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
背景技术:
1、随着工程建设的日益发展,施工安全越来越受人们重视,挡土墙在工程建设中有支撑路基土体、防止山体滑坡的作用,在水利施工过程中,挡土墙还具有支撑河道、防止河道垮塌的作用。
2、水利工程中的挡土墙经常面对水流的冲击,单独依靠挡土墙面对冲击,会使挡土墙的使用寿命更短;在雨季时,河道的水位会迅速上涨,挡土墙是单独的墙体,无法升高应对更高的水位,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包括主体,主体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主体的后端倾斜设置,主体的上端开放设置,主体的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缓冲组件。主体的后端固定有多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加强锥,主体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阻拦装置,两个阻拦装置的前端共同固定有一个升降板,升降板的前端与主体的前内壁抵接。
4、优选的,主体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前侧固定安装有挡水板,底座的上端后侧固定有挡土框,挡水板的后端与挡土框固定连接,挡土框的后端倾斜设置,挡土框的后端中部与多个加强锥固定连接。
5、优选的,缓冲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在挡水板的前端,安装板的前端的四个顶角处各固定一个固定筒,固定筒的内部固定有弹簧,弹簧的前端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前端固定有缓冲板,缓冲板为半圆柱形结构。
6、优选的,阻拦装置包括容纳板,容纳板安装在挡水板的后端左侧或右侧,容纳板的上端后侧固定有保护盒,容纳板的上端前侧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螺纹杆,保护盒的内部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保护盒的前端。
7、优选的,阻拦装置还包括锥形齿轮,锥形齿轮有两个,一个锥形齿轮固定在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上,另一个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螺纹杆的外壁上,两个锥形齿轮相互啮合,螺纹杆向上延伸,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底座、挡水板、挡土框共同形成一个腔体,阻拦装置位于腔体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中,水流冲击挡土墙时,先冲击缓冲板,缓冲板挤压弹簧,可有效减少墙体受到的冲击力,增加挡土墙的使用寿命。
11、2.本实用新型中,螺纹杆旋转带动连接板移动,使升降板向上移动,暂时提高挡水墙的高度,防止洪水流出河道。
1.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主体(1)的后端倾斜设置,所述主体(1)的上端开放设置,所述主体(1)的前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左右间隔分布的缓冲组件(3);所述主体(1)的后端固定有多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加强锥(2),所述主体(1)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阻拦装置(4),两个阻拦装置(4)的前端共同固定有一个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的前端与主体(1)的前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底座(13),所述底座(13)的上端前侧固定安装有挡水板(11),所述底座(13)的上端后侧固定有挡土框(12),所述挡水板(11)的后端与挡土框(12)固定连接,所述挡土框(12)的后端倾斜设置,所述挡土框(12)的后端中部与多个加强锥(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安装板(35),所述安装板(35)固定在挡水板(11)的前端,所述安装板(35)的前端的四个顶角处各固定一个固定筒(31),所述固定筒(31)的内部固定有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前端固定有连接块(33),所述连接块(33)的前端固定有缓冲板(34),所述缓冲板(34)为半圆柱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装置(4)包括容纳板(46),所述容纳板(46)安装在挡水板(11)的后端左侧或右侧,所述容纳板(46)的上端后侧固定有保护盒(45),所述容纳板(46)的上端前侧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有螺纹杆(43),所述保护盒(45)的内部安装有升降电机(41),所述升降电机(41)的输出端活动贯穿保护盒(45)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装置(4)还包括锥形齿轮(42),所述锥形齿轮(42)有两个,一个锥形齿轮(42)固定在升降电机(41)的输出端上,另一个锥形齿轮(42)固定套设在螺纹杆(43)的外壁上,两个锥形齿轮(42)相互啮合,所述螺纹杆(43)向上延伸,所述螺纹杆(43)螺纹连接有连接板(44),所述连接板(44)的前端与升降板(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挡水板(11)、挡土框(12)共同形成一个腔体,阻拦装置(4)位于腔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