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0798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向地下开拓空间。近年来伴随着基础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进步,独立基础加抗水板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地下结构基础形式,它与传统的梁板式筏板基础相比具有传力明确、节省投资、施工简便等优点,因此在工程中应用相当普遍。但是,目前独立基础加抗水板基础在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独立基础承担上部荷载,而忽略了抗水板的荷载分担作用,虽然设计计算简单,但却导致未考虑与其相连的抗水板作用而使独立基础偏大,设计比较保守,造成工程费用的不必要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种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包括独立基础、柱、抗水板和素砼垫层,柱下部嵌固于独立基础内,独立基础四周设有与其刚性相连接但厚度小于独立基础的抗水板,在独立基础及抗水板底部设有素砼垫层。
[0006]作为选择,柱设于独立基础和抗水板的中心位置。
[0007]作为选择,抗水板与独立基础上部刚性相连接。
[0008]作为选择,独立基础断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
[0009]作为选择,素??全垫层厚度为100mm。
[0010]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实用新型,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考虑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共同作用,有效减少了独立基础单独承受上部荷载时的设计面积,更有利于控制独立基础沉降量,增加基础的沉降均匀性和共同抵抗地下水浮力作用。本实用新型简单实效,设计合理,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独立基础的工程成本,有利于建造绿色节能型的建筑。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I为独立基础,2为抗水板,3为素轮垫层,4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参考图1、2所示,一种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包括独立基础1、柱4、抗水板2和素砼垫层3,柱4下部嵌固于独立基础I内,独立基础I四周设有与其刚性相连接但厚度小于独立基础I的抗水板2,在独立基础I及抗水板2底部设有素砼垫层3。作为选择,如本实施例所示,柱4设于独立基础I和抗水板2的中心位置,抗水板2与独立基础I上部刚性相连接,独立基础I断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素砼垫层3厚度为100mm。
[0017]本实用新型基础的具体结构的设计过程为:首先将上部荷载按独立基础和抗水板刚度及协同作用进行分配,然后分别按各自分配的荷载进行设计计算,最终得到更合理的独立基础面积和抗水板厚度。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基础、柱、抗水板和素砼垫层,柱下部嵌固于独立基础内,独立基础四周设有与其刚性相连接但厚度小于独立基础的抗水板,在独立基础及抗水板底部设有素砼垫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柱设于独立基础和抗水板的中心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抗水板与独立基础上部刚性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独立基础断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素砼垫层厚度为1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协同作用的基础结构,涉及建筑基础结构领域,包括独立基础、柱、抗水板和素砼垫层,柱下部嵌固于独立基础内,独立基础四周设有与其刚性相连接但厚度小于独立基础的抗水板,在独立基础及抗水板底部设有素砼垫层。本实用新型考虑抗水板与独立基础共同作用,有效减少了独立基础单独承受上部荷载时的设计面积,更有利于控制独立基础沉降量,增加基础的沉降均匀性和增加抗水板的抗浮力效果。本实用新型简单实效,设计合理,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独立基础的工程成本,有利于建造绿色节能型的建筑。
【IPC分类】E02D27/42, E02D27/01
【公开号】CN204940317
【申请号】CN201520718749
【发明人】康景文, 高岩川, 冉熙阳, 彭然, 贾鹏, 陈展, 李可一, 王岩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