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滞留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4793发布日期:2024-05-20 11:5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滞留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滞留带。


背景技术:

1、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

2、现有的中国公开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2270575u)中所提到的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水槽,所述壳体靠近进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网板。该应用于市政道路的生态滞留带,使用时,将滞留带所需的所有填埋物分层铺设于壳体的内部,然后通过吊机将壳体放入公路一侧预先挖好的凹槽内,预制式的滞留带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当土壤渗透性能差时,可以通过吊机直接将壳体整体拉出,从而可以加快换土的速度,达到方便施工的目的,斜板均向接雨水管的方向倾斜,壳体底部的斜板可以使穿孔排水管收集的水更快的排入接雨水管。

3、上述专利中通过设置连接块,在需要换土时直接通过吊机可整体拉出,加快了换土的速度,但上述专利中,如果当雨水或积水从进水槽汇入滞留带时,无法将水流中的杂物垃圾进行过滤,导致滞留带后续渗透积水后,垃圾会保留在滞留带内,影响植物生长,降低土壤渗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雨水从进水槽汇入滞留带无法过滤杂物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态滞留带。

2、本申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态滞留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侧石靠背,所述侧石靠背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内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内部安装有溢流井,所述溢流井顶部固定连接有井沿,所述井沿顶部安装有井盖,所述溢流井内部安装有滤板,所述植被层底部设置有原土层,所述原土层底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降临时,通过过滤组件能过滤路面上的杂物,避免杂物进入滞留带内,当雨水量大于植被层渗透速度时,容易产生大量积水,此时积水会进入溢流井内部,经过滤板的过滤进入穿孔排水管内部,流向其他地方。

5、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进水槽内部的滤网一,所述滤网一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侧石靠背上开设有与滑块相对应的滑槽,所述侧石靠背与滑块一侧均贯穿开通有螺纹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滞留带时,可将滑块对齐滑槽,然后插入滑槽内。

7、进一步地,所述侧石靠背顶部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滑槽内后,将限位块固定在侧石靠背上,然后拧紧螺栓,将滤网一固定在进水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井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滤板放置在多个支撑块上,所述滤板顶部开设有滤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板可以过滤雨水冲击植被层带来的树叶杂草,避免造成溢流井堵塞。

11、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井底部贯穿连接有穿孔排水管,所述溢流井底部与穿孔排水管相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网二。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溢流井的积水,会通过穿孔排水管流向其他去处,通过滤网二能二次过滤雨水中的泥土,避免穿孔排水管堵塞。

13、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土工布底部设有砾石调蓄层,所述穿孔排水管包裹在砾石调蓄层内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砾石调蓄层能增加滞留带的排水能力,也提高了滞留带的调蓄效果。

15、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井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两个固定块之间开设有积泥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滤网二的过滤后,泥土会留在积泥槽内,方便降水结束后,市政人员统一清理。

1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和内壁均设置有防渗膜。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防止积水通过砾石调蓄层继续下渗,导致周围建筑易造成塌陷,故通过设置有防渗膜能有效避免该情况。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1.本申请,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使用时可将滤网一插入进水槽中,然后将限位块套在侧石靠背上,再拧紧螺栓,可将滤网一固定在进水槽内,通过滤网一可有效的过滤路面积水中的杂物垃圾,防止进入滞留带内影响植被层内的植物生长,且固定后不会被积水冲开也避免被他人偷走。

21、2.本申请,设置有溢流井,当积水进入滞留带后,优先通过植被层进行渗透,积水过多时,会进入溢流井内部进行泄流,溢流井内部设置有滤板,可拦截植被层内的树叶和杂草,避免杂物进入到穿孔排水管内,导致穿孔排水管堵塞无法正常排水。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滞留带,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安装有侧石靠背(2),所述侧石靠背(2)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内安装有过滤组件(3),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植被层(4),所述植被层(4)内部安装有溢流井(5),所述溢流井(5)顶部固定连接有井沿(6),所述井沿(6)顶部安装有井盖(7),所述溢流井(5)内部安装有滤板(9),所述植被层(4)底部设置有原土层(11),所述原土层(11)底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滑动设置在进水槽内部的滤网一(31),所述滤网一(3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2),所述侧石靠背(2)上开设有与滑块(32)相对应的滑槽,所述侧石靠背(2)与滑块(32)一侧均贯穿开通有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石靠背(2)顶部套设有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33)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栓(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5)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块(8),所述滤板(9)放置在多个支撑块(8)上,所述滤板(9)顶部开设有滤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5)底部贯穿连接有穿孔排水管(10),所述溢流井(5)底部与穿孔排水管(10)相连接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网二(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土工布(12)底部设有砾石调蓄层(13),所述穿孔排水管(10)包裹在砾石调蓄层(13)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5)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4),所述两个固定块(14)之间开设有积泥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滞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和内壁均设置有防渗膜(15)。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生态滞留带,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壳体,壳体顶部安装有侧石靠背,侧石靠背开设有进水槽,进水槽内安装有过滤组件,壳体内部设置有植被层,植被层内部安装有溢流井,溢流井顶部固定连接有井沿,井沿顶部安装有井盖,溢流井内部安装有滤板,植被层底部设置有原土层,原土层底部设置有透水土工布。本申请通过设置有过滤组件,使用时可将滤网一插入进水槽中,然后将限位块套在侧石靠背上,再拧紧螺栓,可将滤网一固定在进水槽内,通过滤网一可有效的过滤路面积水中的杂物垃圾,防止进入滞留带内影响植被层内的植物生长,且固定后不会被积水冲开也避免被他人偷走。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生,彭茂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中景园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3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