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式堤坝保护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49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填充式堤坝保护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填充式堤坝保护布,特别是一种用于保护堤坝的抗洪器材。
就目前抗洪使用的材料,仍沿用着传统的草龙、草包、沙袋及木材等等。只不过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是使用塑料编织袋装沙土的,由于这些材料的表面十分光滑,其无特殊加固,捆绑情况下的砌体,很容易被风浪冲垮。同时,用木材做为抗洪材料,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用大面积的塑料编织布护堤,是一项抗洪新材料的应用。但是必须要用外加的重物压实,由于受风浪冲击的原因,这些重物很容易脱落,从而失去了保护堤坝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填充式堤坝保护布,它能有效地附着在堤坝的内侧,隔水和防止风浪冲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各种纺织布、编织布及无纺布等软质布料做基布。在此基布上设置横向、竖向及斜向的并相互连接、贯通的,呈网格形状布局的填充带。用于容纳沙土、碎石等填充物料。在竖向填充带的两端,匀设置填充物料的入口兼出口。并设置相应的颈部系紧绳索,这样可以在使用时,无须着意保护布的倒序方位。填充带填充物料后,呈膨胀、坚挺状态,即成保护布的加强筋带,纵横、交叉地绷平保护布,整体压实于堤坝之上。在该保护布的横向两端,还设置单独的竖向填充带,同样在其两端设置物料的入口兼出口以及相应的颈部系绳索,做为保护布的搭接区域。可由另外的同样的保护布的同样的搭接区域在此被搭接的保护布的搭接区域上落位,以此连接所有的保护布,使之浑然一体。
另外在保护布的周边设置增强绳索,其内侧设备若干孔眼,用于必要的牵引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因为是以基布与填充带的有效结合而成,所以其结构特别简单;由于着眼点在于向填充带内填充物料的目的,是完成重物的摄入及实现填充带的膨胀坚挺状态,所以对填充物料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同时也由于物料的填入后,能按堤坝的自然倾斜坡度,在填充带内定向下滑流进与竖向填充带两端,具有物料入口兼出口的特点,所以操作时省工省力,快捷从容。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填充式堤坝保护布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及使用情况。
该保护布包括基布(1)和填充带(2)。填充带(2)为横向,竖向及斜向的形式连接、连通。图中所示的保护布,其填充带(2)已填充物料,呈膨胀、坚挺状态,其中,竖向填充带(2)的两端的,颈部系紧绳索(4),以系紧两端的出口兼入口(3)。该保护布处于使用状态。
按顺序铺平保护布,系紧竖向填充带(2)下端的出口(3)的颈部系紧绳索(4)。由相对上端口的入口(3)填充物料。物料顺其堤坝的自然倾斜坡度可自行下滑,流入填充带(2)的各部分。填充带(2)填充物料后,结合基布(1)整体压实在堤坝之上。搭接区域(5),可由另外的保护布的搭接区域(5)在此搭接落位。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利用保护布周边处的增强绳索(6)内侧的孔眼(7)系外加绳索,由任何方向进行牵引和固定。最好是在堤坝上方实施,防止该保护布整体下滑。用后,解开竖向填充带(2)下端出口(3)处的颈部系紧绳索(4)排出物料,该保护布即可回收、备用。
权利要求1.填充式堤坝保护布,由基布(1)和填充带(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基布(1)上设置填充带(2),填充带(2)以横向、竖向、斜向、及相互连接、贯通,呈网格形状设置,在竖向填充带(2)的两端设置物料的入口兼出口(3)和颈部系紧绳索(4),基布(1)的横向两端设置搭接区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式堤坝保护布,其特征是基布(1)的四周边缘处设置增强绳索(6),其内侧设置孔眼(7)。
3.根据权利1所述的填充式堤坝保护布,其特征是斜向填充带(2)为交叉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式堤坝保护布,其特征是搭接区域(5),为独立设置的竖向填充带(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填充式堤坝保护布。该保护布是以填充带在基布上的合理设置,使二者有效结合。其中各部分填充带相互连接贯通,物料可定向流入,同时也适应多种物料填充,便于就地取材。填充带填充物料后,膨胀坚挺,以其物料的重量,压实整体保护布,保护堤坝防止风浪冲刷和渗漏。该保护布的结构简单,容易制做,使用便利、从容,用后放出物料,可回收再用。
文档编号E02B3/12GK2352574SQ9821988
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0日
发明者李群超 申请人:李群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