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阀进水管高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04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水阀进水管高度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抽水马桶附件,尤与进水阀进水管高度调节结构有关。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抽水马桶的进水阀进水管大都为不可调节式,不同规格的水箱需配备不同高度进水管的进水阀,在进水阀换修时,需将整个进水管从水箱中拆下,此产品不仅品种多,安装不便,且维修也不方便。现有一种进水管是采用螺旋调节高度,如图5所示,通过此螺旋式结构,可以调节进水管的高度,且在换修时不必拆下排水管,较为方便。但此调节结构在制造工艺上要求较高,因其调节结构是拉套方式组合而成,为防止长期拉套,外套变形,螺纹不易加工得太凸;又因螺纹调节,螺纹易被磨损,为防止脱扣,螺纹又不易太浅;故此产品加工生产较为麻烦,且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阀进水管高度调节结构,其不仅可调节进水管高度,且加工生产容易,成本低。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进水管外侧间隙形成二排以上均匀的齿,每排齿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齿的宽度;一个卡圈套置在进水管上,卡圈上方形成一段内螺纹,内螺纹下方形成一圈卡台,卡台上也间隙形成二个以上的齿条槽;外套下端形成一段外螺纹,恰可与卡圈上内螺纹螺合;“T”型齿条上也形成一排均匀的齿,齿条搭置在进水管外侧,并卡在卡圈的卡台齿条槽中,通过卡圈、外套的内、外螺纹螺合来固定,且齿条上的齿恰可与进水管外侧的齿配合。另外,进水管上每排齿的同一侧均形成一条卡边。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圈和外套固定齿条,并带动齿条在进水管上两排齿之间上下移动,当进水管高度调节合适时,即将外套旋转至齿条恰与进水管上齿配合,从而达到固定进水管高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生产容易,成本亦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示意图二;图4是卡圈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习用品组合示意图。
参阅
图1,进水管1外侧间隙形成二排以上均匀的齿11,每排齿11的同一侧形成一条卡边12,且每排齿11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齿11的宽度;一个卡圈2套置在进水管1上,配合图4所示,卡圈2上方形成一段内螺纹21,内螺纹21下方形成一圈卡台22,卡台22上也间隙形成二个以上的齿条槽23;外套3下端形成一段外螺纹31,恰可与卡圈2上内螺纹21螺合;“T”型齿条4上也形成一排均匀的齿41,齿条41搭置在进水管1外侧,并卡在卡圈2的卡台22齿条槽23中,通过卡圈2、外套3的内、外螺纹21、31螺合来固定,且齿条4上的齿41恰可与进水管1外侧的齿11配合。
配合图2、3、4所示,若需要调节进水管1高度,即将卡圈2旋转使齿条4从进水管1上的齿11上退出,通过卡圈2和外套3固定齿条4,带动齿条4在进水管1上两排齿11之间上下移动,到所需高度时,再将卡圈2旋转,使齿条4上的齿41与进水管1上的齿11配合,达到高度调节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进水阀进水管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管外侧间隙形成二排以上均匀的齿,每排齿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齿的宽度;一个卡圈套置在进水管上,卡圈上方形成一段内螺纹,内螺纹下方形成一圈卡台,卡台上也间隙形成二个以上的齿条槽;外套下端形成一段外螺纹,恰可与卡圈上内螺纹螺合;“T”型齿条上也形成一排均匀的齿,齿条搭置在进水管外侧,并卡在卡圈的卡台齿条槽中,通过卡圈、外套的内、外螺纹螺合来固定,且齿条上的齿恰可与进水管外侧的齿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水阀进水管高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水管上每排齿的同一侧均形成一条卡边。
专利摘要一种进水阀进水管高度调节结构,进水管外侧间隙形成二排以上均匀的齿,每排齿之间相隔的距离大于齿的宽度;一个卡圈套置在进水管上,卡圈上方形成一段内螺纹,内螺纹下方形成一圈卡台,卡台上也间隙形成二个以上的齿条槽;外套下端形成一段外螺纹,恰可与卡圈上内螺纹螺合;“T”型齿条上也形成一排均匀的齿,齿条搭置在进水管外侧,并卡在卡圈的卡台齿条槽中,通过卡圈、外套的内、外螺纹螺合来固定,且齿条上的齿恰可与进水管外侧的齿配合。此结构简单,加工生产容易,成本低。
文档编号E03D5/012GK2320682SQ9723099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6日
发明者李飞宇 申请人:李飞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