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及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及其结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浇筑桥墩,在所述桥墩顶部设置安装支座;将预制倒T形盖梁吊装到所述安装支座上;将小箱梁吊装搁置在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的翼板上,使之成为简支状态;往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的腹板与两侧小箱梁之间的间隙浇筑混凝土形成湿接缝,同时完成所述腹板上部与两侧小箱梁顶板之间的负弯矩钢束的穿设和张拉。通过上述施工方法还形成了本发明的简支变连续结构。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常见简支变连续结构的结构可靠、耐久性好等优点,还能改善桥梁景观,大大降低了从桥面到盖梁底的结构高度,节省桥下净空,简化施工步骤,缩短施工周期的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专利说明】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结构和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桥面连续的简支梁结构体系由于存在桥面容易开裂等缺点而在与连续梁结构体系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下风。同时由于现浇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复杂繁琐,人们一直希望将简支梁的批量预制生产和连续梁的优越性能结合起来,用梁或板批量预制生产的方式来加快连续梁的建设速度,以省去繁琐的支模工序,由此产生了将整跨梁板预制、架设就位后在端部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使之连续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法,而形成的体系则被称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目前,简支变连续的结构形式在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桥梁中的多孔中等跨径的桥梁占很大的比重。
[0003]综合桥面连续和结构简支变连续两种结构体系,其方案优劣的对比情况如下表
所示:
[0004]
【权利要求】
1.一种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浇筑桥墩,在所述桥墩顶部设置安装支座; 将预制倒T形盖梁吊装到所述安装支座上; 将小箱梁吊装搁置在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的翼板上,使之成为简支状态; 往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的腹板与两侧小箱梁之间的间隙浇筑混凝土形成湿接缝,同时完成所述腹板上部与两侧小箱梁顶板之间的负弯矩钢束的穿设和张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在吊装至所述安装支座上后,沿腹板的长度方向进行第一批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小箱梁吊装搁置在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的翼板后,沿腹板的长度方向进行第二批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负弯矩钢束的穿设和张拉后,在所述湿接缝内进行第三批预应力钢束的张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支变连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第三批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后,在所述小箱梁的上表面由下往上依次铺设钢筋混凝土铺装层、防水层和浙青混凝土铺装层。
6.一种简支变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墩、安装支座、小箱梁和预制倒T形盖梁,所述安装支座设置在所述桥墩的顶部,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设置在所述安装支座上,所述小箱梁搁置在两相邻桥墩上的预制倒T形盖梁的翼板上,所述小箱梁与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之间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为一体,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的腹板上部与两侧小箱梁顶板之间张拉有负弯矩钢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支变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内沿腹板的长度方向张拉有预应力钢束。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简支变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的腹板与两侧的小箱梁之间填充的混凝土内张拉有预应力钢束。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支变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箱梁的上表面由下往上依次铺设有钢筋混凝土铺装层、防水层和浙青混凝土铺装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支变连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箱梁和所述预制倒T形盖梁的翼板之间设置有橡胶条。
【文档编号】E01D101/28GK103938546SQ201310023916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陆元春, 李国平, 何晓光, 郭卓明, 钟小军, 沙丽新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