翻边。能够对原建筑形成沟槽的部分起到包角的作用,从而通过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6、作为优选,所述下翻边的下端设有托持在下建筑下侧上的水平折边。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和搭建制作新建筑的模具时的方便性。

7、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折边同所述混凝土主体浇筑在一起。能够提高连接强度。

8、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折边的上侧伸入到所述混凝土主体内。能够提高连接强度。

9、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折边的下表面同所述混凝土主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个面上。能够提高后续装修时的方便性。

10、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折边的上表面上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连接头,所述钢筋连接头的上端同所述横向钢筋焊接在一起。能够提高连接强度。

11、作为优选,所述钢筋连接头沿沟槽的延伸方向分布,一根横向钢筋上至多焊接有一根所述钢筋连接头。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使得钢筋连接头的量少。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形成的混凝土连接头为沿新建筑同原建筑的连接处的延伸方向连续的,因此不容易产生漏水现象;设置上钢条使得横向钢筋产生脱离趋势的撬动时为作用于上钢条而进行受力分散,因此不容易产生局部溃败,使得连接处的立即强度高,连接更为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包括原建筑和水平设置的新建筑,原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建筑包括混凝土主体和位于混凝土主体内的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包括若干沿新建筑和原建筑分布方向延伸的若干横向钢筋,横向钢筋沿水平方向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建筑朝向新建筑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沿横向钢筋分布方向延伸的沟槽,所有的所述横向钢筋都伸出所述混凝土主体且穿设在所述沟槽内,所述沟槽内设有同时搁置在所有的所述横向钢筋上的上钢条,所述上钢条距离原建筑朝向新建筑一侧表面的距离为12厘米以上,所述沟槽内设有现浇的混凝土连接头,混凝土连接头浇筑满所述沟槽,所述混凝土连接头同所述混凝土主体一体浇筑成型在一起,所述混凝土连接头包裹住横向钢筋裸露在混凝土主体外的部分,横向钢筋裸露在混凝土主体外的部分构成混凝土连接头的骨架而使得混凝土连接头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下侧壁面为水平,所述沟槽的开口面积从开口端向底端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连接头的外端面和混凝土主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下侧壁上设有沿沟槽延伸方向延伸的钢垫板,所述混凝土连接头支撑在所述钢垫板上,所述钢垫板设有贴合在原建筑朝向新建筑一侧表面的下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边的下端设有托持在下建筑下侧上的水平折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折边同所述混凝土主体浇筑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折边的上侧伸入到所述混凝土主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折边的下表面同所述混凝土主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个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折边的上表面上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连接头,所述钢筋连接头的上端同所述横向钢筋焊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头沿沟槽的延伸方向分布,一根横向钢筋上至多焊接有一根所述钢筋连接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包括原建筑和水平设置的新建筑,原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建筑包括混凝土主体和位于混凝土主体内的若干沿水平方向分布的横向钢筋,原建筑设有沟槽,所有的横向钢筋都穿设在沟槽内,沟槽内设有同时搁置在所有的横向钢筋上的上钢条,沟槽内设有现浇新建筑而形成的混凝土连接头,混凝土连接头浇筑满沟槽。本旨在提供一种不容易产生渗水连接强度高的地铁出入口新建筑同原建筑连接结构,解决了地铁出入口采用现有的新原建筑连接方式所导致的立即出容易产生漏水现象且连接强度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寿磊,俞程祎,蒙挺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钱江新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