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469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接水罐(5)、导流槽(8)、净水储罐(11)、下沉式绿地(13),导流槽(8)左端设置在接水罐(5)上部,导流槽(8)右端设置在净水储罐(11)上部入水口处(18),接水罐(5)、导流槽(8)、净水储罐(11)构成到U形结构,导流槽(8)上方设置高承载植草人行道(7);导流槽(8)内自左至右依次设置若干个不同滤料,净水储罐(11)出水口(19)的斜下方设置所述下沉式绿地(13)。本发明能够有效净化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补充地下水资源,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成本低、易于管理操作。
【专利说明】
一种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以处理雨水为主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建筑雨水处理生态系统的常用方式有三种:集蓄回用、回渗土壤和涵养利用。
[0003]集蓄回用是雨水直接利用的表现方式,一般雨水经过管网收集、弃流后,被蓄水构筑物储存起来,通过一定净化处理后,再进行回用。这种利用方式,可以部分调蓄雨水排放,也可以节约可观的水资源。如福建省泉州市某建筑小区采用的雨水处理系统,对处理后的雨水重新利用(王庆然.某建筑雨水回用的应用分析与改善措施[J].四川建筑,2013,33
(2):223-224)。但由于雨水水质差和不稳定,设备长期运行的环境比较差,栗及其管道附近容易锈蚀,如维护和保养不当易出现故障和损坏。
[0004]回渗土壤是雨水间接利用的表现方式,雨水基本通过渗透的方,渗入地表,回补土壤水分,使得雨水资源得到利用。回补土壤的水分大部分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一部分回补地下水或天然河道,水资源得到自然循环。如天津市某大学校园采用的雨水处理系统处理建筑雨水(孙欢,刘志强,刘洪海,等.天津市某大学校园雨水利用探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288-292)。
[0005]涵养利用是雨水综合利用的表现方式,涉及了雨水的回渗、调蓄、回用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各个方面,因此也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的利用方式。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450610U公开的绿色建筑小区雨水处理系统,由设在小区低势绿地内的多个子系统串联而成。但此类处理系统投资大、不易操作管理。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建筑排水处理系统不足,提供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净化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补充地下水资源,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成本低、易于管理操作。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接水罐、导流槽、净水储罐、下沉式绿地,导流槽左端设置在接水罐上部,导流槽右端设置在净水储罐上部入水口处,接水罐、导流槽、净水储罐构成到U形结构,导流槽上方设置高承载植草人行道;导流槽内自左至右依次设置若干个不同滤料,净水储罐出水口的斜下方设置所述下沉式绿地。
[0008]优选的,所述接水罐由接水罐盖子、接水罐中段和接水罐底座组成,接水罐表面分布透水孔,接水罐内装网包陶粒;接水罐顶部设置楼顶排水管和水生灌木。
[0009]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为井字结构,导流槽表面分布透水孔;所述高承力植草人行道为网格结构,高承力植草人行道设有植草洞和透水孔,植草洞内植草。
[0010]优选的,所述接水罐、高承力植草人行道、导流槽、净水储罐由高强纤维混凝土制备;所述接水罐、导流槽、净水储罐连接处用水泥砂浆封堵。
[0011]优选的,所述滤料包括陶砂、河砂和稻壳灰;不同种滤料间用土工布隔开。
[0012]优选的,所述植草为苇状羊茅、狗牙根、结缕草、钝叶草和黑麦草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
[0013]优选的,所述楼顶排水管为普通PVC排水管或金属排水管。
[0014]优选的,所述水生灌木为月季、腊梅、瓜子黄杨、山茶、含笑、南天竹、十大功劳、山梅花和迎春花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
[0015]优选的,所述净水储罐上设有净水储罐盖子,净水储罐盖子上设有取水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包括楼顶排水管、接水罐、高承力植草人行道、导流槽,净水储罐,下沉式绿地,接水罐由接水罐盖子、接水罐中段和接水罐底座组成,表面分布透水孔,内装网包陶粒,并种植水生灌木;高承力植草人行道装于导流槽上方,为网格结构,设有植草洞和透水孔,植草洞内植草;导流槽为井字结构,表面分布透水孔,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段填装不同滤料,不同种滤料间用土工布隔开;接水罐、导流槽、净水储罐用水泥砂浆封堵。
[0017]第二,本发明有效净化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补充地下水资源,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0018]图1一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lj面结构不意图;
图3—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接水罐盖子示意图;
图4 一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接水罐中段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接水罐底座意图;
图6—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高承力植草人行道底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高承力植草人行道顶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导流槽示意图;
图9 一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净水储罐盖子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的净水储罐罐体示意图;
图中:I楼顶排水管、2接水罐盖子、3接水罐中段、4接水罐底座、5接水罐、6水生灌木、7高承载植草人行道、8导流槽、9取水口、10净水储罐盖子、11净水储罐、12净水储罐罐体、13下沉式绿地、14尼龙网包陶粒、15陶砂、16河砂、17稻壳灰、18净水储罐入水口、19净水储罐出水口、20净水、21高承力植草人行道卡槽、22透水孔、23高承力植草人行道植草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10所示,一种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接水罐5、导流槽8、净水储罐11、下沉式绿地13。
[0020]导流槽8左端设置在接水罐5上部,导流槽8右端设置在净水储罐11上部入水口处18,接水罐5、导流槽8、净水储罐11构成到U形结构,导流槽8上方设置高承载植草人行道7;导流槽8内自左至右依次设置若干个不同滤料,净水储罐11出水口 19的斜下方设置所述下沉式绿地13。
[0021 ]接水罐5由接水罐盖子2、接水罐中段3和接水罐底座4组成,接水罐5表面分布透水孔,接水罐5内装网包陶粒14;接水罐5顶部设置楼顶排水管I和水生灌木6。
[0022]导流槽8为井字结构,导流槽8表面分布透水孔;所述高承力植草人行道7为网格结构,高承力植草人行道7设有植草洞和透水孔,植草洞内植草。
[0023]接水罐5、高承力植草人行道7、导流槽8、净水储罐11由高强纤维混凝土制备;所述接水罐5、导流槽8、净水储罐11连接处用水泥砂浆封堵。
[0024]滤料包括陶砂15、河砂16和稻壳灰17;不同种滤料间用土工布隔开。
[0025]植草为苇状羊茅、狗牙根、结缕草、钝叶草和黑麦草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
[0026]楼顶排水管I为普通PVC排水管或金属排水管。
[0027]水生灌木6为月季、腊梅、瓜子黄杨、山茶、含笑、南天竹、十大功劳、山梅花和迎春花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
[0028]净水储罐11上设有净水储罐盖子10,净水储罐盖子10上设有取水口 9。
[0029]本发明有效净化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补充地下水资源,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主权项】
1.一种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态处理系统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接水罐(5)、导流槽(8)、净水储罐(11)、下沉式绿地(13),导流槽(8)左端设置在接水罐(5)上部,导流槽(8)右端设置在净水储罐(11)上部入水口处(18),接水罐(5 )、导流槽(8)、净水储罐(11)构成到U形结构,导流槽(8)上方设置高承载植草人行道(7);导流槽(8)内自左至右依次设置若干个不同滤料,净水储罐(11)出水口(19)的斜下方设置所述下沉式绿地(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接水罐(5)由接水罐盖子(2)、接水罐中段(3)和接水罐底座(4)组成,接水罐(5)表面分布透水孔,接水罐(5)内装网包陶粒(14);接水罐(5)顶部设置楼顶排水管(I)和水生灌木(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槽(8)为井字结构,导流槽(8)表面分布透水孔;所述高承力植草人行道(7)为网格结构,高承力植草人行道(7)设有植草洞和透水孔,植草洞内植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接水罐(5)、高承力植草人行道(7)、导流槽(8)、净水储罐(11)由高强纤维混凝土制备;所述接水罐(5)、导流槽(8 )、净水储罐(11)连接处用水泥砂楽封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滤料包括陶砂、河砂和稻壳灰;不同种滤料间用土工布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植草为苇状羊茅、狗牙根、结缕草、钝叶草和黑麦草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楼顶排水管(I)为普通PVC排水管或金属排水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生灌木(6)为月季、腊梅、瓜子黄杨、山茶、含笑、南天竹、十大功劳、山梅花和迎春花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排水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净水储罐(11)上设有净水储罐盖子(10),净水储罐盖子(I O)上设有取水口(9)。
【文档编号】C02F9/14GK105839756SQ201610197509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张鸣, 王怀露, 康爱红, 肖鹏, 吴正光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