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式下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264阅读:1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梯式下水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梯式下水池,涉及一种排放污水的下水池建筑结构。
众所周知,下水池的用途,原来仅是为了倒污水而设置。随着水泥地的迅速普及,很自然地使下水池增加了涮墩布的功能,成为排污水、倒痰桶、涮墩布的多用池,甚至近几年新建的高级医院也不例外,致使墩布脏而带菌,抹地时不仅粘滑且有臭味,本来用以搞卫生的工具反而成了传染病的媒介。此种现象涉及全国、危害面广,和这些年来传染病的增多不无关系。下水池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而结构没有相应的改进,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在设计上受习惯性传统地模式所制约,而用户则习以为常,随其自然,无所做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下水池存在的弊端。为社会提供一种新型的卫生保健的下水池结构,在不扩大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增设一个墩布专用池,不受污水池的感染,以加强环卫,维护健康。
按照以上构思,本方案所提供的清浊分离的梯式下水池是由墩布池和污水池两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墩布池(1)下半侧与污水池(2)上半侧相联体,两池底面成为梯式结构。
通过三年的试点采用本方案可体现以下优越性1、墩布不再受污水池的感染,可减少疾病。2、上边放自来水涮墩布,泥垢沉淀物由下水口排出,边涮边排,在上下流动的活水中涮墩布又清洁速度又快。3、由于墩布池向污水池里排水所以不再另建下水管道。4、考虑到下水池大都建在厨房、厕所、卫生间及院内比较偏僻的角落里,再建一个池子地皮是有困难的,也是不经济的,梯式结构可节约地皮。
图(1)是本方案梯式下水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墩布池(2)污水池。
结合图示对本方案作进一步说明该池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其中需建材及规格要求一切按常规不变,施工要求前后两壁上下重合,联结牢固,墩布池底部靠污水池一侧开排水口一个,距污水池底部不低于15厘米,防止污水倒灌。关于池子的高低、大小皆因地制宜。对原有下水池的改造,用户完全可以自己实施。摆布有困难时,可将一边池壁切除多半,骑墙垒墩布池,一边半悬一边与污水池底部联接,底部起高15厘米左右填实抹光,底侧开排水口,即可改造成为新型的梯式下水池。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排放污水的清浊分离的梯式下水池结构,它是由墩布池(1)和污水池(2)所组成,其特征是墩布池(1)的下半侧与污水池(2)的上半侧相联体,两池底面成为梯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清浊分离的梯式下水池结构,由墩布池、污水池两部分组成,是在不增加上水管道;不增加下水管道;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建设墩布专用池一个。其特征是墩布池下半侧与污水池上半侧相联结,成为梯式结构,保持了墩布的卫生,维护了身体健康。
文档编号E03C1/12GK2175793SQ9322400
公开日1994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8日
发明者郭善普 申请人:郭善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