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8457发布日期:2024-04-18 11:3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主要涉及基桩施工,具体是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1、建造建筑物时需要设置稳固的地基,在夯实地基时,除了基本的层压技术外,需要在地基中设置基桩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其中一种基桩的施工方式是利用重锤将基桩从地表锤入地基内,即锤击法,这种基桩一般包括桩帽,桩帽是重锤施加力的位置。但是,这种基桩的施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保证基桩是按照既定的角度插入地基中的,如竖直插入地基时,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基桩偏离竖直方向,这种倾斜的基桩会使基桩外围的地基的密度出现差异,即严重影响基桩对地基的稳定作用。

2、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包括壳体、基桩,所述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内部均固定设置矫正器,所述矫正器套设在基桩外圈,所述壳体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基桩穿过通孔。

3、所述矫正器包括圆环、转盘、支撑杆,所述圆环内部转动连接转盘,所述支撑杆与转盘顶部抵接,所述支撑杆穿过圆环顶部。

4、所述支撑杆圆形阵列设置在转盘顶部,所述转盘顶部开设有螺旋凸块,每个所述支撑杆底部均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转盘转动进而带动数个支撑杆同时移动,每个所述支撑杆端部转动连接滚轮,所述滚轮与基桩外圈抵接。

5、所述转盘底部靠近外圈固定设置齿轮圈,所述齿轮圈底部啮合连接齿轮轴,所述齿轮轴另一端穿过圆环、壳体,所述转盘底部靠近内圈固定设置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底部与圆环内壁抵接。

6、所述壳体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壳体底部固定设置底座。

7、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安装后能够有效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基桩偏移而影响基桩对地基的作用力不均匀,而导致地基不稳,继而增加建筑地基的稳固性和建筑施工的可靠性;通过上下间隔设置的矫正器对基桩进行限位,保证基桩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包括壳体(1)、基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空腔(102)、第二空腔(103),所述第一空腔(102)、第二空腔(103)内部均固定设置矫正器(3),所述矫正器(3)套设在基桩(2)外圈,所述壳体(1)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基桩(2)穿过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器(3)包括圆环(301)、转盘(302)、支撑杆(303),所述圆环(301)内部转动连接转盘(302),所述支撑杆(303)与转盘(302)顶部抵接,所述支撑杆(303)穿过圆环(30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3)圆形阵列设置在转盘(302)顶部,所述转盘(302)顶部开设有螺旋凸块,每个所述支撑杆(303)底部均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转盘(302)转动进而带动数个支撑杆(303)同时移动,每个所述支撑杆(303)端部转动连接滚轮(304),所述滚轮(304)与基桩(2)外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02)底部靠近外圈固定设置齿轮圈(305),所述齿轮圈(305)底部啮合连接齿轮轴(4),所述齿轮轴(4)另一端穿过圆环(301)、壳体(1),所述转盘(302)底部靠近内圈固定设置支撑环(306),所述支撑环(306)底部与圆环(301)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壳体(1)底部固定设置底座(1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主要涉及基桩施工技术领域。一种建筑物基桩施工装置,包括壳体、基桩,所述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内部均固定设置矫正器,所述矫正器套设在基桩外圈,所述壳体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基桩穿过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安装后能够有效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基桩偏移而影响基桩对地基的作用力不均匀,而导致地基不稳,继而增加建筑地基的稳固性和建筑施工的可靠性;通过上下间隔设置的矫正器对基桩进行限位,保证基桩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

技术研发人员:田玉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兖州建设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