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3383阅读:1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结构以及交通应急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



背景技术:

浮桥是一种古老的桥渡设施,以浮动基础代替固定基础,拼组速度较快,因此在应急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江面宽阔、水深的河流。浮桥与永久桥梁相比,经济性好,工期短,不永久占用桥址场地。浮桥根据其承载的不同可分为铁路浮桥、公路浮桥和人行浮桥等,其中公路浮桥和人行浮桥多采用带式浮桥结构,铁路浮桥多采用纵置式连续梁结构。我国目前唯一的铁路舟桥为六七式铁路舟桥,浮桥最大长度700m,但使用期间河流需要封航,这对于有通航需求的河流无法使用。

因此提出一种可用于通航的铁路舟桥,主要由两岸固定栈桥、活动栈桥、边孔以及河中浮桥组成,河中浮桥中段设置通航孔,当桥上通行列车时为ⅵ级航道,供小型船舶通过,当大型船舶需要穿过舟桥时,需要拆除通航孔浮节,形成ⅰ级航道,但此时需暂停列车通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该结构为铁路浮桥,桥上可通行列车,同时桥下可以通航,可拆卸拼组重复使用。主要用于宽阔江河,水流较大,有通航能力,河堤较高的河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设于水面两岸间,从一侧岸边到另一侧岸边依次包括:固定栈桥1、活动栈桥2、边孔浮桥3、河中浮桥4、边孔浮桥3、活动栈桥2与固定栈桥1;

固定栈桥1固定于岸边,连接岸上的铁路与活动栈桥2;

活动栈桥2为升降式结构,连接固定栈桥1与边孔浮桥3;

边孔浮桥3外端与活动栈桥2沿水平轴铰接,内端与河中浮桥4沿水平轴铰接;

河中浮桥4包括多节标准浮节41,其中靠近水位深位置的标准浮节41使用至少一节通航孔浮节42;

通航孔浮节42的下方空间构成ⅵ级航道,供小型船舶通过。

所述的通航孔浮节42与两侧的标准浮节41间为多个可拆卸的水平轴铰接,拆除通航孔浮节42,构成ⅰ级航道,供大型船舶通过。

所述的通航孔浮节42包括两个浮墩421、两组浮墩托架422、浮墩连接架423及多节通航孔梁节424;浮墩421由多个桥脚舟6组合而成,两组浮墩托架422固定于两个浮墩421上方,浮墩连接架423连接两组浮墩,多节通航孔梁节424串接构成桥体固定于两组浮墩托架422上。

所述的通航孔浮节42的浮墩421包括驱动装置与自动进排水系统。

所述的标准浮节41包括两个以上的桥脚舟6、与桥脚舟6数量相同的桥脚舟托架411、桥脚舟连接架412和多节标准梁节413;每个桥脚舟托架411固定于桥脚舟6上方,桥脚舟连接架412连接两个相邻的桥脚舟6;多节标准梁节413串接构成桥体固定于桥脚舟托架411上。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该结构为铁路浮桥,桥上可通行列车,同时桥下可以通航,可拆卸拼组重复使用。主要用于宽阔江河,水流较大,有通航能力,河堤较高的河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标准浮节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标准浮节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标准浮节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通航孔启闭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通航孔启闭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通航孔浮节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通航孔浮节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通航孔浮节结构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活动栈桥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的活动栈桥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设于水面两岸间,从一侧岸边到另一侧岸边依次包括:固定栈桥1、活动栈桥2、边孔浮桥3、河中浮桥4、边孔浮桥3、活动栈桥2与固定栈桥1;

固定栈桥1固定于岸边,连接岸上的铁路与活动栈桥2;固定栈桥1为常规铁路舟桥的结构组成,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不再详述。

活动栈桥2为升降式结构,连接固定栈桥1与边孔浮桥3;活动栈桥2如图11与图12所示,由多个升降墩21和多个栈桥梁22组成。升降墩21采用分置式钢管桩基础,墩身布置在栈桥梁的两侧,采用门式结构,主要由塔式立柱211与顶梁212组成,中间的升降横梁213两侧可沿塔式立柱211上升或下降,并与墩身的顶梁212通过钢绞线连接,两侧设置辅助的钢管立柱214。升降横梁213上可设置栈桥梁支座215和边孔浮桥转动支座216,栈桥梁22采用常用板梁结构,长钢轨直接固定在梁体上,长钢轨的两端设有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需满足坡度调节的需要,墩顶位置处采用活动短轨,通过鱼尾板与两孔梁上的长钢轨连接。当然活动栈桥2也可以为其它的常规铁路舟桥的结构组成,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不再详述。活动栈桥2可进行升降,升降结构可以满足铁路纵坡和水位调节的需要。

边孔浮桥3外端与活动栈桥2沿水平轴铰接,具体的在活动栈桥2中与边孔浮桥3相邻升降墩的升降横梁213上设置边孔浮桥转动支座216,边孔浮桥3最外端与边孔浮桥转动支座216连接实现沿水平轴铰接;边孔浮桥3内端与河中浮桥4沿水平轴铰接;具体的在铰接断面沿横向布置多个水平方向的铰轴连接,水平方向也就是水流的方向。实现随着水面涨落沿水平轴转动,可自行适应一定的水位变化幅度。由于浮桥的横向位移主要靠锚点固定,因此浮桥本身并不设置沿桥轴线两侧摆动的垂直铰轴,以避免更大的横向位移。

边孔浮桥3是岸上部分与河中部分顺接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孔浮桥3采用常规铁路舟桥浮桥的结构,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不再详述。其在水中的固定方式是在水上游设置一个固定锚点,固定锚点通过绳索连接上游浮筒;上游浮筒与边孔浮桥3的多个桥脚舟用绳索连接,并在下游设置多个抓力锚点,分别通过绳索连接边孔浮桥3的多个桥脚舟。

河中浮桥4包括多节标准浮节41,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的标准浮节41包括两个以上的桥脚舟6、与桥脚舟6数量相同的桥脚舟托架411、桥脚舟连接架412和多节标准梁节413;每个桥脚舟托架411固定于桥脚舟6上方,桥脚舟连接架412连接两个相邻的桥脚舟6使其成为整体,共同受力,桥脚舟6之间通过这种刚性连接装置连接成整体,该标准浮节41结构可有效的提高高架浮桥的横向抗倾覆性。多节标准梁节413串接构成桥体固定于梁节托架5上,具体多节标准梁节413可通过螺栓连接成连续梁桥体,梁节托架5固定于桥脚舟托架411上。

桥脚舟6与标准梁节413之间采用桥脚舟托架411与梁节托架5连接,可以分散传递梁部荷载到桥脚舟6上,同时增大梁底到水面的净空。桥脚舟托架411为钢管结构,支立于桥脚舟6的船舷处。

标准浮节41在水中的固定方式是在水上游设置一个固定锚点,固定锚点通过绳索连接上游浮筒;上游浮筒与标准浮节41的多个桥脚舟6用绳索连接,并在下游设置多个抓力锚点,分别通过绳索连接标准浮节41的多个桥脚舟6。

如图1与图2所示,在可以通行列车的情况下,下方通过小型船舶的结构,其中靠近水位深位置的标准浮节41使用至少一节通航孔浮节42;通航孔浮节42的下方空间构成ⅵ级航道,供小型船舶通过。如图6与图7所示,在不通行列车的情况下,拆除通航孔浮节42,所述的通航孔浮节42与两侧的标准浮节41间为可拆卸的多个水平轴铰接,拆除通航孔浮节42,构成ⅰ级航道,供大型船舶通过。可拆卸的机械结构是常规的结构,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不再详述。

本文中,浮墩托架422及桥脚舟托架411一般统称为梁节托架5。

如图8到图10所示,所述的通航孔浮节42包括两个浮墩421、两组浮墩托架422、浮墩连接架423及多节通航孔梁节424;浮墩421由多个桥脚舟6组合而成,多个桥脚舟6组合成一个大的浮墩。两组浮墩托架422固定于两个浮墩421上方,浮墩连接架423连接两组浮墩托架422,浮墩421之间通过这种刚性连接装置连接成整体,浮墩421的间距较大,刚性连接装置可采用钢结构节段,连接于桥脚舟的船弦处。该通航孔浮节42结构可有效的提高通航孔的横向抗倾覆性。多节通航孔梁节423串接构成桥体固定于两组浮墩托架422上。浮墩421间的间距及浮墩托架422的高度需满足小型船舶通航要求。

通航孔浮节42在水中的固定方式是在水上游设置一个固定锚点,固定锚点通过绳索连接上游浮筒;上游浮筒与通航孔浮节42的两个浮墩421的多个桥脚舟6用绳索连接,并在下游设置多个抓力锚点,分别通过绳索连接通航孔浮节42的两个浮墩421的多个桥脚舟6。在移动时可以拆除绳索。

本例中,高架铁路舟桥梁体部份的连接共有4个铰接点位置,分别为边孔浮桥3与标准浮节41的连接位置,以及标准浮节41与通航孔浮节42的连接位置,该位置处设铰接点可方便连接及调整浮桥受力线型。其余梁体间均采用螺栓连接。

所述的通航孔浮节42的浮墩421包括驱动装置与自动进排水系统。驱动装置也就是通航孔浮节42自带动力,具有自航能力,设置自动进排水系统,通过进排水调节通航孔浮节42的竖向位置,实现拼组拆卸时连接铰接头的对位问题。

整个可通航的高架铁路舟桥在架设时,由两岸同时向河中进行拼组,通航孔浮节42为河中合拢段,合拢时,通航孔浮节42由下游岸边推进至合拢位置,此时需保证通航孔浮节42的高度高于两侧浮节,自动进排水系统先通过储水舱进水调节降低通航孔浮节42高度,微调通航孔浮节42进入桥位,再排水升高,使两侧的铰接耳板相互插入,待到栓孔对齐时停止竖向调位,插入销栓完成合拢。

当拆除通航孔浮节42时,需拔除销栓,通航孔浮节42下沉退出桥位,上升后航行至上游非通航位置停泊,该位置的锚可预先抛设好。

本发明所提出的铁路舟桥结构适用于宽阔且需要通航的河流,也可用于河堤较高地段,通过在通航孔浮节42位置设置铰接头,可有效简化合拢和拆卸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