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抹油装置和轮胎式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2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胎抹油装置和轮胎式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胎抹油装置和轮胎式压路机。
背景技术
轮胎压路机是由多个充气轮胎对道路进行密实作业的一种机械。目前,轮胎压路机是建设浙青高等级公路的理想压实设备。现有的轮胎压路机在压实浙青路面时,由于浙青粘性高,轮胎经常会粘附有浙青。轮胎表面粘附浙青后不易清理,附着在轮胎上的浙青固化后还会降低路面的压实平整度。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在轮胎压路机上增设抹油装置,其原理为:喷油系统为抹油部件供油,抹油装置将油涂抹在轮胎表面,使得轮胎表面形成保护油膜,防止浙青粘附。通常来讲,轮胎压路机的轮胎抹油装置通常包括喷油系统、涂抹组件以及推动器。推动器器与涂抹组件相连,用于将涂抹组件推送至接触轮胎。喷油系统的喷头向涂抹组件喷油,涂抹组件将油涂抹在轮胎表面。此种喷油装置的缺陷在于:喷头向涂抹组件喷油时,从喷头喷出的部分油会部分雾化,形成油雾,一方面,油雾易随风飘散,不能达到对涂抹组件供油的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形成油雾还会对施工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油液利用率高,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轮胎抹油装置和轮胎式压路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抹油装置,用于轮胎式压路机,该装置包括:刷架,用于与所述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支架相连;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刷架相连;集油盒,所述集油盒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抹油板,所述抹油板的吸油端设置于所述集油盒内,抹油端设置于所述集油盒外,与所述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相对设置;喷油系统,所述喷油系统的油喷头与所述集油盒相通。进一步地,所述刷架和所述固定板为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抹油板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抹油板的抹油端均设置于所述集油盒的底部,且沿所述集油盒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轮胎抹油装置还包括刷板,所述刷板设置于所述集油盒沿所述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周向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刷板设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所述轮胎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刷板包括第一刷板和第二刷板,所述第一刷板设置于所述集油盒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刷板设置于所述集油盒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轮胎抹油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刷板的挡板,所述挡板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弯板,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连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刷架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刷板相连。[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刷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轮胎的宽度方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布置方向的夹角为10° 30°。进一步地,所述轮胎抹油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油盒顶部的喷油支架,所述喷油系统安装于所述喷油支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轮胎式压路机,其设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胎抹油装置具有以下优势:该轮胎抹油装置设置有与喷油系统的油喷头相通的集油盒,同时将抹油板的吸油端设置于该集油盒内,由此形成封闭的供油系统。因此,从油喷头喷出的油液即使部分雾化,也不会扩散到外界空气中,使得油液能够充分被利用,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防止油雾污染空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轮胎式压路机,该轮胎式压路机设有上述轮胎抹油装置,由于上述轮胎抹油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轮胎抹油装置的轮胎式压路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抹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抹油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抹油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轮胎抹油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为轮胎抹油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示意图;图7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轮胎支架2刷架201第一安装孔 202 第二安装孔3 固定板31 第一固定板32 第二固定板 321 腰型孔41 第一刷板 42 第二刷板5 喷油支架6喷油系统7集油盒81第一抹油板82第二抹油板 9挡板91把手10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在于:增设用于收集从喷油系统喷出的油的盒体,该盒体构成抹油板的供油装置,形成封闭的供油系统,防止从喷油系统喷出的油雾化后在空气中扩散,提高油的利用率,降低油雾造成的环境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轮胎抹油装置的结构,该轮胎抹油装置用于轮胎式压路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抹油装置的结构包括:刷架2、固定板3、第一刷板41、第二刷板42、喷油支架5、喷油系统6、集油盒7、第一抹油板81、第二抹油板82和挡板9 ;其中,刷架2用于与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支架I相连;固定板3与刷架2相连;第一刷板41和第二刷板42设置于集油盒7沿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10周向的两侧;第一刷板41设置于固定板3和集油盒7两侧中靠近固定板的一侧之间;第二刷板42设置于集油盒7的另一侧;第一刷板41和第二刷板42均设有清理刷,该清理刷用于清理轮胎10表面泥土和/或浙青,该清理刷与轮胎10相对设置;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的吸油端(图中未标出)均设置于集油盒7内;抹油端设置于集油盒7外,与轮胎10相对设置;喷油支架5设置于集油盒7的顶部,喷油系统6安装于该喷油支架5 ;喷油系统6的油喷头与集油盒7相通。本实施提供的轮胎抹油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喷油系统6开启,从油喷头喷出的油液进入集油盒7内,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的吸油端吸入油液,该油液扩散至抹油端,当车轮转动时,抹油端与轮胎10表面接触,在轮胎表面形成油保护膜,防止浙青粘连。本实施例提供轮胎抹油装置中设置有集油盒7,该集油盒7直接与喷油系统6的油喷头相连,用于收集从油喷头喷出的油。因此,即使部分油雾化,也不会进入外界空气中,由此使得油液能够充分被利用,同时还能够防止油雾污染空气。喷油系统6的喷油头为集油盒7供油,集油盒7为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供油。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的吸油端从集油盒7内吸油后油液扩散至抹油端,由此使得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能够实现对轮胎10的涂油功能。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的抹油端直接与轮胎10相接触,起到抹油的作用。为了提高涂油的均匀性,上述抹油板的抹油端的端面优选为与轮胎形状适配的圆弧形。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的抹油端优选设置于集油盒7的底面,且沿集油盒7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上述抹油板优选由棉布、麻布、羊毛毡或尼龙布等材料制得。第一刷板41和第二刷板42设置在集油盒7的两侧,当轮胎10表面粘附有浙青时,随着车轮的转动,浙青会首先被第一刷板41或第二刷板42的清理刷清理,用以保证轮胎10表面的浙青不会污染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即第一刷板41和第二刷板42对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起到保护作用。[0054]此外,在非浙青路面,如水泥路面等,该第一刷板41和第二刷板42的清理刷还可对轮胎10表面的泥土进行清理,无需后期人工清理,降低劳动强度。喷油支架5设置于集油盒7的顶部,该喷油支架5用于固定喷油系统6的喷油头,防止压路机震动时该喷油系统的位置发生偏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喷油支架也可不设,此时可将集油盒7固定于压路机的其它部件上。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刷架2和固定板3、固定板3和第一刷板41、第一刷板41和集油盒7、集油盒7和第二刷板42、喷油支架5和集油盒7以及集油盒7和喷油系统6之间优选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轮胎抹油装置只需在轮胎需要进行防粘处理时才需要将其的抹油板与轮胎相接触,其它状态该轮胎抹油装置无需工作,抹油板需与轮胎相分离。为了便于控制抹油板与轮胎的接触与分离,刷架2与固定板3优选为转动连接,以便于当整个轮胎抹油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将整个轮胎抹油装置向上抬起,保证抹油板与轮胎10相分离;当轮胎抹油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将整个轮胎抹油装置放下,保证抹油板与轮胎10相接触。如图5和图6所示,为轮胎抹油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具体而言,刷架2与固定板3通过两个螺栓连接,两个螺栓分别为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相应的,刷架3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一螺栓的第一安装孔201,和用于安装第二螺栓的第二安装孔202,并且第二安装孔202为弧形孔(具体请参见图2)。通过设置第一螺栓的螺杆和螺帽之间,以及第二螺栓的螺杆和螺帽之间具有合适的预紧力,使得当整个轮胎抹油装置抬起或放下时,固定板3能够以第一螺栓的螺杆为轴线并沿第二安装孔202的轨迹转动,整个轮胎抹油装置转动一定角度后,两个螺栓的螺杆和螺帽之间的预紧力使得轮胎抹油装置能够固定于转动后的位置。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将整个轮胎抹油装置提起或放下,该轮胎抹油装置还优选包括有挡板9,该挡板9安装于第二刷板42,该挡板9上设置有把手91。由此,当技术人员当需要开启或关闭轮胎抹油装置时,可以方便地通过提起或放下把手91实现整个轮胎抹油装置中抹油板与轮胎 10的接触与分离。对于固定板3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弯板结构(具体请参见图7),具体而言,该固定板3包括:第一固定板31和与第一固定板31相连的第二固定板32 ;第一固定板31与刷架2相连,第二固定板32与第一刷板41相连。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调整抹油组件(包括第一刷板41、第二刷板42、第一抹油板81、第二抹油板82、集油盒7和喷油系统6)沿轮胎10宽度方向的位置,第二固定板32优选设有腰型孔321,该腰型孔321沿轮胎10的宽度方向布置,第二固定板32与第一刷板41螺栓连接。由此可使抹油组件能够沿该腰型孔321进行位置调整。提高轮胎抹油装置的通用性,使其对于16T至36T的轮胎式压路机均可通用。第一刷板41的清理刷清理得到的部分浙青或泥土会堆积在固定板3的第二固定板32表面。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固定板31与第二固定板32的布置方向的夹角为10° ^30°,第二固定板32向下倾斜一定角度,由此使得附着在第二固定板32表面的浙青会沿着第二固定板32的走势向下流动,最终脱离第二固定板32,避免固定板3堆积浙青或泥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抹油板的个数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抹油板81和第二抹油板82,其中一个抹油板对轮胎起到主要抹油作用,另一个抹油板起到辅助抹油的作用:若轮胎上油量较低,另一抹油板为轮胎供油,若轮胎上油量较多,则另一抹油板起吸入轮胎表面的部分油液。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抹油板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大于两个),同样可以起到为轮胎抹油的作用。上述实施例中刷板的个数也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刷板41和第二刷板42,设置在集油盒7沿轮胎周向的两侧,即设置于抹油板的两侧,由此使得压路机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能保证对抹油板的保护作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抹油板的个数也可设置于集油盒7的一侧。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抹油装置具有如下优点:该轮胎抹油装置设置有与喷油系统的油喷头相通的集油盒,同时将抹油板的吸油端设置于该集油盒内,由此形成封闭的供油系统。因此,从油喷头喷出的油液即使部分雾化,也不会扩散到外界空气中,使得油液能够充分被利用,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防止油雾污染空气。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刷板还可在浙青路面对抹油板起到的保护作用,在非浙青路面起到清理泥土的作用。延长了抹油板的使用寿命,便于后期对轮胎的清理工序。通过设置刷架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方便控制轮胎抹油装置的开启和关闭。通过设置固定板的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之间呈一定夹角,避免浙青或泥土在固定板表面堆积。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沿轮胎宽度方向设置的腰型孔,使得抹油组件能够调整沿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提高轮胎抹油装置的通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轮胎式压路机,该轮胎式压路机设有上述任一种轮胎抹油装置,由于上述任一种轮胎抹油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轮胎抹油装置的轮胎式压路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轮胎抹油装置,用于轮胎式压路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刷架(2),用于与所述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支架(I)相连; 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刷架(2)相连; 集油盒(7),所述集油盒(7)安装于所述固定板(3); 抹油板,所述抹油板的吸油端设置于所述集油盒(7)内,抹油端设置于所述集油盒(7)夕卜,所述抹油端与所述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10)相对设置; 喷油系统(6),所述喷油系统(6)的油喷头与所述集油盒(7)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架(2)和所述固定板(3)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板的个数为两个,所述两个抹油板的抹油端均设置于所述集油盒(7)的底部,且沿所述集油盒(7)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抹油装置还包括刷板,所述刷板设置于所述集油盒(7 )沿所述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10 )周向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刷板设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与所述轮胎(10)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板包括第一刷板(41)和第二刷板(42),所述第一刷板(41)设置于所述集油盒(7)靠近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和所述固定板(3)之间,所述第二刷板(42)设置于所述集油盒(7)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抹油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刷板(42 )的挡板(9 ),所述挡板(9 )设有把手(9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为弯板,其包括第一固定板(31),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相连的第二固定板(32);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与所述刷架(2)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所述第一刷板(41)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2)和所述第一刷板(41)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2)设置有腰型孔(321),所述腰型孔(321)沿所述轮胎(10)的宽度方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的布置方向的夹角为10° 3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抹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抹油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油盒(7)顶部的喷油支架(5),所述喷油系统(6)安装于所述喷油支架(5)。
11.一种轮胎式压路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轮胎抹油>J-U装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胎抹油装置和轮胎式压路机。该轮胎抹油装置包括刷架,用于与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支架相连;固定板,固定板与刷架相连;集油盒,集油盒安装于固定板;抹油板,抹油板的吸油端设置于集油盒内,抹油端设置于集油盒外,与轮胎式压路机的轮胎相对设置;喷油系统,喷油系统的油喷头与集油盒相通。该轮胎抹油装置设置有与喷油系统的油喷头相通的集油盒,同时将抹油板的吸油端设置于该集油盒内,由此形成封闭的供油系统。因此,从油喷头喷出的油液即使部分雾化,也不会扩散到外界空气中,使得油液能够充分被利用,提高了油液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防止油雾污染空气。
文档编号E01C19/27GK203007786SQ20122063588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陈晓平, 段乾坤, 黄飞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