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32870发布日期:2024-03-25 19:2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桩基钢护筒在施工过程中一般用于保护孔口土体,防止孔口坍塌,确保孔口的安全,对钻机进行定位,帮助钻机准确地在孔内作业,阻挡外部水流进入孔内,有助于保持孔内水位的稳定性,控制桩顶的标高,确保钻孔过程中不会偏离预定目标,保护桩身免受坑壁塌陷、泥沙冲刷、砂石渗透等外界力的侵蚀,而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裸岩地质时,由于裸岩地质的一般处于水下,因此钢护筒作为桩基护壁用于桩基的灌注施工,以及在水下隔绝钢护筒内外的水流互通,防止灌注的混凝土在水流作用下被冲刷流走,以及保护钢护筒内的其他施工步骤,因此在水下裸岩地质上施工时需要将钢护筒放置入引孔的底部。

2、通过一般的用于存在沙石河床或者海底面的施工方法用于在凹凸不平的裸岩面上进行钢护筒埋设时,采用振动锤对钢护筒振动安装,但钢护筒底口与裸岩表面碰撞会发生卷边现象,不能嵌入岩面,导致钢护筒一侧被孤石或者裸岩顶住,另一侧悬在空中,钢护筒无法精准稳定放置导致无法对旋挖机准确引导定位,导致最终钻孔和钢护筒安装存在偏差或者工程质量较低,导致了需要返工进而延长工期。

3、而现有技术中为了在裸岩上设置钢护筒一般通过旋挖机在裸岩上钻出引孔并达到设计标高位置,再将钢护筒放置在引孔中,由于裸岩表面凹凸不平,无法通过钢护筒稳定放置于裸岩表面对钻头进行引导,仅能初步确定施工部位后通过旋挖机在无引导下在裸岩表面挖掘施工作业,导致施工效率和精度都较低。

4、为了降低在裸岩地质条件下钢护筒的安装难度和提高施工精度,需要对钢护筒进行精准定位,使钢护筒对旋挖机进行引导作业,因此提出了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发明的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在裸岩的表面标定钢护筒的垂直投影范围,并环绕该投影范围的边缘将若干定位钢筋植入裸岩中,使若干定位钢筋组成套固钢护筒底端的定位笼;

5、s2:钢护筒的顶端通过导向架限位安装于施工平台,吊装钢护筒使其底端嵌入定位笼内,使钢护筒的两端均受限制防止其偏斜位移;

6、s3:旋挖机自施工平台上将其旋挖部沿钢护筒下行,使旋挖部依托钢护筒的限位和防护对裸岩进行挖引孔作业。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完成钢护筒的两端定位后,还需要通过全站仪对钢护筒的位置以及垂直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实测数据与标准数据的偏差值,通过导向架对钢护筒的位置和垂直度进行调节。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架包括外框架和限位机构,所述外框架固定安装于施工平台,所述限位机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框架内壁,另一端与钢护筒的侧壁相抵限位。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和承重组件,所述推动组件通过推动部与钢护筒侧壁相抵,所述承重组件通过支撑部与钢护筒侧壁相抵,通过控制推动部和支撑部使钢护筒纵向移动。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旋挖部每下挖一定深度便会通过控制推动部和支撑部使钢护筒纵向往复运动,使钢护筒震动下行跟进旋挖部的下挖深度。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若钢护筒垂直投影范围内的裸岩表面凹凸不平,则钢护筒的底端面抵于裸岩的最高点,通过定位笼限制钢护筒底端的偏斜位移,同时环绕钢护筒周向设置导向钢筋。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中,旋挖部挖引孔深度大于裸岩表面凹凸不平的最大高度差时,拆除导向钢筋并使钢护筒下行跟进旋挖部的下挖深度。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重组件还包括承重支杆和第一液压杆,所述承重支杆和第一液压杆一端均连接于外框架内侧壁上,第一液压杆另一端连接于承重支杆上;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液压杆;所述支撑部和推动部分别连接于承重支杆和第二液压杆另一端上,所述承重组件和推动组件均为四组,四组承重组件和推动组件分别呈圆周阵列抵接于钢护筒的侧壁,通过所述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调节钢护筒位置和垂直度。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定位钢筋固定于裸岩上并将钢护筒放置于定位钢筋环绕的范围内,形成对钢护筒的初步定位,然后在检测完钢护筒的位置和垂直度之后在钢护筒底部侧壁上斜向上支撑导向钢筋形成二次定位,而钢护筒的顶部则由导向架承重组件和推动组件进行定位和调节,完成钢护筒的定位后通过旋挖机在钢护筒限制范围内的底部裸岩上钻引孔,并使钢护筒随旋挖机的向下挖掘而逐步下放,使旋挖机在初步挖掘施工过程中通过钢护筒的引导提高施工精度;

16、(2)通过对导向架的改进,使导向架的承重组件对钢护筒施加向上的支撑力,而推动组件对其施加大于支撑力的反向推动力,使钢护筒向下移动,达到设定距离后承重组件的向上支撑力大于钢护筒重力,而推动组件停止施力,在需要钢护筒向上移动时则同样使提供一部分支撑力,而推动组件提供向上的推动力,通过导向架既有定位调节的功能,又有一部分吊机的功能,避免在旋挖机和钢护筒同时工作时吊机对其造成干扰,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完成钢护筒的两端定位后,还需要通过全站仪对钢护筒的位置以及垂直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实测数据与标准数据的偏差值,通过导向架对钢护筒的位置和垂直度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包括外框架和限位机构,所述外框架固定安装于施工平台,所述限位机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框架内壁,另一端与钢护筒的侧壁相抵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和承重组件,所述推动组件通过推动部与钢护筒侧壁相抵,所述承重组件通过支撑部与钢护筒侧壁相抵,通过控制推动部和支撑部使钢护筒纵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旋挖部每下挖一定深度便会通过控制推动部和支撑部使钢护筒纵向往复运动,使钢护筒震动下行跟进旋挖部的下挖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若钢护筒垂直投影范围内的裸岩表面凹凸不平,则钢护筒的底端面抵于裸岩的最高点,通过定位笼限制钢护筒底端的偏斜位移,同时环绕钢护筒周向设置导向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旋挖部挖引孔深度大于裸岩表面凹凸不平的最大高度差时,拆除导向钢筋并使钢护筒下行跟进旋挖部的下挖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组件还包括承重支杆和第一液压杆,所述承重支杆和第一液压杆一端均连接于外框架内侧壁上,第一液压杆另一端连接于承重支杆上;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液压杆;所述支撑部和推动部分别连接于承重支杆和第二液压杆另一端上,所述承重组件和推动组件均为四组,四组承重组件和推动组件分别呈圆周阵列抵接于钢护筒的侧壁,通过所述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调节钢护筒位置和垂直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裸岩地质条件下的桩基钢护筒施工方法,S1:在裸岩表面标定钢护筒的垂直投影范围,并环绕该投影范围的边缘将若干定位钢筋植入裸岩中,使若干定位钢筋组成套固钢护筒底端的定位笼;S2:钢护筒的顶端通过导向架限位安装于施工平台,通过全站仪对钢护筒的位置以及垂直度进行检测,并根据实测数据与标准数据的偏差值,通过导向架对钢护筒的位置和垂直度进行调节,吊装钢护筒使其底端嵌入定位笼内,使钢护筒的两端均受限制防止其偏斜位移;S3:旋挖机自施工平台上将其旋挖部沿钢护筒下行,使旋挖部依托钢护筒的限位和防护对裸岩进行挖引孔作业;其能提高在裸岩地质条件下钢护筒的安装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峰,史志恺,刘新来,杨超,王辉,刘水周,吴伟豪,郭子学,许佳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