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杆式自动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46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挡杆式自动通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挡杆式自动通道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闸道及启闭控制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控制式挡杆式自动通道。
背景技术
[0002]具有识别控制的自动检测安全通道是目前车站检票通行、以及需要检票或权限识别闸口所使用的重要设施。目前的安全通道一般采用通道闸的启闭来实现人员的通过和禁止。各工作场合要求安全通道应当具有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结构紧凑等特点。通过开闸和关闸实行一个工作循环,其动作时应当噪音低,复位精准,定位间隙小,使用寿命长。挡杆式闸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在很多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挡杆的伸缩或者绕一端旋转实现自动通道的启闭,其驱动控制一般采用齿轮或者铰链结构,容易因为经过人体的长期碰撞而发生挡杆连接装置出现故障或者失效的问题。例如2008年10月15日公开的中国专利ZL200720190677. 1提供了一种电动伸缩挡杆装置,它包括电机、主杆、伸缩杆、齿轮、卷轮、钢丝绳、弹簧,其由电机的带动,通过齿轮和卷轮之间的转动,钢丝绳镶嵌在卷轮上,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弹簧,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弹簧,弹簧另一端绕过定杆套连接,弹簧都与伸缩杆连接固定,伸缩杆可以在主杆内伸缩。该挡杆装置虽然功能完善可靠,但其结构复杂,驱动部件繁多且无法保持长久稳定使用效果。钢丝绳和弹簧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性较差,无法满足大流量场所的长期稳定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式简捷、精度高的挡杆式自动通道,该自动通道的稳定性佳,驱动部件少,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易于维修和维护。[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挡杆式自动通道,包括一挡杆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一平面连杆机构,该平面连杆机构驱动一转动轴自转设置,该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挡杆,该挡杆在该转动轴自转的驱动下摆动设置。[0006]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连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包括第一摆杆、连杆和第二摆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第一摆杆,第二摆杆驱动连接转动轴。[0007]—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摆杆与所述输出轴径向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杆与所述转动轴径向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挡杆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径向垂直固定连接。[0008]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轴架设在一轴承内,该轴承固定在自动通道的基座上。[0009]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平面连杆机构的一摆杆和所述挡杆,所述摆杆与挡杆分别于转动轴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摆杆与挡杆间呈钝角夹角设置。[0010]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往复转动驱动所述平面连杆机构,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往复驱动所述转动轴自转设置,该转动轴驱动挡杆于一状态下,该挡杆封闭自动通道设置,于另一状态下,该挡杆摆动90度角开放自动通道设置。[0011]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和平面连杆机构均设置在自动通道的基座内,所述电机位于基座的下端部,该电机向上驱动连接所述平面连杆机构。[0012]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通道的基座的内侧设置有一竖直方向的挡杆容置槽, 所述挡杆于另一状态下,向下摆动90度后位于该挡杆容置槽内。[0013]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通道的基座内设置一垂直的容置腔,所述平面连杆机构位于该容置腔内,该容置腔的顶部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电机装配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平行设置。[0014]该挡杆式自动通道通过采用较为成熟的平面连杆机构实现电机驱动力矩的传递, 平面连杆机构的连杆用于传递摆动力,通过电机装配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往复驱动第一摆杆在一定角度内摆动,使得第二摆杆驱动转动轴在一定角度内自动转动。实例中可以将转动轴的转动角度设置为90度。转动轴将其经向上垂直设置的挡杆在90度范围内往复运动, 实现自动通道的封闭和开放。挡杆在封闭通道状态下,由自动通道的基座水平垂直向外延伸,在开放通道状态下,挡杆向下摆动90度,可隐藏于自动通道的基座侧壁的凹槽内。对通过的行人不产生任何阻碍。[0015]该自动通道的驱动控制机构仅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和固定挡杆的转动轴组成,部件少,设计合理,并且部件的耐磨损和耐疲劳性能佳,可以长期保持驱动控制的稳定性,通过轴承设置的转动轴能够在人体触碰或者挤压挡杆时仍然能够保持传动和牢固支撑性能,提高了驱动控制机构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一部件的损坏,可以直接更换, 无须借助复杂机械工具和繁重的人力。[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挡杆式自动通道的控制方式简捷、精度高,该驱动控制方法和自动通道的稳定性佳,驱动部件少,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易于维修和维护。[0017]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8]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该自动通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19]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该自动通道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该挡杆式自动通道主要由自动通道基座26、电机和减速器组成的动力驱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设置在轴承内的转动轴观、挡杆27组成。动力驱动机构和平面连杆机构均设置在自动通道的基座内,电机位于基座的下端部。自动通道的基座内设置一垂直的容置腔,平面连杆机构位于该容置腔内,该容置腔的顶部设置转动轴,转动轴与电机装配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平行设置。该动力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驱动转动轴自转,挡杆固定在转动轴的一端并在该转动轴自转的驱动下摆动设置。该平面连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包括第一摆杆23、连杆M和第二摆杆25,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电机21通过减速器的输出轴22驱动连接第一摆杆23,第二摆杆 25驱动连接转动轴观。第一摆杆23与输出轴22径向垂直固定连接,第二摆杆25与转动轴28径向垂直固定连接,挡杆2与转动轴28的另一端径向垂直固定连接。转动轴架设在一4轴承内,该轴承固定在自动通道的基座26上。输出轴往复转动驱动双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往复驱动转动轴自转90度角,在动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该转动轴驱动挡杆于一状态时, 该挡杆封闭自动通道设置,于另一状态时,该挡杆摆动90度角开放自动通道设置。为实现安装和装配的合理性,摆杆与挡杆间可呈钝角夹角设置。[0021]如图1所示,在该状态下,挡杆27在转动轴观的限定下水平延伸设置,自动通道处于封闭状态。当输出轴22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第一摆杆23在输出轴的驱动下绕输出轴22转动一角度,与第一摆杆23铰接的连杆M向上传动,带动第二摆杆25绕转动轴观逆时针转动一角度,该角度可以为90度。转动轴观同时也在驱动下做相同角度的逆时针旋转,同时固定在转动轴观另一端径向上的挡杆27也绕转动轴逆时针旋转90度角,挡杆竖直向下设置,由此实现通道的开放。[0022]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中,该自动通道可以采用两组相对设置的基座30、40组成,每一基座上设置有一挡杆31,两组挡杆实现同时控制,实现两基座之间的自动通道的封闭和开放,在自动通道的基座的内侧设置有一竖直方向的挡杆容置槽32,挡杆31于另一状态时,向下摆动90度后位于该挡杆容置槽32内。挡杆此时对过往行人不会产生任何阻碍。
权利要求1.一种挡杆式自动通道,包括一挡杆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一平面连杆机构,该平面连杆机构驱动一转动轴自转设置,该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挡杆,该挡杆在该转动轴自转的驱动下摆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杆式自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连杆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包括第一摆杆、连杆和第二摆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 所述电机通过减速器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第一摆杆,第二摆杆驱动连接转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杆式自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杆与所述输出轴径向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杆与所述转动轴径向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挡杆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径向垂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杆式自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架设在一轴承内, 该轴承固定在自动通道的基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杆式自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平面连杆机构的一摆杆和所述挡杆,所述摆杆与挡杆分别于转动轴径向延伸设置,所述摆杆与挡杆间呈钝角夹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杆式自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往复转动驱动所述平面连杆机构,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往复驱动所述转动轴自转设置,该转动轴驱动挡杆于一状态下,该挡杆封闭自动通道设置,于另一状态下,该挡杆摆动90度角开放自动通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杆式自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和平面连杆机构均设置在自动通道的基座内,所述电机位于基座的下端部,该电机向上驱动连接所述平面连杆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杆式自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通道的基座的内侧设置有一竖直方向的挡杆容置槽,所述挡杆于另一状态下,向下摆动90度后位于该挡杆容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杆式自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通道的基座内设置一垂直的容置腔,所述平面连杆机构位于该容置腔内,该容置腔的顶部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电机装配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平行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挡杆式自动通道,包括一挡杆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连接一平面连杆机构,该平面连杆机构驱动一转动轴自转设置,该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挡杆,该挡杆在该转动轴自转的驱动下摆动设置。该挡杆式自动通道的控制方式简捷、精度高,该驱动控制方法和自动通道的稳定性佳,驱动部件少,使用寿命长,制作成本低,易于维修和维护。
文档编号E01F13/06GK202323817SQ2011204400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9日
发明者张建新 申请人:张建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