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示警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114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示警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路面示警桩,属于道路交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桩体(1)内部设有金属网(2),桩体(1)四周侧壁上包裹有反光层(3),桩体(1)顶部设有密封件。密封件为涂覆在桩体(1)顶部的涂层(4),密封件也可以设计为固定在桩体(1)顶部的顶盖(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面示警桩质量轻施工方便、反光效果好、耐候性优异。该示警桩既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又具备较好的缓冲效果,可防止在事故中损伤车辆和人员。
【专利说明】一种路面示警粧

【技术领域】
[0001] 一种路面示警桩,属于道路交通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路面警示桩一般安装在国省道路、城市的次干路、支路未设交通信号灯的平面交 叉路处前方,树立红、白两色相间反光性标柱是传递、明确信息,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使 其具有足够的发现认知和反应时间。来保障道路使用者的通行及安全。
[0003] 传统路面警示桩采用混凝土浇制而成,在其上面粉刷红白涂料或油漆。该工艺制 成的警示桩重量重、易断裂、不易施工。由于每年定期粉刷涂料或油漆,给公路养护单位带 来繁琐的工作。曾经有新闻报道,有人员在交通事故中头部撞击警示桩死亡事故。近几年 路面警示桩有所改进,例如使用铁管外面贴反光膜。该工艺优点是重量轻、强度高、反光效 果好、施工方便,无需现场制作;缺点是造价高,经常被盗割作为废铁私自变卖,变形弯曲后 难修复。并且因其金属材质,车辆或人员碰撞后易造成车辆、人员的损伤。现有技术中虽涉 及采用缓冲材质制作桩体的设计,但现有缓冲材质耐候性和反光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反光 效果好、耐候性优异、既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又具备较好的缓冲效果的路面示警桩。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路面示警桩,包括桩体,其特 征在于:桩体内部设有金属网,桩体四周侧壁上包裹有反光层,桩体顶部设有密封件。
[0006] 所述的密封件为涂覆在桩体顶部的涂层,涂层可密封桩体与反光层之间的缝隙。
[0007] 所述的密封件为固定在桩体顶部的顶盖,顶盖的边沿设有向下突出的突出边,突 出边将密封桩体与反光层之间的缝隙包裹在顶盖内。
[0008] 所述的桩体成柱状,采用发泡材质。
[0009] 所述的金属网成柱状,金属网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0010] 所述的桩体的外径为l(T20cm,长度为10(Tl60cm。
[0011] 所述的桩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面示警桩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该路面示警桩柔韧性好、有弹性、不易断裂、即使发生交通事故,车辆人员碰到 警示桩也不会造成受伤。料内部有金属网做骨架支撑,即使被轻微碰撞后因材料特性及金 属网做支撑也不会断裂。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网作为支撑的作用是:当本实用新型的路面 警示桩遇到剧烈冲击时,金属网所具有网状结构可以快速的将局部的冲击力通过网状结构 分散;然后通过桩体发泡材质所带来的疏松结构对分散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因此金属网的 设计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路面警示桩不易断裂,同时又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弹性。本实用新 型中金属网成柱状并且可以为1个或多个。多个金属网设置在桩体内部相比一个金属网的 设计可增强该路面示警桩的抗冲击能力,但该路面示警桩的重量会有所增加,可在实际生 产中根据对抗冲击能力和轻便性的需求进行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路面警示桩性能可灵 活调节。
[0014] 2、该路面示警桩耐候性较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泡材质警示桩耐候性较差的问 题。实用新型中将桩体设置于反光层和密封件所围成的区域内,可有效阻挡光照、高温、雨 水对桩体的腐蚀,增强该路面示警桩的耐候性,延长该路面示警桩的使用寿命。在桩体顶部 留有桩体与反光层连接的缝隙,由于该缝隙位于桩体顶端,在日晒、雨水、昼夜温差作用下, 该缝隙易扩大造成反光层和桩体分离。 申请人:在桩体顶部设计密封件,并将该密封件设计 为涂层或顶盖,可有效避免反光层和桩体分离。
[0015] 3、该路面示警桩,本实用新型可以免维护、夜间反光效果相比现有贴反光条的设 计有明显提高,安全警示作用强、不易断裂、不会对车辆人员造成损害。桩体采用发泡材料 制成,材料具有弹性、柔韧性的特点,即使车辆、人员碰撞后也不会对车辆、人员造成损伤。 相比铁质材质,更具防盗性,因为是发泡工艺,所以该材质无任何回收利用价值,可防止不 法人员为经济目的倒卖金属材质警示桩的现象。虽没有铁质材质的强度高,但是该发泡工 艺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弹性、不易弯曲变形、不会对车辆人员造成损害。相比传统混凝土材 质,混凝土每根重约二十多公斤,发泡材质每根2~4公斤重量大大降低;并且避免现场携带 水泥、砂石等材料,施工安装更轻便、避免定期粉刷涂料或油漆的繁琐工序。相比PVC加混 凝土材质,无需现场制作PVC材质每根重超过二十公斤,发泡材质每根2~4公斤,本实用新 型的路面警示桩重量大大降低,并且无需像PVC材质示警桩一样现场制作。
[0016] 4、该路面示警桩新型路面警示桩是在磨具中放置金属网作支撑,把材料注入模具 当中一次性发泡所得,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规格,如横截面为圆形、方形的柱体。在此 表面粘贴反光膜起到夜间反光,使其警示作用更加明显。由于该警示桩使用金属网做支撑 加注高分子材料一次性发泡成型,所以其具有重量轻、防腐、高韧性、高弹性、抗弯曲、无任 何回收利用价值、防盗性能强、施工方便、夜间反光效果好、免维护、制作工艺简单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一种路面示警桩顶盖式设计的局部剖视图。
[0018] 图2为图1 一种路面示警桩顶盖式设计的A-A面的剖视图。
[0019] 图3为一种路面示警桩顶盖式多个金属网设计的的剖视图。
[0020] 图4为一种路面示警桩涂层式设计的局部剖视图。
[0021] 图5为图4 一种路面示警桩涂层式设计的B-B面的剖视图。
[0022] 其中:1、桩体;2、金属网;3、反光层;4、涂层;5、顶盖;6、突出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图Γ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Γ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 明。
[0024] 实施例1
[0025]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面示警桩,包括桩体1,桩体1成柱状,采用发泡 材质。桩体1内部设有金属网2,桩体1四周侧壁上包裹有反光层3,反光层3为单色反光 材料,并在反光层外部另粘贴多条不同颜色的反光条,以起到警示作用,例如反光层3为白 色,另外在反光层3外部粘贴多条红色反光条,红色反光条之间间距相等。也可以直接设计 为印有双色条状间隔纹路的反光层3,有利于简化安装反光层3的工序;例如,采用印刷有 红白间隔条状纹路的的反光层3粘贴、包裹在成柱状的桩体1四周侧壁上。如桩体1顶部 设有密封件,桩体1位于反光层3和密封件所围成的区域内。密封件为固定在桩体1顶部 的顶盖5,顶盖5的边沿设有向下突出的突出边6,突出边6将密封桩体1与反光层3之间 的缝隙包裹在顶盖5内。金属网2成柱状,金属网2内部中空,便于直接放置在桩体1的发 泡模具中。金属网2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将金属网2设计为多个,参照图3,将4个成柱 状的金属网2设置在桩体1内部。桩体1的外径为l(T20cm,长度为10(Tl60cm。桩体1的 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0026] 实施例2
[0027] 参照图4~5,本实施例结构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密封件为涂覆在桩体1顶部的涂 层4,涂层4可密封桩体1与反光层3之间的缝隙。
[0028] 工作过程如下: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路面示警桩埋入地下,保证露出在地上的桩 体1长度为80cm,反光层3可保护桩体1,顶盖5或涂层4可防止雨水通过桩体1和反光层 3的之间的缝隙渗入,反光层3和顶盖5或涂层4的配合可保护桩体1,提高桩体1的耐候 性。
[0029] 当桩体1受强力冲击时,如发生交通事故时受汽车刮擦、受车或人员撞击,桩体1 内部的金属网2的网状结构可分散桩体1所受的冲击力,增加桩体1的强度,防止桩体1 损坏;同时,桩体1采用发泡材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防止该路面示警桩在碰撞中使人员受 伤。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 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 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路面示警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桩体(1)内部设有金属网(2),桩体 (1)四周侧壁上包裹有反光层(3),桩体(1)顶部设有密封件; 所述的密封件为涂覆在桩体(1)顶部的涂层(4),涂层(4)可密封桩体(1)与反光层(3) 之间的缝隙, 或者,所述的密封件为固定在桩体(1)顶部的顶盖(5),顶盖(5)的边沿设有向下突出 的突出边(6),突出边(6)将密封桩体(1)与反光层(3)之间的缝隙包裹在顶盖(5)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示警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1)成柱状,采用 发泡材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示警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网(2)成柱状,金 属网(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面示警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1)的外径为 l(T20cm,长度为 10(Tl60c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示警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1)的横截面为圆 形或方形。
【文档编号】E01F9/015GK203878488SQ201420146343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高伟 申请人:高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