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58869发布日期:2024-04-18 20:3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基坑支护,特别涉及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了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建筑高度不断增加,建筑基坑越来越深,然而城市基坑往往具有地质条件差、施工场地狭小、周边建筑环境复杂等特点,通常无法采用放坡开挖、锚索等常规的基坑支护形式,常规的内支撑不仅材料需求量大,其形式也很难满足基坑支护受力要求。

2、为解决上述问题,部分施工现场引入了钢支撑基坑支护技术,即采用钢支撑将建筑结构于周边支护结构连接,但是,现有钢支撑做法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钢支撑安装困难,通常需要在建筑结构和支护结构上设置预埋件或者混凝土构件,使用完成后难以拆卸,降低施工效率;为避免钢支撑与土方干涉,往往将钢支撑设置在基坑上部,传力支撑效果较差;各阶段支撑转化不连贯,当安装或拆除钢支撑时,对基坑受力影响较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深大基坑因环境因素制约,无法采用锚杆等常规的基坑支护,以及现有钢支撑安装拆卸困难、传力支撑效果较差以及各阶段支撑转化不连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基坑内部划分为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基坑内建筑结构对应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划分为中心主体结构和外围主体结构;包括降水结构、围护结构、中心主体结构和传力结构;所述降水结构设置在基坑外部;所述围护结构环绕基坑设置;所述中心主体结构设置在基坑的中心区域;所述传力结构分别与围护结构、中心主体结构连接;

4、在外围主体结构施工之前,所述传力结构包括钢支撑,所述钢支撑以中心主体结构为圆心呈散射状分布,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围护结构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中心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钢支撑对应中心主体结构的楼板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多层。

5、进一步地,所述围护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围护桩,所述围护桩顶部设置冠梁;所述围护结构内侧设置钢围檩。

6、进一步地,所述钢支撑两端分别为活络头端和固定端,相邻的钢支撑在相同一侧的活络头端和固定端交错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挂板、第一立板和第一托板;所述挂板挂设在围护结构的钢围檩和冠梁上;所述第一立板固设在挂板上;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第一立板侧面,所述钢支撑的端部放置在第一托板上。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卡板、第二立板和第二托板;所述卡板间隔设置在第二立板的上下两侧,并与中心主体结构的楼板卡接;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第二立板侧面,所述钢支撑的端部放置在第二托板上。

9、进一步地,在外围主体结构施工之后,所述传力结构包括外围主体结构和倒撑;所述外围主体结构设置在基坑的周边区域,其侧部设置挡土墙,所述挡土墙与围护结构贴合;所述倒撑两端分别与外围主体结构的楼板和挡土墙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围护结构顶部设置防坠挂点,所述防坠挂点通过钢丝绳与钢支撑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周边区域在中心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前设有边坡,所述边坡上设置土钉支护和网喷混凝土层。

12、进一步地,所述降水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降水井。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钢支撑和倒撑均上下间隔设置多层,通过逐级安装、逐级替换,支撑转化连贯,有效保证施工过程的基坑稳定性。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在外围主体结构施工之前,采用钢支撑逐级替换边坡,将围护结构和中心主体结构连结起来,共同形成基坑支护,基坑外侧土压力传递至中心主体结构,进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1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在外围主体施工之后,利用外围主体结构和倒撑逐级替换钢支撑,将基坑外侧压力传至外围主体结构的楼板和中心主体结构,不影响上部结构施工,同时保证基坑稳定。

17、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钢支撑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无需设置预埋件或另设混凝土连接结构,施工简单,提高施工效率,便于周转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基坑内部划分为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基坑内建筑结构对应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划分为中心主体结构(6)和外围主体结构(11);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结构、围护结构、中心主体结构(6)和传力结构;所述降水结构设置在基坑外部;所述围护结构环绕基坑设置;所述中心主体结构(6)设置在基坑的中心区域;所述传力结构分别与围护结构、中心主体结构(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围护桩(2),所述围护桩(2)顶部设置冠梁(3);所述围护结构内侧设置钢围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7)两端分别为活络头端和固定端,相邻的钢支撑(7)在相同一侧的活络头端和固定端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8)包括挂板、第一立板和第一托板;所述挂板挂设在围护结构的钢围檩和冠梁(3)上;所述第一立板固设在挂板上;所述第一托板设置在第一立板侧面,所述钢支撑(7)的端部放置在第一托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9)包括卡板、第二立板和第二托板;所述卡板间隔设置在第二立板的上下两侧,并与中心主体结构(6)的楼板卡接;所述第二托板设置在第二立板侧面,所述钢支撑(7)的端部放置在第二托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外围主体结构(11)施工之后,所述传力结构包括外围主体结构(11)和倒撑(12);所述外围主体结构(11)设置在基坑的周边区域,其侧部设置挡土墙,所述挡土墙与围护结构贴合;所述倒撑(12)两端分别与外围主体结构(11)的楼板和挡土墙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顶部设置防坠挂点(10),所述防坠挂点(10)通过钢丝绳与钢支撑(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在中心主体结构(6)施工完成前设有边坡(4),所述边坡(4)上设置土钉支护(5)和网喷混凝土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降水井(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转换支撑结构,属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包括降水结构、围护结构、中心主体结构和传力结构;降水结构设置在基坑外部;围护结构环绕基坑设置;中心主体结构设置在基坑的中心区域;传力结构分别与围护结构、中心主体结构连接;在外围主体结构施工之前,传力结构包括钢支撑,钢支撑以中心主体结构为圆心呈散射状分布,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围护结构可拆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中心主体结构可拆卸连接;钢支撑对应中心主体结构的楼板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多层。本技术的钢支撑上下间隔设置多层,将围护结构和中心主体结构连结起来,形成基坑支护,保证基坑的稳定性;通过逐级安装、逐级替换,支撑转化连贯。

技术研发人员:闫协强,高杨,杨文强,刘军达,谢中原,丛楠,李龙,张磊,魏宇鑫,接秀丽,王昭辉,杜姜,秦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交通工程建设(长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