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路基堆载土顶面标高控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基础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路基堆载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沿海深厚淤泥质地区的路基施工中,涉及多种路基加固处理方法,其中包括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路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在实际施工中,需在盲沟、集水井和变形观测仪器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形成堆载土预压荷载。堆载土填筑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碾压,至设计顶面高程后,软基处理进入恒载期。现有施工技术中,通常先按照设计要求厚度进行堆载土填筑施工,待堆载土标高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需要进行沉降补方施工,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利于堆载土施工过程控制,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路基堆载土标高常常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补方施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路基堆载土顶面标高控制施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路基堆载土顶面标高控制施工方法,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I)设定分η级进行填土施工,其中,η取值为2飞之间的整数;(2)第m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推算第m+1级堆载土预沉量hm+1,其中,m取值为I,…,η-i ;推算第m+1级堆载土预沉量hm+1的具体步骤如下①第m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计算第m级堆载土实际沉降量与第m级堆载土 s天前实际沉降量差值ΛΗΠ, Δ Hm = Hm实测_Hm实测_s,其中,Hm实测为弟m级堆载土头际沉降里,Hm实测_s为弟m级堆载土 s天前实际沉降量,s取值为3飞之间的整数;②估算第m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的平均沉降速率Vm,Vm =AHm/s ;③推算第m+1级堆载土在设计规定时间内完成后,第m+1级堆载土沉降量Λ hm+1,Δ hm+1 = Vm · tm+1,其中,tm+1为设计要求第m+1级堆载土时间与静压时间的总天数;④推算第m+1级堆载土预沉量hm+1,hm+1= Δ hffl+1+Hffl-Hmsit+ Λ,其中,Hmft计为第m级堆载土设计沉降量,Λ为规范允许路基填筑正偏差值,取值为(Γ20 ;
m=n-l(3)第n-l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计算累计增加沉降量h,6,ha= ^ hm^ ;
m=l(4)第η级堆载土进行施工时,使其实际填土厚度比设计标高高h,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按照预先计算得出的沉降量增加填土厚度,可保证堆载土填筑完成后,施工顶面高程处于规范允许偏差内,减少由于路基沉降进行的补方施工,降低施工成本,达到优化施工、保证质量的目的。本发明简便易行、效率高、安全可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图I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路基堆载土顶面标高控制施工方法的加载-沉降曲线图;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路基堆载土顶面标高 控制施工方法的加载-预沉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分三级进行填土施工,第一级填土厚度为I. 5m,第二级填土厚度为I. 5m,第三级填土厚度维2. 0m。第一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其中的施工完成是指堆载土和静压完成后),预测第二级堆载土预沉量如下第一级堆载土于2010年7月22日施工完成,2010年7月18日实际沉降量氏_卜4=400. 7mm,2010年7月22日实际沉降量为H1^测=428. 9mm,从2010年7月18日至2010年7月22日的路基沉降量差值Λ H1 = H1 ^lj-H1 = 428. 9-400. 7=28. 2mm,则估算第一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的平均沉降速率V1= Δ ^/4=28. 2/4=7. lmm/d。由于堆载土施工过程中,沉降速率随着堆载土的填筑施工,沉降速率急剧增大;当堆载土填筑完成进入静压期间,沉降速率逐渐保持平稳。因此可以根据第一层堆载土填筑完成后的平均沉降速率V1,推算出第二级堆载土在设计规定时间内完成后,第二级堆载土沉降量Λ h2 = V1 · t2 = 7. I X (7+8) =106. 5mm,设计要求第二级堆载土时间为7天,静压时间为8天。第一级堆载土设计沉降量为300mm,推算第二级堆载土预沉量h2= Δ 1 + -H1 s计+ Λ =106. 5+428. 9 一 300+20=255. 4mm。其中Λ =20是规范允许路基填筑最大正偏差值。同理,第二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预测第三级堆载土预沉量如下第二级堆载土于2010年9月27日施工完成,2010年9月23日实际沉降量Η2__4=806. 7mm,2010年7月22日实际沉降量为H2^测=818. 8mm,从2010年9月23日至2010年9月27日的路基沉降量差值Λ H2 = 测-H2实测_4 = 818. 8-806. 7=12. 1臟,则估算第二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的平均沉降速率V2= Δ H2/4=12. 1 + 4=3. Omm/d。根据第二层堆载土填筑完成后的平均沉降速率V2,推算出第三级堆载土在设计规定时间内完成后,第三级堆载土沉降量Λ h3 = V2 · t3 = 3. OX (7+8) =45mm,设计要求第三级堆载土时间为7天,静压时间为8天。第二级堆载土设计沉降量为580mm,推算第三级堆载土预沉量h3= Δ h3+H2 -H2 sit+ Δ =45+818. 8-580+20=303. 8mm。故堆载土施工时的堆载厚度应为I. 5+1. 5+2+0. 3038+0. 2554=5. 559m ;累计增加沉降量 5. 559-5. 0 ^0. 56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本区段实际填土厚度为5. 6m,第一级、第二级填土厚度仍为I. 5m,第三级堆载土厚度为2. 6m。按此法施工,可保证堆载土填筑完成后,施工顶面高程处于规范允许正偏差内(+20mm),达到优化施工的目的,省时、省力、缩短工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知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仅适用于分三级填土施工,综合路基交工面顶标高、沉降量、场地平整标高、堆载时间等要求,在堆载土厚度3. Om以内时,分两级填土施工即可;在堆载土厚度3. Om 6. Om时,可以分三级进行填土施工在堆载土厚度6. Om 8. Om时,可以分四级或五级进行填土施工。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 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路基堆载土顶面标高控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O设定分η级进行填土施工,其中,η取值为2飞之间的整数; (2)第m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推算第m+1级堆载土预沉量hm+1,其中,m取值为1,…,η-i ; 推算第m+1级堆载土预沉量hm+1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第m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计算第m级堆载土实际沉降量与第m级堆载土s天前实际沉降量差值Λ Hffl, Δ Hm = Hm实测_Hm实测_s,其中,为弟m级堆载土头际沉降里,Hm_s为兎m级堆载土s天前实际沉降量,s取值为3飞之间的整数; ②估算第m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的平均沉降速率Vm,Vm= Δ Hm/s ; ③推算第m+1级堆载土在设计规定时间内完成后,第m+1级堆载土沉降量Ahm+1, Δ hm+1 = Vm · tm+1,其中,tm+1为设计要求第m+1级堆载土时间与静压时间的总天数; ④推算第m+1级堆载土预沉量hm+1, hm+1= Δ hm+1+Hm_「Hm设计+ Λ,其中,Hmia计为第m级堆载土设计沉降量,Λ为规范允许路基填筑正偏差值,取值为(Γ20;m 二《-I (3)第n-l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计算累计增加沉降量h,6,h.e=Σ hm+];m=l (4)第η级堆载土进行施工时,使其实际填土厚度比设计标高高h,6。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基堆载土顶面标高控制施工方法,先设定分n级进行填土施工,n取值为2~5之间的整数;第m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推算第m+1级堆载土预沉量hm+1,m取值为1,…,n-1;第n-1级堆载土施工完成后,计算累计增加沉降量h总,第n级堆载土进行施工时,使其实际填土厚度比设计标高高h总。本发明按照预先计算得出的沉降量增加填土厚度,可保证堆载土填筑完成后,施工顶面高程处于规范允许偏差内,减少由于路基沉降进行的补方施工,降低施工成本,达到优化施工、保证质量的目的。本发明简便易行、效率高、安全可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文档编号E01C3/04GK102767128SQ201210289570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肖策 申请人: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