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型生态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9550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海绵型生态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包括基层以及一体成型于基层上表面的表层,基层为由大粒径再生砖骨料制成的类似海绵结构的透水基层,表层为由小粒径砂子制成的类似海绵结构的透水表层;且透水表层为呈一凸字形的两层结构,凸字形的上层四周均设为倾斜向下的导流斜边,凸字形的下层外边缘与导流斜边的底部之间还留有间距形成一环形的水流通道;透水基层的底部还设有若干向下方延伸的小突起。本实用新型外观美观,能使路面上的水得到很好的导向,渗水面积大,能明显减轻地面径流,预防城市内涝,改善区域小环境,缓解“热岛现象”、吸声降噪;其抗压强度达30Mpa,透水系数达0.5cm/s,具有高透水率、高保水率和高抗压强度等优点。
【专利说明】
海绵型生态透水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砖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型生态透水砖。【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紧缺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城市雨水利用从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透水砖是城市雨水利用时铺设透水路面的重要材料,主要用于铺设城市人行道、低速车行道、停车场等公共硬化地面。其透水性能可使雨水渗透入地下,相当于使地面具有生态“呼吸”的功能,而不至于使雨水在地面上汇集,引发城市内涝灾害等,透水砖因此能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减少灾害,降低噪音。但现有的透水砖结构不尽合理,透水系数也不是太理想,使用几年后,即会出现堵塞不渗水或是断裂等缺陷。【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透水系数高、强度高、外观美观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包括基层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基层上表面的表层,所述基层为主要由大粒径再生砖骨料制成的类似海绵结构的透水基层,所述表层为主要由小粒径砂子制成的类似海绵结构的透水表层;且所述透水表层为呈一凸字形的两层结构,凸字形的上层四周均设为倾斜向下的导流斜边,凸字形的下层外边缘与所述导流斜边的底部之间还留有间距形成一环形的水流通道;所述透水基层的底部还设有若干向下方延伸的小突起。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优选地,所述透水表层上还设有水平布置的条形透水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上层的厚度。
[0008]优选地,所述大粒径再生砖骨料为由建筑垃圾制成的骨料,其粒径分为四个等级, 即0?5?4mm,4?10mm,0?5?10mm或10~31?5mm〇
[0009]优选地,所述小粒径砂子为机制彩砂,其粒径为0.25?0.05mm。
[0010]优选地,所述小突起的形状为锥形或圆柱形或半圆形。[〇〇11] 优选地,所述透水砖的尺寸为100*200*60mm,其中所述透水基层的厚度为53mm,所述透水表层的上层厚度为3mm,下层厚度为4mm,所述水流通道的宽度为4_。[〇〇12] 优选地,所述透水砖的容重为1700kg/m3。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4]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利用建筑废弃物经资源化处理后形成的大粒径再生砖骨料为原料作为生态透水砖的基层,其结构类似海绵结构,具有孔隙,并在基层上方设置小粒径砂子压制成的表层,表层也类似海绵结构,外观呈凸字形结构,四周形成水流通道,底部还设有若干向下方延伸的小突起。一方面,既使透水砖的外观美观,还使路面上的水得到很好的导向,不囤积,相当于扩大了渗水面积,增加了渗水次数,底部的小突起既有稳定安装的作用,还能增加底部地基的过水率,具有高透水率、高保水率和高抗压强度等优点,其能明显减轻地面径流,预防城市内涝,改善区域小环境,缓解“热岛现象”、吸声降噪; 其抗压强度达30Mpa,透水系数达0.5cm/s,是现有国标要求的50倍,远远超过同类天然材料产品的性能。另一方面,还能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节约大量天然砂石资源,有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的作用。且其成本相比于用陶瓷烧制的陶瓷透水砖相对便宜,适用于大多数地区工程。【附图说明】
[0〇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〇17]图例说明:
[0018]1、透水基层;2、透水表层;21、上层;22、下层;3、水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实施例,包括基层和表层, 该表层是通过振动设备一体压制成型于基层上表面的。该基层为由大粒径再生砖骨料、水泥和砂压制成型的类似海绵结构的透水基层1,表层为由小粒径砂子和水泥压制成型的类似海绵结构的透水表层2;且透水表层2为呈一凸字形的两层结构,凸字形的上层21四周侧边均设为倾斜向下的导流斜边,凸字形的下层22的外边缘与导流斜边的外边缘之间还留有间距形成一环形的水流通道3,透水基层1的底部还设有若干向下方延伸的小突起。本实用新型利用建筑废弃物经资源化处理后形成的大粒径再生砖骨料为原料作为生态透水砖的基层,其结构类似海绵结构,具有孔隙,并在基层上方设置小粒径砂子压制成的表层,表层也类似海绵结构,外观呈凸字形结构,四周形成水流通道,一方面,既使透水砖的外观美观, 还使路面上的水得到很好的导向,不囤积,相当于扩大了渗水面积,增加了渗水次数,底部的小突起既有稳定安装的作用,还能增加底部地基的过水率;具有高透水率、高保水率和高抗压强度等优点,其能明显减轻地面径流,预防城市内涝,改善区域小环境,缓解“热岛现象”、吸声降噪。
[0021]本实施例中,透水表层2上还设有水平布置的条形透水凹槽,凹槽的深度小于上层 21的厚度,能进一步减轻地面径流。本实施例中,各小突起的形状为锥形或圆柱形或半圆形。[〇〇22] 本实施例中,透水砖的尺寸为100*200*60mm,容重为1700kg/m3。其中透水基层1的厚度为53mm,透水表层2的上层21的厚度为3mm,下层22的厚度为4mm,水流通道3的宽度为 4mm。透水表层中的小粒径砂子为机制彩砂,其粒径为0.25?0.05mm。透水基层中的大粒径再生砖骨料为由建筑垃圾制成的骨料,其粒径分为四个等级,即0.5?4mm,4?10mm,0.5?10_ 或10?31.5_。通过不断实验,透水基层中各原料的最佳配合比为:50%再生砖骨料、14%标号为42.5的水泥以及36%砂。该配比制成的透水砖的抗压强度达30Mpa,透水系数达0.5cm/s,是现有国标要求的50倍,远远超过同类天然材料产品的性能。
[0023]本实用新型的制备:首先以建筑垃圾为原材料通过破碎设备、除铁除尘设备、筛分设备、传送设备及除去杂质的设备制备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垃圾再生砖骨料,从原材料方面保证海绵型生态透水砖的质量;再通过全自动砌块成型机一体压制基层和表层。[〇〇24] 本实用新型利用建筑废弃物经资源化处理后生产再生骨料生态透水砖,既能推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能节约大量天然砂石资源;生产的生态透水砖具有高透水率、高保水率和高抗压强度的特点,其抗压强度达30Mpa,透水系数达 0.5cm/s,是现有国标要求的50倍,远远超过同类天然材料产品的性能。这种新型生态透水砖,不仅保留了传统透水砖的所有特性,而且解决了建筑垃圾的问题。这种砖的价格比起用陶瓷烧制的陶瓷透水砖相对便宜,适用于大多数地区工程。使用后具有海绵一样的功能: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迀移活动更加“自然”。能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蚀作用,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大力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生态透水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符合目前生态城市的理念,也是今后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
【主权项】
1.一种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基层上表面的 表层,所述基层为主要由大粒径再生砖骨料制成的类似海绵结构的透水基层,所述表层为 主要由小粒径砂子制成的类似海绵结构的透水表层;且所述透水表层为呈一凸字形的两层 结构,凸字形的上层四周均设为倾斜向下的导流斜边,凸字形的下层外边缘与所述导流斜 边的底部之间还留有间距形成一环形的水流通道;所述透水基层的底部还设有若干向下方 延伸的小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表层上还设有多条 水平布置的条形透水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上层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粒径再生砖骨料为由 建筑垃圾制成的骨料,其粒径分为四个等级,即〇.5~41111]1,4~1〇1111]1,0.5~1〇1111]1或10~31.5111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粒径砂子为机制彩 砂,其粒径为0.25?0.0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突起的形状为锥形或 圆柱形或半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的尺寸为100* 200*60mm,其中所述透水基层的厚度为53mm,所述透水表层的上层厚度为3mm,下层厚度为 4mm,所述水流通道的宽度为4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型生态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的容重为 1700kg/m3。
【文档编号】E01C11/22GK205711592SQ20162053764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6日
【发明人】周双庆, 潘青莲, 黄峰, 欧鹏
【申请人】湘潭两型市政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