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止水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08519发布日期:2024-09-10 10:5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止水套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止水套筒相关,具体为一种新型止水套筒。


背景技术:

1、止水螺杆是施工工程上使用的一种材料,在浇筑地下室墙或柱的混凝土时固定模板,防止爆模,因为这根杆穿过墙了,水容易沿着螺杆渗透进去,所以止水螺杆在螺杆中间焊接一个四方形的钢筋片叫止水片,可以加大水的渗透路径,起到一定的止水作用,在止水螺杆的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止水套筒将止水螺杆外接于电动扳手,以此增加止水螺杆穿墙的效率。

2、但是,上述的这种目前的用于将止水螺杆与电动扳手相连接的止水套筒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不便于将止水套筒与止水螺杆进行快速的拆装,并且具有操作不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止水套筒,旨在改善目前的用于将止水螺杆与电动扳手相连接的止水套筒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不便于将止水套筒与止水螺杆进行快速地拆装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包括第一螺套、设置在所述第一螺套上的卡接孔、与所述第一螺套一体成型的连接柱、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且与所述卡接孔同轴设置的卡紧槽、与所述连接柱相连接的第二螺套、设置在所述第二螺套上且与所述卡紧槽同轴设置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螺套与所述连接柱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螺套通过卡接孔与所述电动扳手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螺套外接于止水螺杆。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结构便于将第二螺套与连接柱相连接,进而便于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连接,从而便于将止水螺杆与电动扳手相连接,便于电动扳手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止水螺杆转动,且在连接结构中间连接柱外周的连接螺纹设置为与所述电动扳手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反丝螺纹,避免了电动扳手带动止水螺杆转动时造成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分离,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连接的稳定性。

4、可选地,所述卡接孔设置为方圆孔,且卡接孔的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动扳手的输出轴的外周多为方圆形,这样的设计,便于将卡接孔与电动扳手的输出轴相连接。

6、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螺套中上部的销轴孔,所述销轴孔与所述卡接孔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销轴孔便于插接销轴,进而便于在第一螺套与电动扳手输出轴相连接处插接销轴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地保证第一螺套与电动扳手相连接的稳固性。

8、可选地,所述卡紧槽设置为内凹式,所述卡紧槽的内径以其远离于电动扳手的方向依次递增。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止水螺杆插入到连接柱内。

10、可选的,所述卡紧槽的内壁均匀地设置有卡紧牙,所述卡紧牙与所述卡紧槽同曲率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紧牙有效地保证了止水螺杆与卡紧槽相连接处的摩擦力,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连接柱与止水螺杆相连接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柱外周的连接螺纹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螺套内腔与所述连接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螺纹设置为与所述电动扳手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反丝螺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结构具有拆装方便的特点,从而便于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实现快速的拆装,另外由于将连接螺纹设置为与所述电动扳手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反丝螺纹,避免了电动扳手带动止水螺杆转动时造成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分离,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连接的稳定性。

14、可选地,所述第二螺套远离与所述第一螺套相连接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让位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拆装扳手对第二螺套进行卡接拆装,从而便于快速地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拆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止水套筒

17、(1)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螺纹以及内螺纹,螺纹结构具有拆装方便的特点,从而便于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实现快速的拆装,另外由于将连接螺纹设置为与所述电动扳手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反丝螺纹,避免了电动扳手带动止水螺杆转动时造成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分离,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连接的稳定性。

18、(2)为了便于快速的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拆装,第二螺套远离与所述第一螺套相连接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让位槽,让位槽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拆装扳手对第二螺套进行卡接拆装,从而便于快速的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拆装。

19、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套(1)和电动扳手、设置在所述第一螺套(1)上的卡接孔(12)、与所述第一螺套(1)一体成型的连接柱(11)、设置在所述连接柱(11)上且与所述卡接孔(12)同轴设置的卡紧槽(111)、与所述连接柱(11)相连接的第二螺套(2)、设置在所述第二螺套(2)上且与所述卡紧槽(111)同轴设置的通孔(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螺套(2)与所述连接柱(11)之间的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12)设置为方圆孔,且卡接孔(12)的内壁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由于电动扳手的输出轴的外周多为方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槽(111)设置为内凹式,所述卡紧槽(111)的内径以其远离于电动扳手的方向依次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槽(111)的内壁均匀地设置有卡紧牙(1111),所述卡紧牙(1111)与所述卡紧槽(111)同曲率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柱(11)外周的连接螺纹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螺套(2)内腔与所述连接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螺纹设置为与所述电动扳手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反丝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套(2)远离与所述第一螺套(1)相连接的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让位槽(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螺套(1)中上部的销轴孔(10),所述销轴孔(10)与所述卡接孔(12)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止水套筒,包括第一螺套、卡接孔、连接柱、卡紧槽、第二螺套、通孔以及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螺套通过卡接孔与所述电动扳手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螺套外接于止水螺杆。本技术一种新型止水套筒连接结构便于将第二螺套与连接柱相连接,进而便于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连接,从而便于将止水螺杆与电动扳手相连接,便于电动扳手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止水螺杆转动,且在连接结构中间连接柱外周的连接螺纹设置为与所述电动扳手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反丝螺纹,避免了电动扳手带动止水螺杆转动时造成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分离,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相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月清
技术研发日:20231218
技术公布日:2024/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