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土质地基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728546发布日期:2024-04-23 12:1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不良土质地基加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不良土基础施工,具体是一种不良土质地基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1、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和冻土等均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几类地基不良土质,由于上述不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量较高、含水量高的特点,当地基受到地下水影响时,极容易出现地基沉降的现象,进而影响上层建筑的质量;传统施工作业多以重压、强夯或排水固结等方式来加固土基,这种方式虽避免了大范围换填过程中的材料运输、弃土协调、成本过高等问题,但土基排水、固结所需时间较长,不适合工期紧张条件下的快速抢工作业,此外,受土基含水量及低温影响,传统加固方法也不适用于北方冬季施工。

2、专利号为cn201810830317.6、申请日为2018年7月25日、专利名称为“预制gfrp管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板顶置式路基桩板结构”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地基加固方式,在地基中增加管桩进而将地基挤实,在打入混凝土桩之后在桩上布设混凝土板的模具,浇筑混凝土板。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固不良土质地基,但是还存在以下缺陷:

3、管桩底面平整,向土基中打桩较为困难;

4、打桩后在其上方浇筑混凝土板,等待混凝土板凝固的时间较长,影响施工进度;

5、混凝土桩和混凝土之间铺设碎土层,使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板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部分,混凝土桩在地基的带动下发生形变时,无法为混凝土板提供良好的支撑,长此以往会影响上层建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桩困难、施工时间较长、桩和板之间不固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良土质地基加固方法。

2、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3、一种不良土质地基加固方法,包括步骤一、预制若干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板,混凝土桩上端预留轴向的插孔,混凝土桩的下端浇筑为锥形;

4、步骤二、将若干混凝土桩等间距的打入地基中,混凝土桩的顶面与地基表面齐平;

5、步骤三、在混凝土板上开设若干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的底面固定环形缓冲垫,混凝土板的边缘开设上边与侧边贯通的弧形孔;

6、步骤四、将若干混凝土板拼接摆放在混凝土桩的上方,插孔与螺纹孔位置对应,将螺栓通过螺纹孔插入插孔中,从而固定混凝土板和混凝土桩;

7、步骤五、相邻混凝土板的弧形孔中插入弯杆螺栓,两端使用螺母固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装置的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板均为工厂预制,使用时直接打桩和盖板即可,能够大大减少施工等待时间;

10、2、混凝土桩的下端设置为锥形,便于混凝土桩打入地基;

11、3、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互相支撑,混凝土桩与桩间土和混凝土板一起形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混凝土板上端荷载,充分利用了原位土体的自身特性。

12、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为:

13、混凝土板的侧面固定橡胶止水条;避免拼接的混凝土板之间存在缝隙,地下水流至地面上。



技术特征:

1.一种不良土质地基加固方法,包括步骤一、预制若干混凝土桩(2)和混凝土板(1),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混凝土桩(2)上端预留轴向的插孔(21),混凝土桩(2)的下端浇筑为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良土质地基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板(1)的侧面固定橡胶止水条(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良土质地基加固方法,步骤一、预制若干混凝土桩和若干混凝土板,混凝土桩上端预留轴向的插孔,混凝土桩的下端浇筑为锥形;步骤二、将若干混凝土桩等间距的打入地基中;步骤三、在混凝土板上开设若干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的底面固定环形缓冲垫,混凝土板的边缘开设上边与侧边贯通的弧形孔;步骤四、将若干混凝土板拼接摆放在混凝土桩的上方,将螺栓通过螺纹孔插入插孔中,从而固定混凝土板和混凝土桩;步骤五、相邻混凝土板的弧形孔中插入弯杆螺栓,两端使用螺母固定。本发明的混凝土桩更易打入地基;混凝土桩和混凝土板之间固定,互相支撑,混凝土桩与桩间土和混凝土板一起形成复合地基,充分利用了原位土体的自身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爽,李晓杰,李玉涛,徐俊鹏,宋有宏,孙龙彪,欧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二十二冶路桥建设(河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