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压集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1196发布日期:2024-05-09 21:44阅读:9来源:国知局
耐压集水槽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集水槽,尤其涉及耐压集水槽。


背景技术:

1、集水槽是用来均匀收集溢面清水的设备,主要用于沉淀池的出水端。

2、现有的集水槽截面多为方形结构,结构强度低,导致集水槽侧面鼓胀,容易开裂渗水;再有,现有的方形集水槽进水口位置固定且唯一,无法灵活调节其进水量和进水深度,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耐压集水槽,包括集水槽主体以及堵孔组件,所述集水槽主体为圆筒状,所述集水槽主体的外围互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进水管,进水管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堵孔组件包括与进水孔相匹配的塞头,塞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塞罩,且弧形塞罩靠近塞头的一侧和进水管的外围相贴合。

3、本实用集水槽通过设置圆筒状集水槽主体,相比于方形截面集水槽主体,结构强度高,大大减少了集水槽局部鼓胀开裂渗水的情况;同时,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进水管以及多个进水孔用于集水槽的集水,进水孔围绕进水管开设有多个,呈不同高度的设置,可通过堵孔组件堵住下方的进水孔直至达到所需的进水深度即可,从而使得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适用范围更广;且由于所需进水深度下方的进水孔被堵孔组件堵住,而上方的多个进水孔未被堵住,因此进水深度上方的多个进水孔均可用于进水使用,大大提高了总体的进水量。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集水槽主体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地脚座,且地脚座的中心部位于两个进水管连线的中垂线上。

5、通过设置地脚座便于本实用集水槽整体的定位放置,地脚座的中心部位于两个进水管连线的中垂线上,保证了对称设置的进水管位于同样的高度,且便于后续两个集水槽主体之间的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集水槽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

7、现有技术中,集水槽多为一体式铸成,不仅运输不便,而且多为定制产品,难以根据所需变换整体长度,而本实用集水槽为多个相同单元通过法兰盘拼接而成,不仅便于运输,而且可灵活适配不同的长度需要,使用更加方便。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法兰盘的内环和集水槽主体的内环相平齐设置。

9、通过内环相平齐的设置,便于集水槽主体的集水和排水。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弧形塞罩远离塞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远离弧形塞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把。

11、本实用中,通过塞头堵住进水孔,同时在水压作用下,挤压弧形塞罩贴合进水管的外壁,进一步保证其密封性及防脱落效果;通过设置拉杆和拉把便于人工手持将塞头、弧形塞罩出进水孔中拔离。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集水槽通过设置圆筒状集水槽主体,相比于方形截面集水槽主体,结构强度高,大大减少了集水槽局部鼓胀开裂渗水的情况;

14、2、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进水管以及多个进水孔用于集水槽的集水,进水孔围绕进水管开设有多个,呈不同高度的设置,可通过堵孔组件堵住下方的进水孔直至达到所需的进水深度即可,从而使得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适用范围更广;且由于所需进水深度下方的进水孔被堵孔组件堵住,而上方的多个进水孔未被堵住,因此进水深度上方的多个进水孔均可用于进水使用,大大提高了总体的进水量;

15、3、本实用集水槽为多个相同单元通过法兰盘拼接而成,不仅便于运输,而且可灵活适配不同的长度需要,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耐压集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主体(1)以及堵孔组件(30),所述集水槽主体(1)为圆筒状,所述集水槽主体(1)的外围互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进水管(2),进水管(2)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21),所述堵孔组件(30)包括与进水孔(21)相匹配的塞头(31),塞头(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塞罩(32),且弧形塞罩(32)靠近塞头(31)的一侧和进水管(2)的外围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主体(1)的外围固定连接有地脚座(12),且地脚座(12)的中心部位于两个进水管(2)连线的中垂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主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盘(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压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11)的内环和集水槽主体(1)的内环相平齐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塞罩(32)远离塞头(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33),拉杆(33)远离弧形塞罩(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把(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耐压集水槽,包括集水槽主体以及堵孔组件,所述集水槽主体为圆筒状,所述集水槽主体的外围互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进水管,进水管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堵孔组件包括与进水孔相匹配的塞头,塞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塞罩,且弧形塞罩靠近塞头的一侧和进水管的外围相贴合。本技术通过设置圆筒状集水槽主体,相比于方形截面集水槽主体,结构强度高,大大减少了集水槽局部鼓胀开裂渗水的情况;同时便于调节进水深度,使用更加灵活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研发人员:储斌,钱会洪,王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航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5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