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廊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92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新型廊桥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桥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新型廊桥。该新型廊桥包括桥身和位于桥身上的楼房;桥身包括至少两层桥面;上层的至少一层桥面设置有双向车行道;下层的至少一层桥面设置有停车库和应急车道。该新型廊桥的上层桥面设置有双向车行道,可供车辆穿行过桥。另外,在下层桥面设置有停车库和应急车道,则游人驾车前来观光旅游时,可以将车停在下面的停车库,方便游人停车。即该新型廊桥既具有观光旅游的功能,还具有停车、应急通行的功能,功能丰富。该新型廊桥可不用地方政府征地和建设用地指标,由于综合利用恰到好处,还可以帮助政府完善城市交通桥,不用政府投资,节约了建设用地达到多赢的目的,即政府、社会、企业多赢。
【专利说明】新型廊桥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新型廊桥。
【背景技术】
[0002]廊桥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廊桥盛行于北宋时中原地区,以汴水虹桥为代表。但汴水虹桥只留在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廊桥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尤其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廊桥之乡,木拱廊桥尚存200余座。2005年末,浙江泰顺、庆元、景宁和福建寿宁、屏南、福鼎等县市联合将廊桥向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9月30日,由福建省屏南县、寿宁县、周宁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003]纵观现有的廊桥,都是直接在桥体上修建房屋,桥体上修建的房屋不高大,桥面只供游人通行,其功能仅限于观光、休闲、挡风、避雨,功能单一。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廊桥,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廊桥,包括桥身和位于桥身上的楼房;桥身包括至少两层桥面;上层的至少一层桥面设置有双向车行道;下层的至少一层桥面设置有停车库和应急车道。
[0006]优选地,应急车道为两条;两条应急车道分别位于停车库的两侧。
[0007]优选地,停车库包括沿着桥身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阵列的多个停车位。
[0008]优选地,两条应急车道的外侧均设置有休闲长廊。
[0009]优选地,双向车行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人行道;楼房为两个;两个楼房位于两条人行道的外侧且两个楼房内的商铺沿两条人行道排列。
[0010]优选地,两个楼房还通过空中走廊连通。
[0011]优选地,双向车行道还通过立交桥与停车库连接。
[0012]优选地,休闲长廊与人行道通过楼梯或电梯连接。
[0013]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桥身两侧的防洪护栏。
[0014]优选地,防洪护栏与每一层桥面转动连接,用于在洪水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防洪护栏平铺在桥面上。
[00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廊桥,与现有技术中相比,该新型廊桥的上层桥面设置有双向车行道,可供车辆穿行过桥。另外,在下层桥面设置有停车库和应急车道,则游人驾车前来观光旅游时,可以将车停在下面的停车库,方便游人停车。而应急车道可以在上侧的双向车行道车流过大或供应急车辆通行使用。即该新型廊桥既具有观光旅游的功能,还具有停车、应急通行的功能,功能丰富。【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廊桥的主视图;
[0017]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廊桥的侧视图;
[0018]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洪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廊桥,包括桥身101和位于桥身上的楼房106 ;桥身101包括至少两层桥面;上层的至少一层桥面设置有双向车行道105 ;下层的至少一层桥面设置有停车库104和应急车道103。
[002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廊桥,与现有技术中相比,该新型廊桥的上层桥面设置有双向车行道,可供车辆穿行过桥。另外,在下层桥面设置有停车库和应急车道,则游人驾车前来观光旅游时,可以将车停在下面的停车库,方便游人停车。而应急车道可以在上侧的双向车行道车流过大或供应急车辆通行使用。即该新型廊桥既具有观光旅游的功能,还具有停车、应急通行的功能,功能丰富。
[0022]优选地,应急车道103为两条;两条应急车道103分别位于停车库104的两侧。具体地,为了满足双向应急通行的需求,同时满足停车库停车与取车额方便,应急车道为两条,其中两条应急车道的行走方向相反,便于通行且便于停车与取车。在停车时,可以直接走右侧的应急车道进入停车库,取车时,若需要过桥,则车辆从停车库进入右侧的应急车道过桥,若需要返程,则车辆从停车库进入左侧的应急车道返程。
[0023]对于停车位,停车库104包括沿着桥身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阵列的多个停车位。即停车库内的多个停车位四通八达,车辆在任意位置均可以行使到任意的停车位及两侧的应急通道。
[0024]优选地,两条应急车道103的外侧均设置有休闲长廊102。当车辆停车后,旅游者可以直接进入应急车道外侧的休闲长廊,从休闲长廊看到美丽的山川河流,从而为旅游者提供便利。
[0025]优选地,双向车行道10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人行道;楼房为两个;两个楼房位于两条人行道的外侧且两个楼房内的商铺沿两条人行道排列。具体地,该新型廊桥除了具备车辆通行外,还具备行人通行。其中行人通行时,在人行道的外侧还设置有商铺,若行人有购物需求,则可以直接进入商铺内购物或观光。
[0026]优选地,两个楼房106还通过空中走廊107连通。即为了便于行人从一侧的商铺穿过桥面达到另一侧的商铺,两个楼房还通过空中走廊连通,行人还可以在空中走廊上纵览整座新型廊桥的外观,而且居高临下,风景更佳。
[0027]优选地,双向车行道105还通过立交桥与停车库104连接。当双向车行道上的车辆需要停车购物时,可以通过立交桥行驶到下层的停车库,进入停车库停车,然后再进入商铺购物。
[0028]对于行人从下层到上层,休闲长廊与人行道通过楼梯或电梯连接。即行人可以通过楼梯或电梯上楼或下楼。其中该新型廊桥还可以为三层、四层或更多层。[0029]对于桥梁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防洪功能,进一步,该新型廊桥还包括位于桥身两侧的防洪护栏201。当洪水冲击桥身时,为了避免桥梁的护栏阻挡洪水从而使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过大,该新型廊桥还包括防洪护栏201。其中该防护护栏可以为网孔稀疏的防护网。另外,大跨度拱、梁、行架组合结构构成超薄型双层高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平板特大排洪系统,超薄型厚度0.32米、跨度56米,跨厚比为1/175,符合高效预应力设计规范。
[0030]另外该防洪护栏还可以为任意的结构,对于任意结构的防洪护栏,该防洪护栏201与每一层桥面转动连接,用于在洪水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防洪护栏平铺在桥面上。即洪水冲击力过大时,防护护栏会旋转至与桥面平行的位置,从而使洪水顺利的通过桥身,使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减小。即该防洪护栏具有受洪水阻力自动内倒的防洪功能。
[0031]在需要建交通桥的地方,留足车行道的桥面,而在两侧增设商业综合体廊房,车行道可按交通的需要设二层至多层形成立体交通,与停车库廊道解决人行交通,所谓廊道是有顶盖的结构,能解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不受风雨的影响,廊房的商业功能的经济杠杆,将为地方政府免费完成多功能的交通,城市景观,繁荣的商业,节约了土地,改变了城市交通千桥一面的格局,为城市世界建筑艺术精华展示提供了空间和城市文化风貌。
[0032] 申请人:从1992年,受与国际接轨的BOT工程启发,于1998年?2000年与四川西充县政府合作建设了第一座西充多功能交通有骑楼的商业交通桥,2001年?2004年又与四川绵阳市的盐亭县政府合作又完成了一座多功能双向交通商业廊桥,被中央文化部指定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同时又帮助雅安市策划了一座城市景观交通商业桥被评为魅力城市,这次申请更进一步深化交通功能增设底层应急通道和车库功能的多层交通商业综合体多功能廊桥。该新型廊桥可不用地方政府征地和建设用地指标,由于综合利用恰到好处,还可以帮助政府完善城市交通桥,不用政府投资,节约了建设用地达到多赢的目的,即政府、社会、企业多赢。
[0033]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身和位于桥身上的楼房; 所述桥身包括至少两层桥面;上层的至少一层桥面设置有双向车行道;下层的至少一层桥面设置有停车库和应急车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车道为两条;两条所述应急车道分别位于所述停车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包括沿着桥身的宽度方向及长度方向阵列的多个停车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应急车道的外侧均设置有休闲长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车行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人行道;所述楼房为两个; 两个所述楼房位于两条人行道的外侧且两个所述楼房内的商铺沿两条人行道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楼房还通过空中走廊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车行道还通过立交桥与停车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休闲长廊与人行道通过楼梯或电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桥身两侧的防洪护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廊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护栏与每一层桥面转动连接,用于在洪水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所述防洪护栏平铺在桥面上。
【文档编号】E01D18/00GK103711072SQ201410018032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发明者】方运平 申请人:方运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