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卜”字形单元的组合桥或组合隧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19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卜”字形单元的组合桥或组合隧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使十字交叉路口机动车交通畅通的立交桥或隧道,特别是两个独立的分叉形拱桥组或独立的分叉形隧道合成能使十字路口相对面的直行机动车(以下简称直行车)和左转弯机动车(以下简称左转弯车)无交叉占道冲突的畅通组合桥或组合隧道。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的城市干道平交十字路口的交通非常拥挤,经常发生堵塞,是全世界各大城市的通病。究其原因,是因为两条道路平交,在交叉点上,两条道路重叠变成了一条道路,两条道路上的机动车辆在节点上只能共用一条道,损失了一半的道路资源。再加上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拥堵是必然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人们想到了加宽路面,增加路口行车道的数量,但路面不可能无限加宽。人们又想到了立交桥,但在现有立文桥设计方案中,能使十字路口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无交叉占道冲突的立交桥最小直径在120米以上,不仅修建成本高,而且旧城区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都不能修建,使现在旧城区的十字路口堵车非常严重,有的十字路口经常交通瘫痪。中国专利200720043390. 6《单层全畅通立交桥》公开了一种在十字路口设一个直跨桥和一个环形桥的畅通组合结构联合桥。其缺点司机在十字路口必须要认清行车标志,一旦没有看清或看清后己来不及变道,会导致在变道交叉点即进十字路口处堵车。从内向外的直行左转右转的道路划分规范不同于现有左转直行右转的道路划分规范,这使司机接近该立交桥后己来不及变道。总之,该立交桥要求的从内向外的直行一左转一右转的道路划分规范不同于现有左转一直行一右转的道路划分规范,使该立交桥不能在现有规范的道路上应用。中国专利200820230509. 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公开了一种立交桥,由于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对技术方案的描述很不清楚,但就以说明书附图似乎可理解该网框形立交桥的结构和缺陷为一、增加了不需要的高度和长度在远离十字路口的地面支道位置,直行桥从对面的左转弯桥下面穿过后再延续一段桥体才与地面连接,使上层桥的离地面高度很高,增加了桥的总长度,这样使整个桥体又高又长又大,浪费建桥费用,遮挡了城市景观。二、局部损坏导致整体损坏左转弯桥从左侧地面支道的直行桥和左转弯桥下面穿过后,与右侧地面支道的直行桥的下桥段平接后再与地面连接,也使上层桥的离地面高度很高,增加了桥的总长度,还使全部桥体连接为一个大型整体桥,一但该大型整体桥的局部有地质变化,其局部被损坏就将导致全部大型整体桥损坏。三、整个桥成网框形占用面积太大立交桥的整体形状为有两条对角线的网框形桥体,要求十字路口没有建筑物的空地圆形最小直径为115米,而在旧城区的双向六车道十字路口,直径达到115米的几乎没有,也就是该说明书附图提供的立交桥几乎不能用于旧城区双向六车道十字路口,即使把左转弯桥和右转弯桥向内凹到最小半经只有15.0米,整个网框形立交桥的最小直径也致 少要75.0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符合现有右行制交通规范的道路车道排列,在双向六车道的小面积十字路ロ能修建,两个变道式“卜”字形分叉桥组合成相对面地面支的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无交叉占道冲突的两桥组合式畅通桥,和两个变道式“卜”字形分叉隧道组合成相对面地面支的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无交叉占道冲突的两桥隧道合式畅通隧道。本发明的组合桥解决交叉占道冲突点的构思是在十字路ロ,相对面地面支的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有交叉占道冲突,即直行车通行时相对面地面支道的左转弯车不能通行。但将相对直行的两个直行桥相互独立的不共用ー个桥面,左转桥和直行桥在爬高到下面可通行车辆的高度后都左转变道后再向前直行一段到十字路ロ后,左转和直行桥再分道。这样变道后的左转桥和直行桥让出了右侧空间给对面的左转桥和直行桥,避免了对面的直行桥夹在本“卜”字形分叉桥的左转桥和直行桥中间而要増加占用地面道路宽度的问题。这样,左转弯桥和直行桥只要一层桥的高度,而且全部组合桥都只有一层桥的高度,节约建桥费用,对城市景观影响小,离开十字路ロ的多条车道在地面合并车道不易堵车。
本发明的组合隧道解决交叉占道冲突点的构思是在十字路ロ,相对面地面支的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有交叉占道冲突,即直行车通行时相对面地面支道的左转弯车不能通行。但将相对直行的两个直行隧道相互独立的不共用ー个隧道面,左转隧道和直行隧道下到上面可通行车辆的深度后都左转变道后再向前直行一段到十字路ロ后,左转和直行隧道再分道。这样变道后的左转隧道和直行隧道让出了右侧空间给对面的左转隧道和直行隧道,避免了对面的直行隧道夹在本“卜”字形分叉隧道的左转隧道和直行隧道中间而要増加占用地面道路宽度的问题。这样,左转弯隧道和直行隧道只要ー层隧道的高度,而且全部组合隧道都只有ー层隧道的高度,节约建隧道费用,对城市景观影响小,离开十字路ロ的多条车道在地面合并车道不易堵车。本发明组合桥的结构是
两个变道式左转和直行“卜”字形分叉桥的组合桥,包括两个分叉形拱桥,其特征在于姆个分叉形拱桥都有ー个直行桥2和ー个左转弯桥3,左转弯桥3位于直行桥2的左侧,左转弯桥3都在左转弯ー侧与直行桥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ー个直行桥2和ー个左转弯桥3组成ー个“卜”字形分叉桥;则分叉形拱桥成为“卜”字形分叉桥;
每个“卜”字形分叉桥的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有共同起桥接地端4,和共同起桥接地端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桥并排段14 ;在两桥并排段14中有一段高位置区域16,在接近共同起桥接地端4的高位置区域16两桥并排段1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成变道段17之间是高位置区域16 ;直行桥2还有ー个直桥接地端5,左转弯桥3也还有ー个左转桥接地端6 ;从分叉点15到直桥接地端5为直桥単行段8 ;从分叉点15到左转桥接地端6为左弯桥单行段13 ;则“卜”字形分叉桥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 ;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的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在组合桥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的直桥接地端5位于另ー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直桥接地端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側。直桥接地端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本发明组合隧道的结构是两个变道式左转和直行“卜”字形分叉隧道的组合隧道,包括两个分叉形拱隧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叉形拱隧道都有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左转弯隧道23位于直行隧道22的左侧,左转弯隧道2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隧道2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组成一个“卜”字形分叉隧道;则分叉形拱隧道成为“卜”字形分叉隧道;
每个“卜”字形分叉隧道的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有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和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隧道并排段34 ;在两隧道并排段34中有一段低位置区域18,在接近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的低位置区域18两隧道并排段3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变道段17之间是低位置区域18 ;直行隧道22还有一个直隧道接地端25,左转弯隧道23也还有一个左转隧道接地端26 ;从分叉点15到直隧道接地端25为直隧道单行段28 ;从分叉点15到左转隧道接地端26为左转隧道单行段33 ;则“卜”字形分叉隧道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 ;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在组合隧道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直隧道接地端2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直隧道接地端2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本发明所述的左边或右边、左面或右面、左侧右侧的“左” “右”是指人站在某一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叉桥I的共同起桥接地端4位置,面对对面同向分叉“卜”字形叉桥I的共同起桥接地端4去判断“左”或“右”;或是指人站在某一个同向分叉“卜”字形叉隧道21的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位置,面对对面同向分叉“卜”字形叉隧道21的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去判断“左”或“右”。本发明所述的两桥并排段14至少包括两条车道;所述的两隧道并排段34至少包括两条车道。本发明所述的桥或隧道是至少可通行一辆机动车的桥梁或隧道,但车道不限定宽度,即可增加宽度并排多辆车。本发明所述的直行桥2是指机动车辆在桥上的行驶方向是直行为目的跨过十字路口的桥,但有水平高度意义的上坡和下坡,所以直行桥2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形状或弯曲形状,有一个左拐变道让出右侧空间给对面直行桥使用的结构,在实际建桥时,直行桥2的形状以地面道路的形状为依据确定。所述的直行隧道22是指机动车辆在隧道内的行驶方向是直行为目的穿过十字路口的隧道,但有水平深度意义的下坡和上坡,所以直行隧道22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形状或弯曲形状,有一个左拐变道让出右侧空间给对面直行隧道使用的结构,在实际建隧道时,直行隧道22的形状以地面道路的形状为依据确定。本发明所述的左转弯桥3是指用于左转弯机动车辆使用的桥。右行制的左转桥在直行桥2的高位置左侧分叉,使左、右边道路上的直行车和左转弯车能从本道路上的直行桥和左转弯桥下面穿过成立体交通。使本道路上的左转弯桥3直接向左转弯的方向转弯, 不需从右边地面支道和对面地面支道作多余的绕行。所述的左转弯隧道3是指用于左转弯机动车辆使用的隧道。右行制的左转隧道在直行拱隧道2的深位置左侧分叉,使左、右边道路上的直行车和左转弯车能从本道路上的直行隧道和左转弯隧道上面的地面跨过成立体交通。使本道路上的左转弯隧道3直接向左转弯的方向转弯,不需从右边和对面作多余的绕行。本发明所述的右行制,指机动车辆靠右行驶的交通管理制度。本发明所述的交叉占道冲突指在十字路ロ机动车辆之间的交通冲突。本发明所述的高位置区域是指下面能通行机动车辆高度的桥体区段。所述的深位置区域是指上面地面能通行机动车辆深度的隧道体区段。本发明没有指明是非机动车的“车”或“车辆”是指机动车或指机动车辆。
本发明组合桥的优点
一、能解决十字路ロ相对面两条地面支道上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无交叉占道畅通问题,还解决该两条地面支道上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与十字路ロ的另两条地面支道上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无交叉占道畅通问题;特别适用于十字路ロ面积太小,不能在四条地面支道上都修立交桥的地方,解决近70%的交通堵塞量。只余没有立交桥的相对面两条地面支道的直行与左转弯车辆交叉通行这样ー种情况需要红绿灯指挥交通。如果在该没有立交桥的相对面两条地面支道上分别设左转弯桥,其十字路ロ的全部直行和左转弯车辆实现无交叉占道畅通。ニ、把大型立交桥分为直行有左拐变道的两个小型直行有左拐变道的“卜”字形立交桥,减小地质变化的灾害中国专利200820230509. 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是连为一体的一个整体大型网框式立交桥,总长度很长,占地面积很大,当在总长度和占地面积内有地质变化,导致整个大型立交桥不能使用,该十字路ロ交通完全瘫痪。而本发明把上述的整体大型网框式立交桥拆分为两个独立不相连接的同向分叉直行有左拐变道的“卜”字形叉桥即小型立交桥,用这两个小型立交桥分别完成十字路ロ相对面的两条地面支道的左转和直行畅通立交功能,并且还能与另外两条地面支道的左转车和直行车畅通立交,在相同的行车时速、相同的桥体坡度等技术參数条件下,相比中国专利200820230509. 5说明书附图的大型网框立交桥,本发明的每个小型立交桥比现在的大型立交桥的总长度缩短30-35%,两个小型立交桥占地总面积减少70-80% ;总之,本发明用小型立交桥比现有的大型立交桥,大大降低了地质灾害的风险。三、同于平面交通原线路而无多余绕行能使双向六车道十字路ロ相对面的直行车和左转弯车无交叉占道畅通,左转弯车直接左转无多余绕行,也不与十字路ロ另一条地面支道上的车辆有交叉占道冲突。另外修建桥的工程量少于,节约建桥工程费用。四、双向六车道的小十字路ロ可用本发明只用两个直行有左拐变道的“卜”字形分叉形拱桥的组合,比现有绕行的全互通立交桥大量減少了桥的长度,大量減少了占地面积和空间,使其在圆形直径只有40米的城市双向六车道小面积十字路ロ也能实现大部分车辆立交畅通。五、直行车辆与左转车辆的立体交通只用一层桥全部组合桥都只用ー层立交桥,对城市景观影响更小。本发明组合隧道的优点
一、能解决十字路ロ相对面两条地面支道上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无交叉占道畅通问题,还解决该两条地面支道上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与十字路ロ的另两条地面支道上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无交叉占道畅通问题;特别适用于十字路口面积太小,不能在四条地面支道下都修隧道的地方,解决近70%的交通堵塞量。只余没有隧道的相对面两条地面支道的直行与左转弯车辆交叉通行这样一种情况需要红绿灯指挥交通。如果在该没有隧道的相对面两条地面支道上分别设左转弯立交,其十字路口的全部直行和左转弯车辆实现无交叉占道畅通。二、直行有左拐变道的两个小型“卜”字形隧道,减小地质变化的灾害中国专利200820230509. 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是连为一体的一个整体大型网框式立交桥,总长度很长,占地面积很大,当在总长度和占地面积内有地质变化,导致整个大型立交桥不能使用,该十字路口交通完全瘫痪。而本发明把上述的整体大型网框式立交桥改变为两个独立不相连接的直行有左拐变道的“卜”字形叉隧道即小型隧道,用这两个小型隧道分别完成 十字路口相对面的两条地面支道的左转和直行畅通立交功能,并且还能与另外两条地面支道的左转车和直行车畅通立交,在相同的行车时速、相同的坡度等技术参数条件下,相比中国专利200820230509. 5说明书附图的大型网框隧道,本发明的每个小型隧道比现在的大型隧道的总长度缩短30-35%,两个小型隧道占地总面积减少70-80% ;总之,本发明用小型隧道比现有的大型隧道,大大降低了地质灾害的风险。三、同于平面交通原线路而无多余绕行能使双向六车道十字路口相对面的直行车和左转弯车无交叉占道畅通,左转弯车直接左转无多余绕行,也不与十字路口另一条地面支道的车辆有交叉占道冲突。另外修建隧道的工程量少于,节约建隧道工程费用。四、双向六车道的小十字路口可用本发明只用两个直行有左拐变道的“卜”字形分叉形隧道的组合,比现有绕行的全互通隧道大量减少了隧道的长度,大量减少了占地面积和空间,使其在圆形直径只有40米的城市双向六车道小面积十字路口也能实现大部分车辆立交畅通。五、直行车辆与左转车辆的立体交通只用一层隧道全部组合隧道都只用一层隧道。本发明组合桥的发明点是
一、直行桥的上桥接地点与另一个直行桥的下桥接地点前后错位十字路口相对直行的两个直行桥不共用一个桥面,而是相互独,一个直行桥的上桥接地点与另一个直行桥的下桥接地点有如后错位。两个直行桥在接近十字路口的道路上方和十字路口的上方呈闻低错位并排成组合桥,两个直行有左拐变道的“卜”字形叉桥相互独立不相连接,但它们直桥接地端不穿过不跨过对面直行桥和左转桥,直桥上的车辆下到地面后穿过对面直行桥和左转桥。二、直行桥不夹在对面直行桥和左转桥之间,减少了组合桥的总宽度为避免直行桥不夹在对面直行桥和左转桥之间,直行桥和左转桥在上升到一层立交需要的高度后,直行桥和左转桥同时向左拐变道后再向十字路口方向直行,让出了向左拐变道后的右侧空间给对面的直行桥和左转桥,使其直行桥不夹在对面直行桥和左转桥之间,也使对面直行桥不夹在本“卜”字形叉桥的直行桥和左转桥之间。总之,直行桥和左转桥同时向左拐变道后再向十字路口方向直行,避免了相对的两个“卜”字形叉桥相互嵌入的结构,而使直行桥和左转桥可一直不分开的合并并排到十字路口才分叉,从而减少了组合桥的总宽度,使组合桥的最小总宽度可以小于六车道,即双向六车道的宽度还宽于组合桥的最小总宽度,其结果是任何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ロ都可修建本发明的组合桥。三、不在桥上产生并道堵车这种直行桥不穿过、不跨过对面的任何桥,就使直行桥上的车辆从地面穿过对面的桥实现直行,穿过对面的桥后在地面与其它的车辆合并车道,只要在地面合并车道就可以有较长距离的合并车道区段,不易因合并车道太小太窄而堵车,克服了中国专利200820230509. 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在立交桥上合并车道太窄而易产生堵车的问题。四、把交通冲突点移到远离十字路ロ的地面支道位置去立体交通本发明不是在平面交通状态发生交叉占道冲突的位置,即不在十字路ロ范围内的位置解决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交叉占道冲突,而是创造性的把这类交通冲突点移到远离十字路ロ的地面支道上用立交桥解决交通冲突,从而能最少地占用十字路ロ的地面和空间。只要十字路ロ直径40米以上的地面就能建成本发明的组合桥,实现旧城六车道的十字路ロ交通大大改善,对于解决旧城区小十字路ロ交通堵塞有开创性的意义。
本发明组合隧道的发明点是
一、直行隧道的进入隧道地点与另ー个直行隧道的出隧道地点前后错位十字路ロ相对直行的两个直行隧道不共用ー个隧道面,而是相互独,ー个直行隧道的进入隧道地点与另ー个直行隧道的出隧道地点有前后错位。两个直行隧道在接近十字路ロ的道路地下和十字路ロ的地下呈高低错位并排成组合隧道,两个直行有左拐变道的“卜”字形叉隧道相互独立不相连接,但它们直隧道的出隧道端不穿过不跨过对面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直隧道上的车辆上到地面后跨过对面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ニ、直行隧道不夹在对面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之间,減少了组合隧道的总宽度为避免直行隧道不夹在对面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之间,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在下深到ー层立交需要的深度后,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同时向左拐变道后再向十字路ロ方向直行,让出了向左拐变道后的右侧空间给对面的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使其直行隧道不夹在对面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之间,也使对面直行隧道不夹在本“卜”字形叉隧道的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之间。总之,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同时向左拐变道后再向十字路ロ方向直行,避免了相对的两个“卜”字形叉隧道相互嵌入的结构,而使直行隧道和左转隧道可一直不分开的合并并排到十字路口才分叉,从而减少了组合隧道的总宽度,使组合隧道的最小总宽度可以小于六车道,即双向六车道的宽度还宽于组合隧道的最小总宽度,其结果是任何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ロ都可修建本发明的组合隧道。三、隧道中没有合并车道而不在隧道中产生并道堵车这种直行隧道不穿过、不跨过对面的任何隧道,就使直行隧道中的车辆从地面跨过对面的隧道实现直行,跨过对面的隧道后在地面与其它的车辆合并车道,只要在地面合并车道就可以有较长距离的合并车道区段,不易因合并车道太小太窄而堵车,克服了中国专利200820230509. 5《直接左、右转互通立交桥》的说明书附图所公开的网框形立交桥在立交桥上合并车道太窄而易产生堵车的问题。四、把交通冲突点移到远离十字路ロ的地面支道位置去立体交通本发明不是在平面交通状态发生交叉占道冲突的位置,即不在十字路ロ范围内的位置解决直行车道和左转弯车道交叉占道冲突,而是创造性的把这类交通冲突点移到远离十字路ロ的地面支道下的隧道解决交通冲突,从而能最少地占用十字路ロ的地面和空间。只要十字路ロ直径40米以上的地面就能建成本发明的组合隧道,实现旧城六车道的十字路口交通大大改善,对于解决旧城区小十字路口交通堵塞有开创性的意义。


图I是组合桥的平面结构示意 图2是组隧道的平面结构示意 图1、2中,“I”意义为上坡车道,“2”意义为平行车道,“3”意义为下坡车道。图中1是“卜”字形分叉桥1、2是直行桥、3是左转弯桥、4是共同起桥接地端、5是直桥接地端、6是左转桥接地端、8是直桥单行段、13是左弯桥单行段、14是两桥并排段、15是分叉点、16是高位置区域、17是变道段、18是低位置区域、21是“卜”字形叉隧道、22是直行隧道、23是左转弯隧道、24是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5是直隧道接地端、26是左转隧道接地端、28是直隧道单行段、33是左弯隧道单行段、34是两隧道并排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两个变道式左转和直行“卜”字形分叉桥的组合桥
如图I,包括两个分叉形拱桥,每个分叉形拱桥都有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左转弯桥3位于直行桥2的左侧,左转弯桥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桥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组成一个“卜”字形分叉桥;则分叉形拱桥成为“卜”字形分叉桥;
每个“卜”字形分叉桥的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有共同起桥接地端4,和共同起桥接地端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桥并排段14 ;在两桥并排段14中有一段高位置区域16,在接近共同起桥接地端4的高位置区域16两桥并排段1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成变道段17之间是高位置区域16 ;直行桥2还有一个直桥接地端5,左转弯桥3也还有一个左转桥接地端6 ;从分叉点15到直桥接地端5为直桥单行段8 ;从分叉点15到左转桥接地端6为左弯桥单行段13 ;则“卜”字形分叉桥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 ;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的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在组合桥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的直桥接地端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直桥接地端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直桥接地端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上述结构的组合桥用在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口,组合桥与十字路口的关系如下 以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为例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合并成两车道
的合并桥8. 0米宽在离十字路口中心250. 0米的一条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起桥,合并桥左侧紧靠地面支道中间的交通分道双实线。合并桥爬升100. 0米后,桥下净空高度达4. 5米的一层桥高度后,合并桥开始向左拐变道,经过50. 0米的左拐变道段17,合并桥已向左拐8. 0米宽度,使合并桥不在右侧分道上空,而在左侧分道上空。合并桥保持桥下净空高度达4. 5米的一层桥高度沿左侧分道上空向十字路口中心延伸100.0米。在接近十字路口中心位置,即在平面交通情况下,直行车和左转弯车在十字路口分道的位置,合并桥分为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其中左转弯桥3从合并桥左侧分出,6. 0米一7. 0米宽的左转弯桥3在原地面支道左边的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接地面,实现了左转车辆在靠道路左边行驶,不与其它车道交叉的条件靠左侧上桥,基本按平面交通左转行车方式完成左转弯。合并桥分为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其中直行桥2从合并桥右侧分出,6. O米一7. O米宽的直行桥2在对面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接地面,直行桥2上的车辆下到地面后,从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有4. 5米高的左拐变道段17下面穿过,到达对面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实现直行。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I的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具体是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的两个直行桥2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两个直行桥2分别在地面支道交通双实线两侧的上方空间。实施例2、两个变道式左转和直行“卜”字形分叉隧道的组合隧道
如图2,包括两个分叉形拱隧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叉形拱隧道都有ー个直行隧道22和ー个左转弯隧道23,左转弯隧道23位于直行隧道22的左侧,左转弯隧道23都在左转弯 ー侧与直行隧道2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ー个直行隧道22和ー个左转弯隧道23组成ー个“卜”字形分叉隧道;则分叉形拱隧道成为“卜”字形分叉隧道;
每个“卜”字形分叉隧道的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有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和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隧道并排段34 ;在两隧道并排段34中有一段低位置区域18,在接近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的低位置区域18两隧道并排段3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变道段17之间是低位置区域18 ;直行隧道22还有ー个直隧道接地端25,左转弯隧道23也还有ー个左转隧道接地端26 ;从分叉点15到直隧道接地端25为直隧道単行段28 ;从分叉点15到左转隧道接地端26为左转隧道単行段33 ;则“卜”字形分叉隧道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 ;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在组合隧道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位于另ー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直隧道接地端2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側。直隧道接地端2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上述结构的组合隧道用在双向六车道的十字路ロ,组合隧道与十字路ロ的关系如下
以ー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为例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合并成两车道的合并隧道8. O米宽在离十字路ロ中心250. O米的一条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进入隧道,合并隧道左侧紧靠地面支道中间的交通分道双实线。合并隧道爬升100. O米后,隧道净空高度达4. 5米的ー层隧道高度后,合并隧道开始向左拐变道,经过50. O米的左拐变道段17,合并隧道已向左拐8. O米宽度,使合并隧道不在右侧分道地下,而在左侧分道地下。合并隧道保持隧道下净空高度达4. 5米的ー层隧道高度沿左侧分道地下向十字路口中心延伸100. O米。在接近十字路口中心位置,即在平面交通情况下,直行车和左转弯车在十字路ロ分道的位置,合并隧道分为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其中左转弯隧道23从合并隧道左侧分出,6. O米一7. O米宽的左转弯隧道23在原地面支道左边的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上升到地面,实现了左转车辆在靠道路左边行驶,不与其它车道交叉的条件靠左侧进入隧道,基本按平面交通左转行车方式完成左转弯。合并隧道分为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其中直行隧道22从合并隧道右侧分出,6. O米一7. O米宽的直行隧道22在对面地面支道的右侧分道上升到地面,直行隧道22上的车辆上到地面后,从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有4. 5米深的左拐变道段17上面跨过,到达对面地面支道的左侧分道,实现直行。 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具体是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的两个直行隧道22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两个直行隧道22分别在地面支道交通双实线两侧的下方空间。
权利要求
1.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左转和直行“卜”字形分叉桥的组合桥,包括两个分叉形拱桥, 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叉形拱桥都有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左转弯桥(3)位于 直行桥(2)的左侧,左转弯桥(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桥(2)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 (15),使一个直行桥(2)和一个左转弯桥(3)组成一个“卜”字形分叉桥;则分叉形拱桥成为 “卜”字形分叉桥;每个“卜”字形分叉桥的直行桥(2)和左转弯桥(3)有共同起桥接地端(4),和共同起 桥接地端(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桥并排段(14);在两桥并排段(14)中有一段高位置 区域(16),在接近共同起桥接地端(4)的高位置区域(16)两桥并排段(14)向左拐成变道段 (17),分叉点(15)到成变道段(17)之间是高位置区域(16);直行桥(2)还有一个直桥接地 端(5),左转弯桥(3)也还有一个左转桥接地端(6);从分叉点(15)到直桥接地端(5)为直 桥单行段(8);从分叉点(15)到左转桥接地端(6)为左弯桥单行段(13);则“卜”字形分叉 桥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到变道段(17)相临的方 式组成组合桥,在组合桥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直桥接地端(5)位 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直桥接地端(5)与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左转和直行“卜”字形分叉桥的组合桥,其 特征在于直桥接地端(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1)的变道段(17) 下面位置。
3.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左转和直行“卜”字形分叉隧道的组合隧道,包括两个分叉形拱隧 道,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叉形拱隧道都有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左转 弯隧道(23)位于直行隧道(22)的左侧,左转弯隧道(23)都在左转弯一侧与直行隧道(22) 分叉,该分叉部位为分叉点(15),使一个直行隧道(22)和一个左转弯隧道(23)组成一个 “卜”字形分叉隧道;则分叉形拱隧道成为“卜”字形分叉隧道;每个“卜”字形分叉隧道的直行隧道(22)和左转弯隧道(23)有共同进隧道接地端 (24),和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到分叉点(15)之间的两隧道并排段(34);在两隧道并排段 (34)中有一段低位置区域(18),在接近共同进隧道接地端(24)的低位置区域(18)两隧道 并排段(34)向左拐成变道段(17),分叉点(15)到变道段(17)之间是低位置区域(18);直行 隧道(22 )还有一个直隧道接地端(25 ),左转弯隧道(23 )也还有一个左转隧道接地端(26 ); 从分叉点(15)到直隧道接地端(25)为直隧道单行段(28);从分叉点(15)到左转隧道接地 端(26)为左转隧道单行段(33);则“卜”字形分叉隧道成为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 隧道(21);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道接地端(25)到变道段(17)相 临的方式组成组合隧道,在组合隧道中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的直隧 道接地端(25)位于另一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直隧道接地端(25)与 变道段(17)之间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左转和直行“卜”字形分叉隧道的组合隧 道,其特征在于直隧道接地端(25)在接近对面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隧道(21) 的变道段(17)下面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卜”字形单元的组合桥或组合隧道是两个独立的分叉形桥或隧道组合成能使十字路口相对面的直行和左转弯机动车无交叉占道冲突的畅通组合桥或组合隧道。同一地面支道的直行桥和左转弯桥在高位置区域两桥并排段向左拐成变道段,分叉点到成变道段之间是高位置区域;两个变道式同向分叉“卜”字形分叉桥的直桥接地端到变道段相临的方式组成组合桥。合桥隧道的结构同于组合桥。优点组合桥或隧道都只用一层,能解决十字路口相对面两条地面支道上的直行车辆和左转弯车辆无交叉占道畅通问题;直接左转无多余绕行,解决近70%的交通堵塞量。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650114SQ20121014751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廖大中, 廖礼毅, 罗凡洲, 邹世才, 邹凌云, 高健 申请人:廖大中, 廖礼毅, 罗凡洲, 邹世才, 邹凌云, 高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