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3108发布日期:2019-01-18 23:0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透水地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非透水性铺装片面强调硬化地面的防水防渗性能,此种地面铺装将自然降雨完全与其下部土层及地下水阻断,降雨只好通过城市排水系统管网排入江河湖海等地表水源中,这就造成城市地下水位难以得到及时的补充,严重影响雨水的有效利用,另外,不透水铺装雨天表面积水,机动车通行时产生的“漂滑”、“飞溅”及“眩光”现象也会增加城市交通的安全隐患。

根据中国专利cn1644799b一种步道砖透水铺装法,透水透气性能好,下雨时雨水能及时渗入地下,有利于城市地下水位的回升,晴天地下的水气可通过铺设的路面向空气中散发,能调节城市空气的干湿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透水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性,下雨时能较快消除道路和广场的积水现象,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但是现在铺设的生态透水地面,往往只关注于地面的透水性能方面,没有关注铺设的景观效果,多采用石板路和铺设透水砖等方式,毫无新意,也不具美感,景观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具备易于施工,并能兼顾功能性和景观性等优点,解决了只关注于地面的透水性能方面,没有关注铺设的景观效果,不具美感,景观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包括透水层和碎石杂料层,所述透水层包括粗砂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透水找平层,所述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施工的地面用夯机或压路机将路床进行压实,形成原土路基层,在土路基层上铺设一层粗砂。

2)从在铺设好粗砂的土路基层的边缘开始铺装,用砖石、透水砖或工程边角料以等距离在对应位置进行铺装,构成一条或多条横纵相交的人行步道。

3)在铺设区域上铺设一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将水泥与细沙混匀加入少量的水,铺设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形成透水找平层,在透水找平层上且位于人行步道处之外的区域铺设一层碎石杂料层,将碎石杂料上推平后喷水压实。

4)根据铺设的主题,在铺设区域内的碎石杂料上铺设景观物件或添加具有标识美化的物品。

优选的,透水砖的形状呈长方形,所述透水砖的长度不小于一米,透水砖的宽度不小于五十厘米,所述砖石包括木栈道、大理石或混凝土砖块。

优选的,碎石杂料包括砂砾、卵石、砾石或树皮,所述碎石杂料的铺设厚度在100-200毫米之间。

优选的,透水找平层的铺设厚度在30-50毫米之间,所述粗砂的含泥量为百分之五。

优选的,在铺设砖石或透水砖时,可使其构成一条或多条横纵相交的人行步道。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通过用砖石、透水砖或工程边角料以等距离在对应位置进行铺装,可使其构成一条或多条横纵相交的人行步道,可根据场地形状灵活铺设,不必限制于固定的形状和线条,通过在铺设区域内的碎石杂料上铺设景观物件或添加具有标识美化的物品,在使用后可对景观物随意的进行拆除,无需对地面进行破坏和修复,起到了易于施工和方便对道路进行美化的作用,由于铺设区域上铺设一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将水泥与细沙混匀加入少量的水,铺设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形成透水找平层,大大增加了透水透气等生态性的功能,从而达到了易于施工,并能兼顾功能性和景观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景观效果的透水地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粗砂层、2透水混凝土基层、3透水找平层、4碎石杂料层、5砖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包括透水层和石子层,所述透水层包括粗砂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透水找平层,所述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施工的地面用夯机或压路机将路床进行压实,形成原土路基层,在土路基层上铺设一层粗砂。

2)从在铺设好粗砂的土路基层的边缘开始铺装,用砖石、透水砖或工程边角料以等距离在对应位置进行铺装,透水砖的形状呈长方形,所述透水砖的长度不小于一米,透水砖的宽度不小于五十厘米,所述砖石包括木栈道、大理石或混凝土砖块,所述在铺设砖石或透水砖时,可使其构成一条或多条横纵相交的人行步道。

3)在铺设区域上铺设一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将水泥与细沙混匀加入少量的水,铺设在透水混凝土基层上,形成透水找平层,所述透水找平层的铺设厚度在30-50毫米之间,所述粗砂的含泥量为百分之五,在透水找平层上且位于人行步道处之外的区域铺设一层碎石杂料,将碎石杂料上推平后喷水压实,所述碎石杂料包括砂砾、卵石、砾石或树皮,所述碎石杂料的铺设厚度在100-200毫米之间。

4)根据铺设的主题,在铺设区域内的碎石杂料上铺设景观物件或添加具有标识美化的物品。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合理利用资源

本发明中涉及的原料来源广泛,种类较多,可利用工程边角料进行铺装,合理配置了资源,用透水砖等可提高透水性的效果。

2)节约成本

相比于利用透水砖等专门的生态地面铺设材料,利用工程边角料和碎石杂料为主要材料成本较低,且铺设不需要大型器械,可进一步节约成本。

3)灵活性大

本发明不受铺设场地形状大小的影响,可铺设出不规则的外边界,还可根据铺设场地主题灵活改变铺设形状,实用性较强,可方便对景观物进行更换。

4)兼顾功能性、景观性和生态性

相比于常规地面铺设方法,本发明提出的铺装方式新颖,结构多变,大大增强了景观效果,同时铺设的砖石可供游人行走,承担了通行功能,利用碎石杂料进行铺装,增强了地面的透水性能,保证了铺装的生态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透水地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包括透水层和石子层,所述透水层包括粗砂层、透水混凝土基层和透水找平层,所述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施工的地面用夯机或压路机将路床进行压实,形成原土路基层,在土路基层上铺设一层粗砂;2)从在铺设好粗砂的土路基层的边缘开始铺装,用砖石、透水砖或工程边角料以等距离在对应位置进行铺装,构成一条或多条横纵相交的人行步道;3)在铺设区域上铺设透水混凝土基层,再铺设透水找平层,在透水找平层上铺设一层碎石杂料层。该易于施工且具有景观效果的透水路面铺装方法,易于施工,并能兼顾功能性和景观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天园林艺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8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