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00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面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交通系统,具体涉及ー种平面路ロ的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在全球各国已普遍存在。道路的交通拥堵和道路本身的通行能力及交通參与者(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行为相互关联。因此,单独核算考虑某一道路某一区域的交通流量分析对解决城市整体道路畅通没有大大的具体实效。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源在于制约道路交通流量的具体因素。现阶段,针对制约道路交通流量的具体因素做出行之有效,简单、方便、易行的对应方法,是广大道路交通管理參与者最主要的工作。而制约道路交通流量的具体因素最根本的方面是道路本身的通行能力。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强和利用道路本身资源来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呢。道路本身的通行环境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合理的交通设施设置,为实现交通參与者(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有效交通分流及通行保护;第二,必要的部分平面道路延伸,为实现交通參与者包括大型车辆的顺利转向分流,无论怎样平面交通的工程量及成本造价总要低于立体交叉交通。第三,科学的道路卡ロ及交通參与者停驻点布局,为实现交通參与者相互之间影响最小化。广大交通管理者对于交通策略,方法,规则的制定实施应当不断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在制约道路交通的主要因素上做简单实效的解决方案。目前的道路状况是常规道路交叉ロ属多方向开放交叉,双向每条道路分为左转 直行 右转三个流向,道路交通冲突点集中,这时必须通过红绿信号指示灯调节交通流參与者,以保障通行安全。如遇突发因素,如故障断电恶劣天气等,则ー线路面警カ工作压カ巨大。且常规道路交叉ロ的突发事故概率和其多方向开放交叉性存在直接原因。6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ロ及其附近。对比传统交叉十字路ロ,常规道路交叉ロ的多向开放性是交通事故和拥堵的根本硬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交叉路ロ拥堵,事故发生率高等一系列交通问题,提出了ー种平面交通系统。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平面交通系统,其包括一条主干道和一条侧辅道,以及由所述主干道和侧辅道形成的交叉的路ロ,在该交叉的路ロ的中间区域设置ー个缓行分流区域;在缓行分流区域中主干道的位置设置一段分隔开侧辅道并具有一定长度的主干道护栏,在缓行分流区域中侧辅道的位置设置两段不分隔开主干道的侧辅道护栏,在缓行分流区域的四个进出口位置均设有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过街斑马线,在主干道护栏两侧靠近过街斑马线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环流弯道转向口,在过街斑马线的对应于环流弯道转向口的位置还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在环形分流区域的外部且靠近过街斑马线的位置设置有公交站台,在主干道和侧辅道的机动车道外部还设有非机动车道;在主干道行驶的车辆,在环流弯道转向口调头后并实现向侧辅道的左转;在侧辅道行驶的车辆,在环流弯道转向口调头后并实现向主干道的左转以及实现在侧辅道上的直行。本发明的平面交通系统与现有的十字交叉路ロ相比,具有以下优势(I)治堵通过合理布局使机动车道道路全程通畅,解决通行困难。(2)改良驾驶环境,有效避免恶性交通事故;使车流按顺方向行驶,有效缓解驾驶者压力,増加行驶安全系数。(3)方便群众,促进公共交通;每个交通十字路ロ有8个公共站台,且站台相互间距近,距行人穿行道路区域近。(4)大幅降低路面警カ执勤压カ;基层交警工作负荷大,在过街斑马线的中间位置为可通行执勤警戒位,有效降低工作強度。(5)简单易行,为国家节省大量资金;只需改改护栏画画线等简单工作,在缓行分流区域设被动减速带,合理布控电子安防即可。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交通系统的示意图;图中1-主干道,2-侧辅道,3-缓行分流区域,4-主干道护栏,5-侧辅道护栏,6_过街斑马线,7-安全保护装置,8-被动减速帯,9-警戒指示信号灯,10-公交站台,11-环形弯道转向口,12-非机动车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平面交通系统作详细的描述。參照图1,本发明的平面交通系统包括一条主干道I和一条侧辅道2,其中主干道I和侧辅道2具有十字交叉的路ロ,在该十字交叉的路ロ的中心区域设置ー个缓行分流区域3,其中在缓行分流区域3中主干道的位置设置一段分隔开侧辅道2的主干道护栏4,在缓行分流区域3中侧辅道的位置设置两段不分隔开主干道I的侧辅道护栏5。在缓行分流区域的四个进出ロ位置均设有供分流之后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过街斑马线6,在主干道护栏4靠近过街斑马线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环流弯道转向口 11,在过街斑马线6的对应于环流弯道转向口的位置还设有安全保护装置7,该保护装置可以为护栏、路肩或緑化隔离带,能够有效的保护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该主干道护栏4的长度应适中,其长度的选择应该视交通拥堵程度而定,但应保证在环流弯道转向口调头的车辆的直行距离需足够长,以致能够在缓行分流区域内安全汇入直行车流并完成变道。此外,在机动车道外部还设有非机动车道12。下面以车辆从图1中主干道I的左上侧A处(车辆靠右行驶,上述左上侧为平面图的左上侧,图中标记A)驶入为例,详细说明在本发明的平面交通系统中的主干道I上的各个方向的详细行驶过程。车辆在图1中的主干道自上向下通行,在进入缓行分流区域之前,道路分为直行车道和调头车道,如果需要调头,则车辆可以在调头车道选择调头行驶;如果需要直行、左转或者右转则需要向前行驶进入缓行分流区域,再进入缓行分流区域之前,在道路上设有限速界限标示牌,其效果是提示车辆主动减速行驶进入缓行分流区域,在进入缓行分流区域之后以及到达过街斑马线区域6之前,在直行车道上前后设置两道机动车被动减速带8,其效果是使得车辆被动减速到达过街斑马线区域6,此外在过街斑马线6的位置上还设置有減速警戒指示信号灯9,例如可以为黄灯长闪,其效果是警示提醒车辆降低车速并注意避让通过斑马线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上述限速和分流措施,使得进入路ロ交叉区域,即缓行分流区域的机动车的数量和速度均受到了一定的时空限制。车辆驶过过街斑马线区域6之后,进入缓行分流区域3,这时车道分为右转道以及直行车道,需要右转的车辆进入右转道行驶,并在到达侧辅道2的位置时右转驶入侧辅道2 ;需要直行或者左转的车辆需要继续直行,当驶过侧辅道2之后,环形分流区域的车道分为直行道和左转道,需要左转的车辆靠左行驶进入左转道,并在到达缓行分流区域3的下方的环流弯道转向口 11调头,进入主干道的右下侧(图中的右下侧),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环流弯道转向口调头的车辆的直行距离需足够长,一致能够在缓行分流区域内安全汇入直行车流并完成变道,由直行向右转,进入右下侧的右转道行驶,当到达十字交叉路ロ的侧辅道2的位置时,右转驶出缓行分流区域3,实现车辆从左上侧驶入而左转的目的。下面以设置在侧辅道2的B位置驶入为例,详细说明在本发明的平面交通系统中的侧辅道2上的各个方向的详细行驶过程。图中的B位置为图中的侧辅道的左侧(图1中的左侧位置)靠右行驶的道路位置。车辆在图1的侧辅道2上自左向右行驶,在进入缓行分流区域之前,道路分为直行车道和调头车道,如果需要调头,则车辆可以在调头车道选择调头行驶;如果需要直行、左转或者右转则需要向前行驶进入缓行分流区域,再进入缓行分流区域之前,在道路上设有限速界限标示牌,其效果是提示车辆主动减速行驶进入缓行分流区域,在进入缓行分流区域之后以及到达过街斑马线区域之前,在直行车道上前后设置两道机动车被动减速带,其效果是使得车辆被动减速到达过街斑马线区域,此外在过街斑马线的位置上还设置有減速警戒指示信号灯,例如可以为黄灯长闪,其效果是警示提醒车辆降低车速并注意避让通过斑马线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车辆驶过过街斑马线区域之后,进入缓行分流区域,由于主干道护栏分隔开了侧辅道的通行方向,这时车道只有一条右转车道,所有车辆均需要进入右转道行驶,并在到达主干道的位置时右转驶入主干道;需要右转的车辆继续行驶,达到右转的目的。需要直行和左转的车辆则靠左侧行驶,并在到达环形分流区域的下方的环流弯道转向口 11调头,进入主干道的右下侧(图中的右下侧),向前行驶,需要左转的车辆一直直行,实现左转的目的。需要直行的车辆则需要靠右进入右下侧的右转道行驶,同样的,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在环流弯道转向口调头的车辆的直行距离需足够长,一致能够在缓行分流区域内安全汇入直行车流并完成变道,由直行向右转,当到达十字交叉路ロ的侧辅道的位置时,右转驶出缓行分流区域3,实现车辆在侧辅道直行的目的。此外,本发明的平面交通系统还能够大力发挥公交交通的优势,其在进入主干道和侧辅道的缓行分流区域3之前的道路两侧,各设有I个公交站台10和相应的停驻区域,这样,在图中共有8个公交站台10,其靠近过街斑马线的位置,能够有效的方便群众以及在促进公共交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对上述车辆行驶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与传统的交叉路ロ相比,本发明的平面交通系统中采取的道路交叉ロ属于明显的单方向半开放交叉,由于主干道护栏的设置,因此交通冲突点较之传统常规道路交叉ロ分散,因在平面交通系统中只存在缓行分流区域斑马线与道路方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參与者十字交叉,以及机动车顺入直行车道后变道转向的所谓斜交叉。因此平面交通系统中道路交叉ロ的突发事故概率极低。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交通系统,其包括一条主干道和一条侧辅道,以及由所述主干道和侧辅道形成的交叉的路口,在该交叉的路口的中间区域设置一个缓行分流区域; 其特征在于,在缓行分流区域中主干道的位置设置一段分隔开侧辅道并具有一定长度的主干道护栏,在缓行分流区域中侧辅道的位置设置两段不分隔开主干道的侧辅道护栏,在缓行分流区域的四个进出口位置均设有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过街斑马线,在主干道护栏两侧靠近过街斑马线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环流弯道转向口,在过街斑马线的对应于环流弯道转向口的位置还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在环形分流区域的外部且靠近过街斑马线的位置设置有公交站台,在主干道和侧辅道的机动车道外部还设有非机动车道; 在主干道行驶的车辆,在环流弯道转向口调头后并实现向侧辅道的左转;在侧辅道行驶的车辆,在环流弯道转向口调头后并实现向主干道的左转以及实现在侧辅道上的直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交通系统,包括一条主干道和一条侧辅道,以及由主干道和侧辅道形成的交叉的路口,在该交叉的路口的中间区域设置一个缓行分流区域;在缓行分流区域中主干道的位置设置一段分隔开侧辅道的主干道护栏,在缓行分流区域的四个进出口位置均设有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过街斑马线,在主干道护栏两侧靠近过街斑马线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个环流弯道转向口,在过街斑马线的对应于环流弯道转向口的位置还设有安全保护装置;在主干道行驶的车辆,在环流弯道转向口调头后并实现向侧辅道的左转。本发明的交通系统能够有效地缓解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E01C1/02GK103031789SQ20131000677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4日
发明者石少伟 申请人:石少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