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24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防味器。
目前,虽然下水道防味器或者防味地漏较多,但实施后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有一种下水道防味器是利用一段塑料薄膜作为污水引流管,在引流管的外圈为花苞形的塑料收缩器。因此,当引流管内有污水时,污水通过引流管使收缩器花苞胀开,使污水流入下水道。当污水流尽使引流管内失去水的膨胀压力时,收缩器又收缩成花苞形,使引流管收缩闭合,从而起到防止下水道异味逆返的作用。但是,由于引流管和收缩器都是塑料件,使用时,不仅薄膜引流管易漏易破而失去防异味的作用,而且塑料收缩器的易老化缺陷,也常常使收缩器不能收缩而失去防逆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逆效果好,并且耐用的下水道防味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防味器是由漏斗、横杆、球面塞和配重环构成,其中横杆铰接于漏斗的侧下部位,横杆的前部为球面塞,横杆的后部为配重环,而球面塞则对应着漏斗漏水口。这样,在防味器无水或者有少许水的情况下,由于配重环的设计重量大于球面塞,就会使球面塞自动堵塞漏水口,以防止下水道中的异味逆返上来。而当漏斗中的污水较多时,其静压力加球面塞所产生的自重超出配重力时,便使塞口压开放出污水。
下面依据附图来叙述实施例。


图1是防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在地漏上的防味器示意图。
图3是应用在下水道上的防味器示意图。

图1所示该防味器的漏斗1可以采用普通的漏斗,但以异型漏斗最佳,本漏斗1选型的是偏心式漏斗,即漏斗的上部为盘状,下部为一筒形漏口,并漏口轴心线偏于盘状轴心。在漏斗1的外部,即盘状的侧下部位连接着一对铰轴耳2,该铰轴耳2通过铰轴3铰接着横杆4。为使横杆4翻转自如以及提高铰轴3的耐磨性,还可在铰轴3上设有轴套5、垫圈6和(或)润滑油杯7,油杯7可与横杆4注成一体并位于铰轴3的上面。为防止污物混入润滑油内,油杯7上盖有杯盖8。在横杆4的前部设有球面塞9,球面塞9位于漏斗1的漏水口下面,而横杆4的后部则设有配重环10。由于球面塞的自闭是采用杠杆原理构成的,因此配重环同样可采用配重锤,或者采用在横杆的后部与漏斗盘状的下部设有压力弹簧或弹簧片、或者在防护筒上的相应部位与横杆后部设有拉簧来取代配重环。如上所述的组成及结构,便形成了本防味器。
如图2所示再将本防味器的漏斗盘状外圈固定一螺纹套11,及在漏斗1的上面覆盖水箅子12便构成了防止异味逆返的地漏。
如图3所示将防味器的漏斗1上面通过上盖13和螺母14联接一波纹管15,以及在防味器漏斗的外圈再设有防护筒16便构成了另一种下水道防味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于污水中的杂质及碎块易于从球面塞上滚落,所以不易堵塞,自闭效果好。它不仅具有耐用及易于换件的特点,同时,除味器既可本身单独使用,又可由它构成多种民用或工业用的防逆味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防味器,其特征是该防味器是由漏斗、横杆、球面塞和配重环构成,其中横杆铰接于漏斗的侧下部位,横杆的前部为球面塞,横杆的后部为配重环,而球面塞则对应着漏斗的漏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味器,其特征是本漏斗为偏心漏斗,漏斗的上部为盘状,下部为筒形漏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味器,其特征是在漏斗外部盘状的侧下部位连接着铰轴耳,该铰轴耳通过铰轴铰接着横杆,在铰轴上可设有轴套或润滑油杯,油杯可与横杆注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味器,其特征是可用配重锤或弹簧取代配重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味器,其特征是将漏斗外固定一螺纹套及在漏斗上面覆盖水箅子便构成了地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味器,其特征是将漏斗上面通过上盖和螺母联接一波纹管,以及在漏斗外圈再设有防护筒便构成了下水道防味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民用或工业用的防止异味逆返的防味器。该防味器是由漏斗、横杆、球面塞和配重环构成,其中横杆铰接于漏斗的侧下部位,横杆的前部为球面塞,横杆的后部为配重环,而球面塞则对应着漏斗的漏水口。该防味器结构简单,自闭效果好,它不仅具有耐用及易于换件的特点,同时,防味器既可本身单独使用。又可由它构成多种民用或工业用的防逆味装置。
文档编号E03F5/04GK2091315SQ9121050
公开日1991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26日
发明者关进香 申请人:关进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