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球防臭地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99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卫生球防臭地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房屋建筑中用于排放污水的装置。
已有的地漏器一般都由铸铁制成,它的防绣、防腐蚀性较差,特别是不能防止气味外泄的污染,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卫生球防臭地漏器,它能有效地防止下水道内臭气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是这样实现的地漏器包括漏水网1、外壳3、浮球2、下水管4。它的材料以硬质塑料为主。外壳3是一个带斜度的圆梯形料体,上端口(即大口)处有一段不带斜度的浅沿,用于放入漏水网1。漏水网1为一圆形薄硬质塑料板,在该板上均布多个弧形漏孔。外壳3下端底部(即小口)中心开有一圆孔,圆孔内接有下水管4、它与外壳3可焊接一起。外壳3内还装有一个充水后可浮起的空心浮球。浮球的外径大于下水管4的内径,小于外壳3底部的内径。浮球2与下水管4的接触面达到全封闭气味的目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最大优点是增加了浮球2。浮球2在地漏器无污水下流时可封闭下水道口,使下水道内的气味不能外泄污染环境。同时,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方便,更换时不必破坏地面,制造生产成本低。由于采用硬塑料大大降低了成本。本产品不腐烂、不生锈、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附图给出


图1是卫生球防臭地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漏水网结构示意图图中把Φ2.75寸硬质塑料管裁成135mm短管进行加热压型制成外壳3。并加工底部中心孔。再将Φ1.5寸硬质塑料管裁成30mm的下水管4、并将其套入外壳3底部中心孔中焊接成一体。
加工一个空心球2,使它的外径大于下水管4的内径,小于外壳3底部的内径并将其放入外壳3内。下水管4的上口处浮球2与下水管4上口部的接触面要进行必要的研磨,使之与浮球2紧密接合达到全封闭的目的。
加工一个圆形硬质塑料漏水网上面开有多个弧形槽孔的漏水网1,在外壳3放入下水道接口中后,将空心浮球2放入下水管4内,最后盖上漏水网1。
本实用新型的外壳3与下水道管4可以一次注塑成一体。
权利要求1.一种防止环境污染的卫生球防臭地漏器,它由漏水网1、外壳3、下水管4组成,其特征是外壳3内装有一个空心浮球2它的直径大于下水管4的内径,并小于外壳3底部内径,下水管4与外壳3焊接成一体或一次注塑成为一体,其内径接口处带有斜度与圆球2为封闭接合,外壳3焊接成一体,其内径接口处带有斜度与圆球2为封闭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球防臭地漏器,其特征是外壳3为梯形筒的塑料制品,开口处是一不带斜度的浅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球防臭地漏器,其特征是浮球2是空心球。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下水道地漏器,它是在地漏器的壳体内装设一个直径与其管道口内径相匹配结合的空心球,能在地漏器内有充水时浮起开启下水道管口,当无水下流时落下后封住下水道管口,以达到防止其下水管道臭味溢出污染环境。该地漏器以塑料取代铸铁、成本低、防锈、防腐烂、安装维修更换方便,使用寿命长。是目前较理想的下水管道口防臭味溢出装置。
文档编号E03C1/28GK2097229SQ90220098
公开日1992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6日
发明者庞振洲, 李秋云 申请人:庞振洲, 李秋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