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防臭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40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漏防臭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下水道地漏防臭气装置,特别是带有S形通道的地漏防臭气装置。
迄今广为使用的下水地漏,靠扣碗作水封,由于通道口周围的存水量少,加上水分的蒸发,特别是夏季,1-2个小时后,水封处的水位就低于扣碗的水封线,这时污水管中的臭气就可通过地漏冒出来,污染室内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封液柱高,能较好解决从地漏往外冒臭气问题的地漏防臭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地漏防臭气装置是由口盖和圆柱形回水器组成,口盖同圆柱形回水器连为一体;口盖的内径同其被安装在的地漏的下水管外径相配合,圆柱形回水器的外径同其被安装在的地漏的下水管内径相配合;口盖和圆柱形回水器之间形成一U形环形槽,使用时通过它把本实用新型插套在地漏下水管中;口盖的表面一侧有一小半圆形的落水口圆柱形回水器的下端相反位置有一小半圆形出水孔;圆柱形回水器的内部用两块平行隔板形成一S形回水通道,通过其形成一较高的密封液柱,从而达到防止下水管中臭气上冒的目的。
使用本实用新型,成功地解决了现有下水道地漏因密封液柱浅造成下水管道中臭气上冒的问题;同时由于其内部S型通道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释压特性,即当下水道中的臭气压力较大时,也不会有臭气溢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地漏防臭气装置,由口盖(3)和圆柱形回水器(1)组成,口盖(3)同圆柱形回水器(1)连为一体;口盖(3)的内径同其被安装在的铸铁地漏的下水管(8)外径相配合,圆柱形回水器(1)的外径同其被安装在的地漏的下水管(8)内径相配合;口盖(3)和圆柱形回水器(1)之间形成一U形环形槽(7),使用时通过它把本实用新型插套在地漏下水管(8)上;口盖(3)的表面一侧有一小半圆形的落水口(4);圆柱形回水器(1)的下端相反位置有一小半圆形出水孔(5);圆柱形回水器(1)的内部用两块平行的隔板形成一S形回水通道(2),当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插在下水道地漏的下水管(8)上,在此S形回水通道内可形成较高的密封液柱,从而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为保证本实用新型同地漏下水管间的良好密封,可采用塑性材料制作本实用新型,如塑料或橡胶等;且在安装时还可在U形槽(7)和地漏下水管(8)顶端之间安放一耐腐橡胶密封圈(6),来防止下水道中的臭气从本实用新型同地漏下水管(8)间的缝隙中冒出。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地漏的尺寸大小而做成相应规格的大小。
权利要求1.一种下水道地漏防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口盖(3)和圆柱形回水器(1)组成,口盖(3)同圆柱形回水器(1)连为一体;口盖(3)的内径同其被安装在的地漏的下水管(8)外径相配合,圆柱形回水器(1)的外径同其被安装在的的地漏的下水管(8)内径相配合;口盖(3)和圆柱形回水器(1)之间形成一U形环形槽(7);口盖(3)的表面一侧有一小半圆形的落水口(4);圆柱形回水器(1)的下端相反位置有一小半圆形出水孔(5)圆柱形回水器(1)的内部用两块平行的隔板形成一S形回水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地漏防臭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U形槽(7)和地漏下水管(8)顶端之间安放一耐腐橡胶密封圈(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地漏防臭气装置,其特征是其由口盖和圆柱形回水器组成,口盖同圆柱形回水器连为一体;圆柱形回水器的外径同其被安装在的地漏的下水管内径相配合;口盖的表面有一小半圆形的落水口;圆柱形回水器的下端相反位置有一小半圆形出水孔;圆柱形回水器的内部用两块平行的隔板形成一S形回水通道,此通道可在其中间位置形成一较高的密封液柱。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地漏下水管上,可以达到较好的密封作用。
文档编号E03C1/28GK2323026SQ9821107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8日
发明者徐锡昌 申请人:徐锡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