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水箱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04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便器水箱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水箱部件,具体是涉及一种取代传统坐便器水箱盖的具有节水功能的新式坐便器水箱部件。
传统中、直至现在所使用的坐便器水箱盖是由陶瓷或其它材料作成的板状盖,它主要起防尘等封闭作用及整体美观作用,在功能上它与水箱中的水无关。从节水的角度出发,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节水式水箱的结构,这些结构均是用于控制冲水量的,并没有涉及到水箱储水的二次使用的问题,因而至今坐便器水箱节水、这个节水领域的注目问题的解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其节水效果与潜力是不大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坐便器水箱的节水效果与潜力,提出一种新式的坐便器水箱部件,用它取代传统的坐便器水箱盖,从而使水箱的储水可以二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对坐便器水箱设置了一种新式坐便器水箱部件,它基本上具有洗手池的构型,其底部与水箱上口吻合,在靠墙侧与水箱壁对齐,其宽度略大于水箱宽,它可拆卸地盖在水箱顶部,在该部件的底部设置了一个可调式喷水咀,该喷水咀经过其穿壁管与水箱中进水软导管相连接,使得当水箱放水后进水时,水流不再直接注入箱内,而是先经过喷水咀喷出一定高度,可供洗手等用;其次,在该部件底部穿壁管四周上设有若干漏水小孔,它们将该部件的上方与下方水箱连通,因而洗用过的水可进入水箱内蓄存起来,以便下次冲便用;此外,该喷水咀还设有锥形阀门及可旋动的调节头,旋动可调节头可以使锥形阀门关上或打开,因而可以使放水后的进水受到控制,即在一次进水过程中可任意地开、关调节头,可供多次洗用。洗过手的水储在水箱内,对于冲便来说还是足够干净的,因而使水箱的水可以获得二次使用。由于每次便后不再需要其它的水洗手,因而节水效果非常显著并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结构及其优点更好地了解,以下将结合描绘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坐便器水箱部件的安装部位图;图2上述实施例的坐便器水箱部件的顶视图;图3;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该部件中一个可调式喷水咀的剖视图;图5喷水咀的锥形阀门结构;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坐便器水箱部件的结构。

图1可看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水箱部件1,它放置在一个普通的坐便器水箱2的上方,取代了原来的水箱盖,该部件1基本上具有洗手池的构型。由图2及图3可清楚地看出,这个洗水池形状的部件1的底部与水箱2的上口外沿21密贴地吻合,在靠墙侧它与水箱2的后壁对齐,并可拆卸地盖在水箱2顶部。
在该部件1的底部设置了一个可调式喷水咀11,该喷水咀10由调节头101,锥形阀门102及穿壁管103组成(见图4),穿壁管103穿过部件1的底部,并用锁母105夹持地固定在水池形部件1的底部壁上,该穿壁管103的下方最好呈如图4中所示的锥节形,以便与水箱2中的进水软导管22相套接。这样,当由水箱2向坐便池3放水冲便后,水箱中的浮球(未示出)下落,使水箱进水阀开启,水流通过软导管22不再直接注入水箱2内,而是先到达喷水咀10,并由喷水咀喷出一定高度,可供洗手等用。
在该部件1的底部穿壁管103的四周设有若干漏水小孔11,这些孔11穿透底壁,使该部件1的上方与下方的水箱相连通,因而洗用过的水可由孔11进入到水箱2内蓄存起来,以便下次冲便用。
为了使喷水咀流出的水流能够进行开关及水量大小的控制,设置了调节头101及锥形阀门102,调节头101为带有上部球形头的圆筒形状,球形头顶开有一喷水孔104,该喷水孔104为上细下粗的倒漏斗形状,也可为其它的合适形状,以有利于调节喷水量为基准。该调节头101用它的内螺纹与穿壁管103的外螺纹相配合,形成可旋转的形式。在调节头101内部,喷水孔104下方与穿壁管103的上方之间放置锥形阀门102,该阀门的形状如图5所示,它是一个侧面具有走水孔110的倒圆锥壳体,当向下旋紧调节头101时,该锥形阀门102下方的锥尖被压合在穿壁管103的上管口内,则此阀门关闭,水流不能流出喷水咀10;反之,如果向上旋松调节头101,则此阀门102在水流压力下被顶向上方,水从走水孔110流经喷水孔104喷出,旋动调节头101可使水喷在一定的高度上,因而该可调式喷水咀不仅可以关闭及打开水流,还可以作到控制水流量,并且它还可以控制水箱的进水过程,即在水箱的一次进水过程中可任意地开和关,可供多次洗手等用,直到水箱中的水储到预定高度为止。因而使流入水箱中的水作到灵活的二次使用。这样就开发了坐便器水箱节水的新途径,如果将它与传统的水箱节水方式组合使用,就会产生出更大的节水效果。
图6中所示的一种部件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它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底部漏水孔11的下方具有与该池形部件1′作成一体的管口12,它可用传统的方式与一出水管道(未示出)相连接,该管道通向水箱2的顶部,这时喷水咀10与漏水孔11及管口12分开布置在部件1′的底部。因此这种结构的部件1′不必直接盖在水箱上面,而可以放置在略高于水箱的任何位置上,甚至可代替卫生间的普通洗手池。这个实施例为该部件的位置提供了灵活性,可适用于各种卫生间的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显然还可以作出各种改型,例如该部件既可用陶瓷制作也可用其它可注塑材料如塑料制作;喷水咀既可用金属也可用塑料制作;各另件的构型除图中所示的外还可作成其它有利的形状,甚至喷水咀中的阀门可作成电磁控制的阀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部件作为普遍的二次用水型节水部件还可广泛地应用在其它的节水场合,例如公共厕所及其它的公共卫生间中,这时后一种实施形式更为有利。
权利要求1.一种坐便器水箱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部件(1)基本上具有洗手池的构型,其底部与水箱(2)上口沿(21)相吻合,在靠墙侧与水箱壁对齐,其宽度略大于水箱宽,并可折卸地盖在水箱顶部,在部件(1)的底部设置了一个可调式喷水咀(10),该喷水咀(10)经由它的穿壁管(103)与水箱(2)中的进水软导管(22)相连接;在该部件(1)的底部、穿壁管(103)的四周设有若干漏水孔(11),它们穿过部件(1)的底壁使部件(1)的上方与下方的水箱2相连通;以及所述喷水咀(10)还包括调节头(101)及锥形阀门(102),调节头(101)可旋动地调节,使得锥形阀门(102)关上或打开,用以控制喷水咀的开、关及喷水量,并可使水箱(2)的进水过程受到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坐便器水箱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头(101)为带有上部球形头的园筒形状,球形头顶开有一喷水孔(104),该孔为上细下粗的倒漏斗形状、或其它有利于调节喷水量的形状;该调节头(101)用它的内螺纹与穿壁管(103)的外螺纹相配合,形成可旋转的形式;在调节头(101)内部,喷水孔(104)下方与穿壁管103的上方之间放置所述的锥形阀门(102),该阀门是一个侧面具有走水孔(110)的倒圆锥壳体,穿壁管(103)用锁母(105)夹持地固定在部件(1)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坐便器水箱部件,其特征在于在该部件(1)的底部还具有与该池形部件作成一体的管口(12),它可用传统方式与一管道相连接,该管道通向水箱(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坐便器水箱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部件(1)可用陶瓷或用其它可注塑材料如塑料制作,喷水咀(10)可用金属也可用塑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坐便器水箱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咀(10)中的锥形阀门(102)还可用其它合适的阀门代替,例如采用电磁控制的阀门。
专利摘要一种新式坐便器水箱部件(1),基本上具有洗手池的构型,可拆卸地盖在水箱(2)顶部,在该部件(1)的底部设置了一个可调式喷水嘴(10)及漏水孔(11),喷水嘴(10)与水箱(2)中的进水软导管(22)相连接,以使得水流失喷出喷水嘴(10)用于洗手,然后再流到水箱(2)中以供冲便用,由于水的二次使用,取得了极为显著的节水效果。
文档编号E03D11/02GK2128266SQ92231378
公开日1993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29日
发明者汪建中 申请人:汪建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