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46930阅读:18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地下空间尤其是隧道的修建成为了各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很多情况下,在隧道上方还会修建道路,因此隧道的修建和隧道上方道路的修建往往需要整体考虑。

常见的方法是首先确定隧道上方的道路的标高,然后确定道路下部覆土层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再设计隧道的顶标高。这样一来,道路标高和覆土层的厚度势必会降低隧道的整体标高,令隧道的开挖深度进一步的下降,无形中增加了隧道的施工难度和成本。

取消覆土层能够抬高隧道整体的标高。但是,取消覆土层会致使隧道顶部的防水层因车辆动载而慢慢丧失,另外,在没有覆土层保护的情况下,普通的防水层也无法适应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较大的温差,隧道的防水上存在耐久性的隐患。

如何在取消道路下覆土层,达到抬高隧道整体的标高、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的目的的同时,有效的保护隧道顶部防水层,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在取消道路下覆土层,达到抬高隧道整体的标高、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的目的的同时,有效的保护隧道顶部防水层,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水基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路面层,所述防水基层铺设在隧道顶板上方。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隧道顶板与路面层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了防水基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隧道顶板与路面层之间的覆土层,使得隧道的整体标高得以抬高,而从在保证隧道防水效果的情况下,达到了降低隧道施工难度,以及降低隧道施工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中,所述防水基层包括铺设在隧道顶板上方的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以及铺设在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上方的石英砂层。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的厚度为2-3cm,其可以与上部的防水层采用热熔的方式进行渗透结合,增强了防水基层与防水层结合面之间的抗剪切能力,从而减少了滑移现象的产生。而在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上方铺设石英砂层,可以扩大防水基层和防水层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防水基层与防水层结合面之间的抗剪切能力,石英砂层的厚度为0.2-0.7mm,用量为300-500g/m2

进一步的,所述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中,所述防水层包括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沥青层、胎基层和上沥青层,所述下沥青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上沥青层。所述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厚度为3-5cm,较厚的下沥青层热熔后可以迅速呈膏状,从而增强了其与防水基层的粘结力,提高防水效果;胎基层与较薄的上沥青层的这种偏胎设计可以缓冲交通荷载对下沥青层的影响,减少繁重的交通荷载下,防水层因变形而出现断层、滑移等现象的概率。另外,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耐温约为125℃-130℃,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下沥青层、胎基层和上沥青层相互脱离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中,所述防水保护层包括细石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土层能隔绝路面层与防水层,分散从路面层传递来的因交通荷载而产生的剪切力,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硬性破坏,起到保护防水层的作用。细石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20cm。

进一步的,所述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中,所述路面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路面基层、稀浆封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所述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或混凝土层或水泥大粒径碎石层,所述路面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层或改性沥青层或沥青碎石层。路面基层作为路面层的最后一层可以将路面荷载,尤其是刹车时的侧向滑移力进行缓冲和均摊,以保护防水层。路面基层优先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40-50c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隧道顶板上方进行清扫,铺设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并在所述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上方撒布用火干燥过的石英砂,形成石英砂层;

第二步,待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干硬后,在石英砂层上方铺设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热熔的方式同时热熔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与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使两者密交融粘结;

第三步,待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完毕后,在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方依次铺设细石混凝土层、路面基层、稀浆封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所述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层或混凝土层或水泥大粒径碎石层,所述路面面层为沥青玛蹄脂碎石层或改性沥青层或沥青碎石层。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隧道顶板与路面层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了防水基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隧道顶板与路面层之间的覆土层,使得隧道的整体标高得以抬高,而从在保证隧道防水效果的情况下,达到了降低隧道施工难度,以及降低隧道施工成本的目的。另外,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可以与上部的防水层采用热熔的方式进行渗透结合,增强了防水基层与防水层结合面之间的抗剪切能力,从而减少了滑移现象的产生。而在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上方铺设石英砂层,可以扩大防水基层和防水层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防水基层与防水层结合面之间的抗剪切能力。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防水效果,所述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第二步中,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短边接茬15cm,长边接茬10cm,阴阳角、断面处施工防水加强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防水基层2、防水层3、防水保护层4、路面层5,所述防水基层2铺设在隧道顶板1上方。由于在隧道顶板1与路面层5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了防水基层2、防水层3、防水保护层4,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隧道顶板1与路面层5之间的覆土层,使得隧道的整体标高得以抬高,而从在保证隧道防水效果的情况下,达到了降低隧道施工难度,以及降低隧道施工成本的目的。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中,所述防水基层2包括铺设在隧道顶板1上方的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以及铺设在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上方的石英砂层201。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的厚度为2-3cm,其可以与上部的防水层3采用热熔的方式进行渗透结合,增强了防水基层2与防水层3结合面之间的抗剪切能力,从而减少了滑移现象的产生。而在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上方铺设石英砂层201,可以扩大防水基层2和防水层3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防水基层2与防水层3结合面之间的抗剪切能力,石英砂层201的厚度为0.2-0.7mm,用量为300-500g/m2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中,所述防水层3包括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所述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沥青层、胎基层和上沥青层,所述下沥青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上沥青层。所述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的厚度为3-5cm,较厚的下沥青层热熔后可以迅速呈膏状,从而增强了其与防水基层2的粘结力,提高防水效果;胎基层与较薄的上沥青层的这种偏胎设计可以缓冲交通荷载对下沥青层的影响,减少繁重的交通荷载下,防水层3因变形而出现断层、滑移等现象的概率。另外,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的耐温约为125℃-130℃,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下沥青层、胎基层和上沥青层相互脱离的现象。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中,所述防水保护层4包括细石混凝土层401。细石混凝土层401能隔绝路面层5与防水层3,分散从路面层5传递来的因交通荷载而产生的剪切力,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硬性破坏,起到保护防水层3的作用。细石混凝土层401的厚度为10-20cm。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中,所述路面层5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路面基层505、稀浆封层504、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50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2、路面面层501,所述路面基层505为水泥稳定碎石层或混凝土层或水泥大粒径碎石层,所述路面面层501为沥青玛蹄脂碎石层或改性沥青层或沥青碎石层。路面基层505作为路面层5的最后一层可以将路面荷载,尤其是刹车时的侧向滑移力进行缓冲和均摊,以保护防水层3。路面基层505优先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40-50cm。

实施例2:

参考图1至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对隧道顶板1上方进行清扫,铺设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并在所述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上方撒布用火干燥过的石英砂,形成石英砂层201;

第二步,待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干硬后,在石英砂层201上方铺设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采用热熔的方式同时热熔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与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使两者密交融粘结;

第三步,待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施工完毕后,在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上方依次铺设细石混凝土层401、路面基层505、稀浆封层504、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50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02、路面面层501,所述路面基层505为水泥稳定碎石层或混凝土层或水泥大粒径碎石层,所述路面面层501为沥青玛蹄脂碎石层或改性沥青层或沥青碎石层。

本实施例在隧道顶板1与路面层5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了防水基层2、防水层3、防水保护层4,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隧道顶板1与路面层5之间的覆土层,使得隧道的整体标高得以抬高,而从在保证隧道防水效果的情况下,达到了降低隧道施工难度,以及降低隧道施工成本的目的。另外,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可以与上部的防水层3采用热熔的方式进行渗透结合,增强了防水基层2与防水层3结合面之间的抗剪切能力,从而减少了滑移现象的产生。而在无溶剂型双组分环氧树脂基层202上方铺设石英砂层201,可以扩大防水基层2和防水层3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强防水基层2与防水层3结合面之间的抗剪切能力。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增强防水效果,所述一种隧道上方的道路结构的施工方法中,第二步中,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的短边接茬15cm,长边接茬10cm,即相邻的偏胎基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01之间短边重叠15cm、长边重叠10cm,阴阳角、断面处施工防水加强层。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