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9708发布日期:2024-11-08 20: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缆桩相关,特别涉及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


背景技术:

1、常规的浮床/浮动码头上配置的缆桩一般均为固定式的,其材料一般都是水泥圆柱型缆桩、金属型的单十字缆桩、双十字缆桩。由于缆桩采用固定式结构,船舶缆绳直接系在缆桩上,当船舶在海面上上下浮动时,船舶通过缆绳向缆桩施加拉力,当海上风浪较大时,缆绳对缆桩直接大力拉扯容易导致缆桩与浮床/浮动码头连接位置发生损伤,甚至导致浮床/浮动码头内部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包括:缆桩柱、双环件以及安装底座,所述双环件包括外环、设于外环内的内环以及至少两个与外环和内环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内环活动套设于所述缆桩柱上,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缆桩柱上下活动配合的通孔,安装底座上圆周分布至少三个滚轮支架,每一所述滚轮支架上转动配合有与所述缆桩柱滚动接触的滚轮。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双环形缆桩使用时,将安装底座固定在浮床或浮动码头上,缆桩柱下端直接固定插在河底或海底,当船舶靠岸后,船舶缆绳固接在外环上,当船舶受海风海浪影响上下浮动、带动缆绳上下摆动时,缆绳上下摆动联动双环件上下移动,由于双环件的内环与缆桩柱上下活动配合,内环上下活动时与缆桩柱摩擦,进而实现卸力,由此,可以防止缆绳对缆桩柱直接大力拉扯造成缆桩与浮床或浮动码头连接位置损伤以及防止引起浮床/浮动码头内部结构损坏;另个,通过在安装底座上设置与缆桩柱滚动配合的多个滚轮,当浮床或浮动码头受海浪的影响上下浮动带动安装底座上下移动时,安装底座通过多个滚轮与缆桩柱滚动接触实现与其上下活动配合,防止安装底座上通孔与缆桩柱直接摩擦产生刺耳噪音以及频繁摩擦导致容易损坏,提升其使用寿命。

5、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缆桩柱顶部固接有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内环外轮廓尺寸的防脱件。由此,通过防脱件可以限制双环件上移从缆桩柱上端脱离。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底座外围圆周分布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底座上圆周均匀分布四个滚轮支架。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脱件与所述缆桩柱焊接或通过螺栓固接。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的周向上设有与缆桩柱接触的弧形凹槽。由此,使得滚轮与缆桩柱具有较大接触面,可以保证安装底座平稳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缆桩柱、双环件以及安装底座,所述双环件包括外环、设于外环内的内环以及至少两个与外环和内环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内环活动套设于所述缆桩柱上,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缆桩柱上下活动配合的通孔,安装底座上圆周分布至少三个滚轮支架,每一所述滚轮支架上转动配合有与所述缆桩柱滚动接触的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缆桩柱顶部固接有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内环外轮廓尺寸的防脱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外围圆周分布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圆周均匀分布四个滚轮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件与所述缆桩柱焊接或通过螺栓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周向上设有与缆桩柱接触的弧形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简便式的双环形缆桩,包括:缆桩柱、双环件以及安装底座,双环件包括外环、内环以及与外环和内环连接的连接杆,内环活动套设于所述缆桩柱上,安装底座上设有与所述缆桩柱上下活动配合的通孔,安装底座上圆周分布至少三个滚轮支架,每一滚轮支架上转动配合有与所述缆桩柱滚动接触的滚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双环形缆桩使用时,当船舶靠岸后,船舶缆绳固接在外环上,当船舶受海风海浪影响上下浮动、带动缆绳上下摆动时,缆绳上下摆动联动双环件上下移动,内环上下活动时与缆桩柱摩擦,进而实现卸力,可以防止缆绳对缆桩柱直接大力拉扯造成缆桩与浮床或浮动码头连接位置损伤以及防止引起浮床/浮动码头内部结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晏志清,谢新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