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便池下水管口防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87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便池下水管口防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便池下水管,特别是用于下水管口防止堵塞的装置。
下水管一般情况下不易堵塞。但是,由于人为不留意使衣物、编织品等堵塞物掉入污便池下水管内,堵塞下水管。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只有用管道疏通机疏通,或者其它的被动办法,排除堵塞。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减少人为的堵塞,或者被堵后用疏通机疏通,绝对的避免下水管堵塞是很困难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污便池下水管口防堵器,它能主动有效地防止下水管的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便池下水管口防堵器,由与下水管壁相吻合的托圈水平放置在下水管口上,其特征在于托圈上固定有与托圈成一定角度60°或90°的横梁,横梁上面的两侧成60°锐边倒角,形成刀刃状的线梁,在横梁下面两侧各设有一排内角为60°的小钩构成。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需要在原污便池下水管口上水平放置防堵装置,所以,对堵塞物来讲,梁起到第一道阻止下滑作用,而横梁下面的成排小钩进一步起到第二道阻止下滑的作用。这样,万一堵塞物流入污便池下水管口,也会使人们从容的把堵塞物从下水管口防堵器上排除掉,从而阻止了堵塞物对下水管的堵塞。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便池蹲式下水管口的防堵器结构示意图。
A-A是本实用新型
图1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污便池坐式下水管口的防堵器结构示意图。
B-B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剖面图。
图中,防堵器由托圈(1)和与固定在托图上,并与托圈成一定角度60°或90°的横梁(2)组成,横梁上面两侧成60°锐边倒角,形成刀刃状的线梁(3)有利于堵塞物受线梁均衡阻力,横梁下面两侧各设一排内角为60°的小钩(4),用于钩住下滑到此处的堵塞物,阻止下落到下水管中。
操作过程根据蹲式或坐式便池,选择相配的污便池下水管口防堵器水平放置在管口上,应使刀刃状线梁(3)朝上,成排的小钩(4)朝上,这样在根本不影响污便池正常使用的同时,当有堵塞物流到托圈(1)位置时,由于受到刀刃状线梁的均衡阻拦作用,使堵塞物停止下滑,同时横梁下面两侧的小钩进一步钩住堵塞物,阻止其下滑。使人们从容的将堵塞物从下水管口的防堵器上排除掉,避免了下水管的堵塞。
权利要求1.一种污便池下水管口防堵器,由与下水管壁相吻合的托圈水平放置在下水管口上,其特征在于托圈上固定有与托圈成一定角度60°或90°的横梁,横梁上面的两侧成60°锐边倒角,形成刀刃状的线梁,在横梁下面两侧各设有一排内角为60°的小钩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便池下水管口防堵器,其技术特点是,本装置是由托圈、横梁、成排的内角为60°的小钩构成。水平放置在下水管口上,当有堵塞物通过时,由于横梁和小钩的双重阻拦作用,使堵塞物被阻于下水管口上,使人们从容的排除堵塞物,实现防堵塞下水管的目的。本技术适用于家庭、宾馆、机关、公共场所的卫生间。
文档编号E03C1/26GK2348018SQ9825194
公开日1999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5日
发明者董庭斌 申请人:董庭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